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老家四十年了,我对母亲做的坛子菜仍念念不忘。


老屋老床铺的背后,存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坛子,沉默地挺着葫芦般的大肚子,像列阵的兵马俑,靠墙边整齐地站着,它们是母亲做坛子菜的宝贝。


母亲做的坛子菜,主要以时令蔬菜为原料,加工成干、湿和浸坛子菜。干坛子菜有辣椒皮子、黄瓜皮、干豆角、刀豆丝,苦瓜丝、茄子皮、芋头丝、芋荷叶丝、萝卜丝和梅干菜。湿坛子菜有卜辣椒、剁辣椒、辣椒萝卜、酸豆角、霉豆豉、辣椒粉子、湿腌菜、芋头梗子、辣椒洋姜、红曲鲊鱼。浸坛子菜有萝卜片、黄瓜、藕片、刀豆、茭子……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坛子菜。


母亲做的坛子菜,用智慧为引,用时间发酵,把普通的食材,变成了一道道满足舌尖的味蕾和摆脱贫寒的人间美味。


母亲的坛子菜,把春天的娇嫩和青翠、夏天的葱绿和鲜艳、秋天的丰盛和肥硕、冬天的冷峻和坚韧都藏进圆鼓鼓的大肚子里,不仅将四季留住,而且将生存的智慧传给我们。


母亲做坛子菜时告诫我们:要时刻牢记勤俭持家,有备无患。要向院子里天天忙碌的蚂蚁学习,做到未雨绸缪、乐观进取、全力以赴和不言放弃,因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正是有了母亲的坛子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看到了艰辛之后的璀璨。它不仅带给我们味蕾和肚腹的满足,而且给我们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我们读寄宿时,生活清苦。每到周末,母亲总会给我们每人备一玻璃瓶子的坛子菜,让我们带到学校改善伙食。其中,红曲鲊鱼是最稀有的荤菜。


我家坐落在资江边,垸内湖港沟渠密布。勤劳的父母善于根据时令气候变化,把握鱼类活动的规律,利用竹笼等最原始的渔具,总能捕到数量可观的各种野鱼。母亲会选择较大的鱼加工成红曲鲊鱼放进坛子里。较小的鱼,用蔬菜类坛子菜,加工成不同的美味。


成家后,也自己做坛子菜,但总达不到母亲的水平。于是,向母亲请教。


母亲告诉我们:做坛子菜要关注细节,坛子、生存环境和原料尤为重要。好坛子釉色油润,在坛口聆听时,会发出“嗡嗡嗡嗡”的回声。轻敲时,声音清脆悦耳。试水时,好坛子既能透气,外面又没有湿痕。越老的坛子,坛香越醇厚。坛子的存放地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要把好原料加工质量关……


母亲一席话,让我们明白,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做出历久弥香,青脆如初的坛子菜的要义。


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幸福感与获得感也越来越强,坛子菜已不再是简单为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必需品。但当我品尝坛子菜时,脑海里总闪现出母亲为我们日日夜夜操劳的身影,忘不了母亲做的坛子菜的味道。


来源丨红网论坛网友@月白风清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红网论坛

1.2万获赞 1589粉丝
湖南人的网上情感家园、民意聚散地
红网论坛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