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发布
中国网4月28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自4月14日,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启动以来,截至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4月28日10时,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岳城水库水经卫运河与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水、引黄水汇合,进入南运河;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此前,北运河水和天津本地水汇合,与南运河水在天津三岔河口交汇;至此,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
此次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通过优化调度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工程供水、引黄水、本地水、再生水及雨洪水等水源,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进行补水,预计补水量5.15亿立方米。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8个地级行政区,41个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的县。
此次补水预期达到减少开采地下水、回补地下水、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三个目标。从大运河引水,有序实施农田灌溉,置换天津静海区、滨海新区,河北沧州、衡水等市约60万亩耕地的地下水灌溉用水;各补水水源向途径的漳河、温榆河、七一河等河道补水,补水河道总长达到1230公里(包括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水流通过河床入渗,对沿线地下水进行回补,补水河道周边地下水水位回升或保持稳定;相对2021年同期,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道有水河长增加约112公里,水面面积增加约9.5平方公里,改善运河水资源条件,促进运河生态环境复苏,并为实现“十四五”大运河主要河段基本有水的目标积累经验。
近年,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为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推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改善大运河河道水系资源条件,恢复大运河生机活力,水利部会同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人民政府于4月14日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2022年全线贯通补水工作。截至 4 月 27 日,已累计向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河段补水26362万立方米,完成计划补水量的 51%。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92万获赞 218.3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