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瓜架花园小,细月南窗皎。

柳河腾浪问西峰,转瞬当年童子已成翁?!

呼朋唤友当相聚,驾鹤多西去!

笑君志唱大风歌,只是白头方觉是心魔。

(当代:和慧)

鲁西南红砖房正慢慢消失

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砖的出现是比较早的,在“秦砖汉瓦”的时代,烧制砖瓦的技术已较成熟,但受限于物质和经济水平,直到明代才在地面建筑中大规模使用青砖。

青砖在烧制的土窑中,经历了怎样的凤凰涅槃?

烧制青砖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有明确记载,对土的选择、造坯的工艺、砖的分类、烧制等方面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炼泥造砖,首先要选好土,对泥土的成色加以鉴别,……,以黏而不散,土质细而没有沙的最为适宜。先要浇水用于浸润泥土,再赶几头牛去践踏,踩成稠泥。然后把稠泥填满木模子,用铁线弓削平表面,脱下模子就成砖坯了。“

《天工开物》中对砖的分类和、砌筑方法也有说明,有建筑各郡县的城墙和民房的院墙所用的砖中,有“眠砖”和“侧砖”两种。除了墙砖还有方墁砖、楻板砖、刀砖等。

宋应星《天工开物》插图

砖坯做好后就可以装窑烧制了,其中特别提到烧制火候的掌握对质量的影响。每装三千斤砖要烧一个昼夜,装六千斤则要烧上两昼夜才能够火候。用柴烧成的砖呈青灰色,而用煤烧成的砖呈浅白色烧窑时要注意从窑门往里面观察火候,这要靠老师傅的经验来辨认掌握。

应如何制作文物保护上使用的青砖?

制作文保品质青砖,

首在选土,应用隔年土,经风水日晒,去其酸性或碱性,现其土性,谓之“熟土”

制坯之前,土要倒三倒,闷七天,确保其致密性,谓之“醒土”;

之后,要在将土置于水中冲洗,最大限度减少杂质,谓之“淋泥”;之后制坯时,要压实紧致,置于阴凉,阴干约1个月,制坯才算完成,剩下的就是考验砖窑的烧制工艺和水平了。

00:29

古法青砖烧制原理

砖墙,即用青砖砌筑的墙。青砖因为经过烧制,所以硬度大,砌筑的墙壁比较坚固结实,不易损坏。最初多用于墓室及塔的建造,而较少用在普通居住建筑上。直到明代,真正的砖砌墙体才比较普遍。

许多明代留下来的古砖都刻有铭文,“招甲席俊翁甲首方朝张/窑匠卢立/造砖夫广福寺”。“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典史陈福司吏冷荣/制作匠王庶人户刘高叔/洪武七年八月造”等,这些铭文,我们可以看到,有负责人,有窑匠,有工匠,每块砖,每个地方,都有相对应的负责人,每块砖都有出处,如此严密的质量监控系统,不得不让人佩服古人的智慧和严密。   

凡是墙体表面不加粉刷、不加贴面材料的砖墙,都叫清水墙

清水砌筑砖墙,对砖的要求极高。青砖的规格大小要统一,棱角要分明,色泽要有质感。这种青砖砌筑工艺十分讲究,灰缝要一致,阴阳角要锯砖磨边,接槎要严密和美感,门窗洞口要用拱、花等等工艺。清水墙墙面上的砖缝多用泥沙或灰浆勾填,以防止雨水和风的侵入

砖墙的砌筑方式

但是,明朝也沒有水泥技术,他们是怎么砌筑砖墙的的?

明代建筑是用青砖砌成,用的粘合剂就是白灰。但这白灰只薄薄的一两毫米厚,而砌的非常结实,一面大墙几十人一齐用力推都推不倒,就是一块砖一块砖的拆下来的,白灰也很容易刮掉。

原来这座建筑用的是磨砖对缝的技术,用人工把青砖磨的超平,和玻璃一样平,两块砖垒一起只看到头发丝的一线之缝,这样砌起的墙就是不用粘合剂,也是很牢固不容易推倒的,何况是用了做古法水泥主要原料的糯米汁?

