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然而,在这些古典文学中,若说起数量最为庞大,主题最为丰富,内容最触动人心的作品,唐诗堪称当之无愧的王者。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岁左右的孩童,谁都能吟上几句。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中,火遍全网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就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解读唐诗,从而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唐诗以及唐代诗人为何具有如此非凡的魅力。

唐诗出现的主要原因

唐朝是繁荣昌盛的时代,前有“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因此,生活在大唐的文人们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自豪感。

他们恨不得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它的好,诗歌则成为恰到好处的宣泄方式。在唐朝初期,经过六朝诗人的艰苦探索,新型诗体已然变得成熟。

再加上,唐朝以诗赋取士这一科举制度的确立,更加深了古代读书人读诗和写诗的欲望。当无数人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所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

于是,唐诗的崛起似乎变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一些空前绝后的佳句因此诞生。而创作这些佳句的诗人,自然也就成为文坛上的佼佼者。

风雅至极的唐诗

在本书中,戴建业老师从宏大的历史观出发,讲述了唐诗的缘起。进而,又通过审视唐朝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描绘了唐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

在唐朝初期,诗坛的风气还未完全摆脱轻糜浮艳的六朝风格,但与此同时,这些诗歌也促进了格律诗的形成,遂有了后来比较成熟的诗歌之美。

盛唐的诗歌有的大气磅礴,有的清新脱俗,也有的热情浪漫。直到安史之乱后,中唐时期再度衍生出或细腻温婉,或爽朗明快的诗歌。

相比盛唐和中唐流派分明的诗歌巅峰,晚唐则涌现出了大量的咏史诗和爱情诗。总体来说,唐诗已经跟随着唐朝一起走向了下坡路。不过,即使唐朝已然覆灭,但唐诗依然在悠悠岁月里,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百家争鸣的唐代诗人

为了更好地呈现出唐诗的魅力,戴建业老师在本书的21讲中,选取的都是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以及相应作品。他们的诗歌风格虽然不同,但都各有千秋,读起来能够触动心弦。

比如,上官仪与陈子昂的诗风,是婉媚与风骨的鲜明对比;比如,李白与杜甫的诗风,是豪放飘逸与沉郁顿挫的不分上下;又比如,同为山水诗代表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命运与诗歌风格的极度相似。

这种细致入微地分析和解读,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诗人的性格、生平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还能学会如何更好地鉴赏唐诗。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是一部入情入理讲述唐诗的优秀读物。当戴建业老师对唐诗的解读信手拈来,也可以感受到其深厚的诗词功底,让人舍不得读完!

#文化#
举报/反馈

夏颜秋的小时光

919获赞 185粉丝
读想读的书,走想走的路,期待同频的你!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