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984年,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正式成立,而后民办高等教育迎着改革东风走过迅速扩张的黄金期,在30余年的时间里,历经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多样、从“公办的有益补充”到“与公办携手并进”的转变,已然从孱弱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据教育部2021年11月公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办高校在校生人数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比例是24.1%,几乎每4名大学生里就有1名在民办高校就读。这意味着:民办高等教育建设上升到新台阶,与公办站上同一棋盘,在“十四五”期间发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时,既要强化公办高校“双一流”建设,也应推动民办高校在高原上造高峰,迈向新征程。
广东:走在民办高教最前沿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公示2022年省级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民办教育发展方向)安排方案,采取近1个亿的专项资金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足以见得广东省教育厅对其重视程度。据统计,本次有31所民办高校获得总计9506万元的资金,其中,珠海科技学院、广州商学院、广州工商学院拔得头筹,分别获得最高501万元的资金扶持,其余高校分别拟安排200-350万元不等。
支持与规范并存,是广东为民办高等教育保驾护航的基调。2022年1月,广东省教育厅公布《关于广东省民办高校2020年度检查结果的公示》,据检查结果显示,50所民办高校中,仅有1所院校:珠海科技学院,被评定为“优秀”,获得省教育厅优先考虑专项资金奖励、招生计划、科研立项、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的支持和鼓励;有奖必有罚,本次有5所院校被评为“基本合格”,敲响限期整改、一年内取消学校申报省民办教育各类专项资金及其他表彰奖励资格的警钟!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西平所说:广东省是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摇篮,广东民办教育发展的历程,是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历史的缩影,对全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历经风雨、烈火淬炼的广东民办高等教育,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本文将以广东民办高校优秀示范——珠海科技学院作引,一览广东民办高等教育的硕果,找寻其成功经验。
珠科:勇立潮头,奋楫扬帆
珠海科技学院(原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成立于2004年,2021年2月转设更名,正式成为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转设以来,珠海科技学院连创佳绩,从我国200余所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在2022年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中,珠海科技学院排名全国第4名,且已连续两年位列广东省民办高校第1名。
这样一所建校不足20年、转设刚刚两年的“小年轻”,一经转设便火速出圈,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界站稳脚跟,成为独具影响力、办学特色鲜明的民办本科高校,它究竟有什么魔力?
图源:珠海科技学院官网
“成人礼”:大突破
2021年5月,珠海科技学院于办学18年之际收获一波“成人礼”惊喜: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关于调整省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官宣珠海科技学院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办学层次实现重大突破!2022年起,珠海科技学院将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意味着珠海科技学院的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开始进入实操和加速阶段。
这些年,珠海科技学院在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方面,积极扩宽“高校交友圈”,打开高等教育新格局。既有主动融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顺应珠澳融合发展大势的校际合作,也有与知名985高校的强强联手,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极大提升珠海科技学院学科和专业建设,积累研究生培养经验,提升导师队伍能力。
“双万计划”:冲双一流!
2019年,教育部启动“双万计划”,推动公办高校落实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同时培养一批优质民办走向高等教育一梯队。不少民办乘势而上,与公办争锋不落下风,珠海科技学院就在其中!
转设以后,珠海科技学院专业建设喜报频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2个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居广东省民办高校首位!累计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位居广东省民办高校并列第一!在广东一众民办同台竞技“双万计划”的赛道中,实力强劲的珠海科技学院,不是在冲第一,就是在保第一、稳第一的路上!
胜而不骄,永不止步,是强者恒强的秘诀所在。2022年珠海科技学院部署新任务、新挑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持续优化课程专业,积极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期待再攀高峰!
“引才密码”:校本培养
发展学科建设、培养优秀学生,离不开高层次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珠海科技学院在厚植师资方面,向来大力引才从不手软!仅2021年,就引进二级教授4人、博士生导师9人。通过推行“柔性引进”模式,特聘国家级、省部级等一批高层次人才;重视“校本培养”,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访学进修、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资引进与培养体系始终在线!
2022年4月14日,“爱思唯尔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发布,珠海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梁艳春教授再次上榜,这已经是梁教授连续八年(2014-2021)入选!2021年,梁教授还曾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有此大牛坐镇,加上名师汇聚,珠海科技学院在探寻教育真谛的路上,只待芬芳绚烂!
科研:屡入“国家队”
别看珠海科技学院“年龄”尚浅,该有的一个不落!建设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随着各级各类67个科研平台一步步搭建起来,一所“大而精、新而强”的民办高校正在崛起!自转设以来,国家级科研立项喜报频传,“战绩”均居广东同类院校前列!
2022年2月,首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实现零的突破!全国仅3所民办高校获批该项目,一同入围的还有北大、清华、南大等“双一流”高校。在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发布的“2022年国家体育总局决策咨询研究项目立项名单公示”里,珠科首获立项,成为全国唯一获批的民办高校!科研路漫漫,珠海科技学院虚怀前行,上下求索,每一次的喜讯传来,都意味科研竞争力与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数据来源:珠海科技学院《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坐落于经济特区珠海的珠海科技学院,每年持续向大湾区输送大量毕业生,成为大湾区高层次人才集聚及创新型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2021届毕业生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83.29%,其中居前三位的市区主要为广州(22.23%),深圳(21.8%),珠海(21.7%);就业领域集中于信息科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毕业生多签约到各大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世界/中国500强企业。
毕业生,是高校最值得夸耀的“名片”,杰出毕业生,更是高校引以为傲的“金名片”。从珠海科技学院走出的校友,个个不简单!2021届毕业生佘军,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仅20个名额,佘军代表广东高校成唯一一位入选者;2015届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蔡宝宜,斩获3所世界名校博士offer,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的刘杰晖,年仅22岁就成为2家公司创始人,被人民日报、CCTV接连报道,获评年度中国品牌创新人物。这些金光闪闪的履历表,都在反复说明一件事:“珠科出品,必属精品”!
广东民办,无限可能!
真金不怕红炉火。2022年,珠海科技学院将继续秉持“爱国勤奋、和谐创新”的校训精神,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向着“大而精、新而强”的国内一流、创新性应用型大学目标持续迈进,为广东民办高等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期待今年再创高光!
[1]阙明坤;王华;王慧英;;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历程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