我们常以“绫罗绸缎”指代锦衣玉食的生活,可见在人们心中,这四种丝织物都是精致美好的代表。
绫能排在首位,一定有其特殊之处吧? 它在古代社会是什么样的存在呢?中国丝绸史上还有“汉绮唐绫“之说,可见绫织物在唐代最为流行。
绫的名称在汉以前已经出现,东汉《说文解字》曰:“东齐谓布帛之细者曰绫”,“绫,文缯也”,绫应该是一种细致有纹样的织物。
唐代《释文》载“绫,凌也,其文望之如冰凌之理也“。冰的纹理是由于结构疏密不均造成,绫是以斜纹或斜纹变化组织为基础的织物,不是色彩的变化,而靠花地组织的不同造成对光反射的效果不同而显现花纹,也就是“暗花”。
古代社会提花技术最为复杂,花织物对丝的质量、织造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难度较印花大。汉代绫机非常笨重,耗工费时,巨鹿陈宝光家的散花绫是当时的名牌产品,一匹价值万钱,不是寻常人能消费得起的奢侈品。
魏晋时“木圣”马均改造绫机是重要的技术升级,不仅提升效率、成本下降,而且织物外观更好看,“奇文异变“,可以表现更多的纹样,斜纹组织为地的花织物逐渐多起来。绫兴起,并取代绮,成为唐代暗花丝织物的主流。
唐代绫分素、花两大类,素绫是指通体为斜纹或斜纹变化组织。(暗)花绫,指用同色经纬线织成的一种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
花绫好看,也受欢迎,是品种最多,产地最广的高级丝织品。绫质地薄而细、柔软顺滑、光洁如镜,广泛用于衫、袄、半臂、袜、裙服饰制作, 也是书画装裱的主要用料。
绫在唐代盛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进入体制,成为公务员官服的专用面料。官员常服选用不同纹样和颜色的绫,级别越高,纹样越复杂,亲王及三品、二,王后服大科绫,九品以上则只能用杂小绫,颜色从高至低分别为紫、朱、黄、绿、青。
三品以上大科(窠)及双孔雀绫图案复杂,要用线制花本的束综提花机。这类织机比马均改造的绫机更先进,仅需两人合作,织工负责投纬,拉花者则坐在花楼上,也被称为楼机,是中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
花楼机可织出经向循环更大的图案,这类绫也被称作楼机绫或楼绫,是绫织物中的精品,多为富人消费,也是贺礼、财礼、同社成员赠送的礼品。
由于需求多,中央直属织染署中设有专门的绫作,织工多达600多人,其中高级技工365人,他们还有好听的名字——“巧儿”。地方贡品中绫占比也很大,品类名称有42种,河北定州、河南蔡州,中唐后的江浙都是绫的重点产区。民间定州何明远家拥有500张绫机,大致需要1600名织工,这种大规模作坊是前代所没有。
两浙地区的吴绫、方文绫、京口绫和绫绣都是当时有名的地标产品,越州的缭绫是吴绫中的精品,是较好的一种。白居易的《缭绫》一诗为我们很好的描述了这一产品的特性。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云外秋雁”是唐代官服常用的绫纹样,江南春水该是多么美好的颜色。看来,中国古人的浪漫也藏在这方寸的经纬之中,唯有奇思,才能成就“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的奇妙织物吧。
唐代还有暗花与刺绣两种工艺叠加的绫产品,如深蓝菱格绫,采用“压金彩绣”以金线勾边的刺绣方法。大英博物馆收藏的白色绫地缠枝花鸟纹刺绣,背衬白绢,绣线色彩丰富、刺绣技法多样,历经千年依然惊艳。
《白色绫地缠枝花鸟纹绣》敦煌出图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唐代的丝绸缎业发达,遍及全国,并传至西域。敦煌地区发现大量冬季穿的有衬里的袄子,里子有绫、绢,面料则多用绫,品类有青绫、赤黄绫、紫绫、紫盘龙绫、白绫,碧绫等。
此外还有白绫、帛绫制作的裙、袴、鞋,袜,可见绫的普及性有多广。不过用丝制作鞋、袜?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看来也是有些奢侈呀!
敦煌地区有名的紫色帛绫产自于阗,是比较特别的品类,经纬线均采用绵线织成,属绵绫。绵线是指将次下等的茧中无法缫(sao)丝的丝纤维抽出,纺成可供织造的纱线。
绵绫颜色丰富,有绯、紫、白、黄等色,图案具有地方特色,比如孔雀绫、白驼绫、犀牛绫、盘龙绫、龟背绫、独窠绫。唐代丝绸之路畅通,使织造技术和织物在不同地区广泛交流,也是成就唐绫辉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吧。
斜纹地织物的变化十分丰富,还出现许多特殊的绫,比较有特色的有:二色绫、浮花绫和妆花绫。
二色绫是经纬异色的单层彩色织物,织造工艺与暗花绫相同,花地异色,图案表现效果好于普通的单色绫。二色绫用于制作服饰,如蓝黄二色绫,南诏官员的赏赐“二色绫袍”。
妆花是挖梭工艺的别称,妆花绫是在斜纹地上插入一组彩色的纬线进行显花,局部形成五色花纬,这一类较多为团花类纹妆花绫。唐之后还发展出妆花缎,妆花锦,妆花成为云锦中最有代表性的提花丝织品种。
绿织金妆花通袖过肩龙柿蒂缎立领女衣夹
绫在明清后逐渐式微,缎成为主要的暗花织物,我们现今也以“暗花绸”称呼这类面料。暗花织物是中国丝绸的重要代表品类,绮、绫、缎在不同时代的流行,是织造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不同结果。
我们无法复原千年前的美好图景,但是透过绫,透过这小小的织物,依然能看到曾经辉煌的唐文化和技术,看到中国文化中从不缺乏的美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