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年,朱元璋大军攻占了南京,望着南京守将福寿的尸体,众将领认为死在他手里的弟兄太多了,应把他砸烂,扔江里喂鱼。朱元璋却道:厚葬!然后再为他盖庙,供奉他的牌位。

福寿是朱元璋的敌人,而且在进攻他所镇守的南京时,朱元璋的兵马损失惨重,那么,朱元璋为何还如此厚待他呢?

福寿,唐兀族人,自幼就喜欢读书,与人交谈的时候,总是对答如流,谁都难不住他,长大后,成为了元朝皇宫的宿卫。

因为他有才干、有勇略,渐渐得到了元廷的重视,先是被提拔为长宁寺少卿,后来,又逐步晋升到工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务。

如果不是元末天下动荡,福寿肯定能安安稳稳地活到老。

1351年,颍州地区有人扯起大旗,反抗元朝,当时,元顺帝因为一些事情,暂住在元上都。

元大都的大臣得到这个消息后,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

因为按照正常程序,应当先上报元上都的元顺帝,然后在调兵遣将,平定叛乱。

可是,这个程序会耽误时间,等着探马飞奔到元上都,上报元顺帝,等元顺帝批准后再返回,然后,元大都的大臣在派出兵马。

这样消耗时间,肯定会贻误战机,因此,福寿果断的先向颍州派出兵马,然后再上报元顺帝。

由于福寿派出的兵马非常及时,很快就平定了叛乱,元顺帝得知后,非常高兴,夸奖福寿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1352年,福寿出任淮南行省平章政事,这时的泗州,已被义军占据,元廷数次派出兵马征讨,都是无功而返。

福寿到任后,尽心尽力的操练兵马,修筑城防,并且,随时准备进入战斗状态。

对于大元王朝来说,福寿是一名恪尽职守的忠臣,可是面对即将要倾倒的元朝大厦,他却一木难扶。

1355年,元廷任命福寿为江南行御史台御史大夫,这次工作调动对福寿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因为江南一带的形势非常危急,很多城池都被义军占领。

福寿到达南京赴任后,接触到了他强大的敌人,那个打垮元朝,建立起明朝的朱元璋。

不过,当时的朱元璋,还只是诸路义军中的一路。

福寿在面对这个强大的敌人时,并没有感到一丝的畏惧,因为,作为一名忠臣,他不怕战死疆场。

连死都不怕了,怎么会害怕一个敌人呢。

福寿驻守南京时,比面对朱元璋更可怕的问题,是仓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了,没有粮食可怎么办?

守卫南京的几万兵马,不用敌人进攻,自己就把自己饿死了。

福寿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就带领他的手下,到城中的富户中做工作,让他们拿出粮食来,资助南京守军。

值此国家危难之际:我等当军民一心,同舟共济。

福寿在尽力守城,而朱元璋在尽力攻城。若不是战争,他们很有可能成为好朋友。

可是,战争却让他们水火不容。

1356年三月初十,朱元璋集中所有的兵力,向南京发起总攻。

面对南京如此危急的情况,朝廷里根本抽调不出一个援军来,南京周围的城池,也抽调不出一个援军。

此时的福寿,面临两条路,要么出城,投降朱元璋。要么死守孤城,为国捐躯。

福寿选择了后者,生是大元臣,死是大元魂,只恨此身若死,再不能为朝廷多杀叛贼了。

在朱元璋大军的猛烈进攻下,福寿视死如归,督兵死战。可是,南京城终究没有守住。

在城门即将被攻破之时,南京城的文臣武将们纷纷逃跑,只有福寿,继续督军作战。

当近侍劝他逃跑保命时,他大怒道:我身为朝廷重臣,奉命保卫此城,城在我生,城破我死,岂有逃生保命之理。

说罢,继续挥舞佩剑,与敌军作战,朱元璋的兵马入城后,福寿死于乱军之中。

因为进攻南京时,朱元璋的兵马损失惨重,所以,当发现福寿的尸体时,有人建议他把他砸烂,抛江里喂鱼,可朱元璋不允许。

朱元璋要将福寿厚葬,并且带领文武百官,都去参加福寿的葬礼,之后,为其立庙,供奉其牌位。

朱元璋之所以为敌将福寿立庙,是被其视死如归、忠义之心所感动。

在元末那个乱世,福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正是朱元璋要让自己的文武百官,去深刻体会的。

他要让众将领对他的忠,正向福寿对元朝的忠。

另一方面,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元顺帝的问题,并不是向福寿这样的大臣的问题。

所以,朱元璋大力的褒扬福寿,那么,您觉得朱元璋对福寿如此处理,合适吗?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素材来源:元史、明史

举报/反馈

以史为镜说古今

40.3万获赞 1.3万粉丝
聊历史 品人生 一起说古今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