古代建筑的牢固,其中很重要的技术就是磨砖对缝和糯米技术。

清水砖的砌筑工艺中一种最为讲究的做法为干摆墙:砖与砖水磨后,把砖块试行安装拼缝好,层层叠起后,用生石灰与糯米(糯米用水泡酥,加水煮成糯米浆)按6:4的重量配比拌成糯米浆,从青砖反面灌进去粘接。这种青砖墙砌筑好之后,外观有缝而又不见缝。多见于传统建筑的大门、大门上方檐墙、住宅槛墙等。

00:19

北方地区开始流行硬山顶建筑,山墙通常用青砖砌筑,南方地区则在重点部位比如仪门采用青砖装饰,且大多经过“磨砖对缝”,工法讲究。

砖檐的典型砌筑方式

砖券的典型砌筑方式

明清时期,青砖砌筑工艺被划分为五个明显的等级:

磨砖对缝、磨砖勾缝、淌白撕缝、带灰刀、糙砌

其中的磨砖对缝、磨砖勾缝是针对清水砖墙的两种要求程度极高的工艺做法。

清水砖墙是中国传统建筑立面的重要装饰和典型特征,在色彩搭配、拼花图案、线脚和灰缝上具有典型特征。

用砖墙外露、不做抹灰的清水做法,来表达传统吉祥图案,首先需要改变砖的尺寸,把原来统一尺寸的青砖切成各种不同的尺寸。接下来,就是颜色问题。全部用青砖的本色,砖砌图案就会不明显。

怎么办?匠人们就地取材,将烧柴火的锅底灰和上黄酒,抹在青砖上,便给青砖裹上了一层自然的黑色外衣。

这种做法叫“轻煤”,和古代制墨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近代清水砖墙

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大约在明末福建泉州一带的沿海地区开始大量建造“红砖厝”民居。

19世纪中叶,五口通商开埠初期,外国殖民者最早采用的建筑样式通常为外廊式,而外墙材料只能选择中式青砖、土坯砖、石灰等。

早期开埠建筑

1853年,英商在上海租界开设了第一家近代大型建材厂——上海砖瓦锯木厂,为租界提供建筑材料。1860年代后,受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和哥特风格,以及后来的安妮女王复兴样式的影响,上海等开埠城市开始采用清水砖砌筑外墙,出现欧洲式红砖,同时也保留了青砖 。

中共一大会址

青砖与红砖并用,砖的砌筑和排列方式开始多样化,外廊的特征逐渐弱化,西式装饰手法广泛采用,形成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清水砖墙建筑。

上海益丰大厦

1920年代,机制砖已经可以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拼花图案和线脚愈来愈丰富,勾缝工艺也有所创新,发展出了平缝、平面图线灰缝、泻板灰缝、凹缝、凸缝、方槽、勾脚、放线、连底方线、三角灰缝等不同形式 。

清水砖墙建筑立面越来越追求华丽与丰富的装饰效果

近代有不同色彩和砌法的清水砖墙形成的典型立面装饰

近代常用砖墙勾缝做法

近代泥瓦工常用工具

清水砖墙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建筑立面艺术风格的重要装饰和典型特征,在设计之初就会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清水砖墙的特性,选择各种不同的色彩搭配、拼花图案、线脚和灰缝等。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留并延续有价值的历史构件或历史信息。

如果将外立面粉饰一新,原本目的可能是为了美观,但实际上是以“美”掩“真”。

而清水砖墙表面的“古色”却能提供一种独特的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审美体验......

可是效率是艺术的天敌,这种沧桑能否走得更远更远......

08:13

轻松一下:《三只小猪盖房子》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三)

待续......

本文参考资料

《天工开物》、《考工记》、《筑城法式》、《营造法式》等

#须知#

视频素材及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主编号:Guliuhe

我们的宗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古柳河 传统学堂】

【古柳河 古建知识】

【古柳河 文化视频】

【古柳河 村落保护】

【古柳河 茶席茶语】

【古柳河 时光拾遗】

【古柳河 中医药学】

【古柳河 国学亲子】

点击原文 阅读

破坏性古建修缮和保护性古建修缮
鉴真千年之缘——日本唐招提寺金堂十年修缮记录
非同小可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一)“以鸣得意话高台”建筑台基
山东古城营建模式及山东古城保护(曲阜、济南、烟台、青州等)
从普遍的乡村中寻找中国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贵州传统木构营造记
举报/反馈

淳于蕴颖

1401获赞 56粉丝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