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人民政协报记者 路强

杂粮产业在保障粮食安全、营养健康及农业可持续中潜力巨大,但我国在产业布局、组织、市场、政策等方面却面临挑战。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部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霍学喜在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国杂粮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产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相比于对主粮产量的关注,地方政府对杂粮作物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杂粮优势产区产业规模小,区域布局不合理。例如,谷子、杂豆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从1995年的1.02%、2.07%下降到2020年的0.54%、1.02%,导致杂粮需求缺口从2017年的1687.90万吨扩大到2020年的4368.00万吨。

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拖杂粮高质量发展的“后腿”。杂粮生产以农户为主,缺少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带动,小规模经营、分散化管理严重制约技术效率,生产过程中的农资产品质量难以控制;龙头型精深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杂粮供应链缺乏整合、销路缺乏稳定性,高层次市场拓宽面临困难,产业链转型升级缓慢。

杂粮生产未纳入地方政府粮食安全目标考核体系,导致研发能力偏低、公共科技投入不足;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保险、补贴等政策缺位,影响农户抗风险和增收能力。

为此,霍学喜建议:重新审视杂粮产业,优化杂粮区域布局。将杂粮作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潜力作物,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视发挥杂粮作物节水、抗旱、适应性强等特性,鼓励陕西、山西、甘肃等省区因地制宜发展杂粮作物,促进杂粮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适度替代高耗水型大宗粮食作物。

重视培育新型杂粮经营主体,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杂粮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带动农户规范化生产,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动杂粮产业标准化建设;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户持续增收;鼓励企业构建纵向一体化杂粮产业链,激发杂粮产业活力。

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杂粮产业支持力度。提高杂粮产业发展公共科研投入,支持杂粮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快研发新品种,加强技术配套与集成示范;加大农地整理、节水设施等建设力度,改进杂粮生产环境;健全杂粮生产保险、补贴等支持政策,提升农户应对风险的能力。

原文刊登于2022年5月9日《人民政协报》第5版民意周刊

举报/反馈

国之瑰宝

1501万获赞 14.6万粉丝
寻非遗之精粹,承千年之文化。每集探幽访古,觅匠人之匠心。以镜头为笔触,绘华夏之瑰宝。感匠人之精神,品工艺之精妙。
人民政协报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