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 北京报道

疫情常态防控下,居家时间显著变长,受限于活动范围,人们的活动量减少,导致“新三高”(即很多人体脂、血脂、体重的升高)问题频出,控糖再次成为热门话题。尤其伴随着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口味与健康兼得也成为新消费的“刚需”。

5月初,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年Z世代消费指数报告》显示,上海Z世代(网络流行语,指新时代人群)在自主选择饮料时,41%的人群选择含糖为“0糖”的饮料,38%的人群会选择低糖。

此外,今年以来,Z世代购买低糖的养生茶饮、啤酒、调味品、维生素/矿物质的销量同比增长超20倍,减糖行动正走向多元、流行。

糖似“双刃剑”

认识糖、正视糖,是解答一系列问题的前提。

糖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日常食用甜食,能够快速提升血糖含量。此外,吃甜食也可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使人心情愉悦。随着制糖工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早已实现“甜食自由”。

近年来,我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糖类消费大国。糖成为中国人的“舌尖常客”。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食糖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食糖进口量339万吨,同比增长21.07%。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甜蜜的过度追求也给健康带来危害。《糖尿病杂志》曾发表中国研究团队的相关论文,通过研究调查2亿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代谢病总结出,甜食摄入量高与糖尿病发病率升高有直接关系。

过度摄入糖分导致的国民健康问题也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2016年,我国正式提出开展“三减三健”行动,2019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动”,倡导合理摄糖。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人每天糖摄入量的建议都是不超过50g,最好在25g以下。

糖的“双刃剑”作用受到关注。一方面,糖能为人体供能,带来愉悦体验;但另一方面,过度摄糖易形成影响健康的“糖瘾”。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现在食品中大部分采用的糖为蔗糖,只要是正规企业生产的糖分都是优质的。我国的糖分摄入的主要问题是摄入量过大带来的健康问题。”

刘少伟解释称,蔗糖进入人体后,能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快速地水解为单糖(一类人体可吸收的形式),并进入血液,多余的则会转变成脂肪。长期摄入过量的糖,不仅会加大体重或肥胖风险,也会诱发出多种慢性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糖泛滥”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最大元凶,大量添加精制糖的含糖饮料被多国认定为是造成儿童肥胖的罪魁祸首。

据外媒报道,4月初,新西兰政府宣布将拟订各小学禁供含糖饮料,这意味着待提案通过后,所有学生在校将只被允许饮用水、牛奶和非乳制牛奶替代品,含糖饮料将被禁止饮用。早前有研究结果显示,含糖饮料占新西兰儿童糖摄入量的1/4以上。

2020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6岁以下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而这一数据与含糖饮料消费直接相关。

从“糖自由”到“糖平衡”

制糖的历史大致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业制糖和机械化制糖三大阶段。主要提取物为谷物、甘蔗与甜菜。通过糖生产的工业化、糖摄入的日常化,来实现“糖自由”,甚至于推动“糖流行”,被称为糖摄入的2.0时代。如今,更加健康的诉求推动走向摄糖平衡,这便是糖摄入的3.0时代。

“减糖正成为全球食品生产和消费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市场,减糖、减油、减盐更是食品消费领域落实‘健康中国’的重要抓手。”4月22日,中国社科院主办的2022五道口食品沙龙上,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说。

消费者对控糖的热情不减。《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过去一年中,在消费者偏好的糖度选择上,选择不另外加糖和少少糖的有29%,少糖的占38%。控糖正逐渐成为新的消费浪潮,消费者的控糖需求不断增长,推动糖的生产变革。

以饮料行业为例,“无糖”“少糖”在短期迅速成为新风口。数据显示,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6.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7.8亿元,年增长率38.69%,七年增长609%,远超饮料行业总增长率。

能够提供甜味的不仅只有糖类,一些人工合成和天然提取的物质也能够作为甜味剂,提供接近糖的甜味口感,成为“糖的替代品”。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人类对甜味的渴望无法消失,使得代糖应运而生,即低/零卡甜味剂。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介绍,代糖指人工甜味剂,例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蜜素等;以及天然提取物,如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还有一些糖醇类功能糖,例如赤藓糖醇、麦芽糖醇等。

糖醇类甜味剂是糖的衍生物,目前已开发出包括赤藓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等不同产品,其甜度约为蔗糖的25%-100%。糖醇类甜味剂提供的能量比糖少,不会导致明显血糖反应,且可以显著降低蛀牙风险。

正火的“代糖”健康吗?

随着代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其生产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升级。

中科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21健康中国·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提到,以天然甜味剂、糖醇为代表的新型甜味剂,因为更符合健康、安全、天然、控糖等新生活态度的需求,在代糖市场上呈现出积极快速的发展态势。

因为其天然甜味剂和 0 热量的双重属性,赤藓糖醇成为了健康食品达到“0 糖,0 脂,0 卡”目标的首选,近年来成为代糖市场的新贵。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赤藓糖醇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认证。2007年,我国卫生部公告批准赤藓糖醇为甜味剂应用于口香糖、固体饮料、调制乳食品后,该市场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代糖市场调研报告》显示,赤藓糖醇以29.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产量增速最高的甜味剂,产量从2015年的1.80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5.1万吨。

赤藓糖醇也被国内多家饮料企业采用。例如元气森林、可口可乐等诸多品牌推出相关代糖饮料产品。以山东三元生物(301206.SZ)、山东保龄宝生物(002286.SZ)为代表的上市原料厂家,这两年也赚得盆满钵满,业绩翻倍。

代糖的走红也使其受到质疑,关于“代糖是否真的没有热量”、“服用代糖到底安不安全”的疑问显著增多,其中被讨论最多的为赤藓糖醇。

对此,刘少伟提示消费者,在标准之内添加代糖是安全的,赤藓糖醇有其一定的优点,但是任何食品都不能超量食用,代糖也是如此。

“如果觉得代糖食物没有能量就吃很多,其他能量还是会超标的,同样对身体不好。此外,不要过分追求低糖,关键还是要控制糖摄入的总量。” 刘少伟说。

责编:郭霁瑶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举报/反馈

中国经济周刊

338万获赞 48.9万粉丝
人民日报社主办 权威政经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