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建筑技术杂志社
在我国佛教寺院中,经常在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的右前方设一座独立的石质台子,这就是出食台(图1)。
图1出食台1
出食台一般由青石雕刻而成,柱身呈八角形。刻着七位“如来”以及寺院或“寒林菩萨”的名称。它可繁可简,简单的不过高1.2m,如同一反、一正两尊柱础之间夹着几十厘米高的八角形柱身,甚至仅是一根直立的石柱;复杂的则可做成须弥座、莲台、宝塔,甚至须弥山形,总高度达3m,不一而足。
出食台是佛教中法物的名称。它的出现与佛教的一位叫“鬼子母”的天神有关。
虽然出食台在佛教中有它的法物、使用及象征意义,但在传统建筑中,自有它独特的表现作用。
有些出食台,其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石雕艺术品(图2)。此出食台,自上而下,由八角形的塔身、塔顶、塔刹,须弥山状的塔座,须弥座3部分组成。
图2出食台2
第一部分:八角形的塔身、塔顶、塔刹,由3块石质构件组成。最上部是包括莲座在内的“塔刹”;莲座下面则是斗拱托起的仿木结构的八角攒尖的“塔顶”;下面是八角棱柱形的石质实心“塔身”。“塔刹”部分由“刹座”“刹身”“刹顶”组成,刹座是一朵美丽的仰莲形象;仰莲上面则是由上细下粗的刹杆和5层相轮构成的刹身;刹顶是一颗球形宝珠。整个塔刹一气呵成,端庄秀丽,美观大方。连同塔顶处的斗拱、椽头、望板、角梁、勾头、滴水,甚至勾头、滴水瓦上的纹饰,都清晰地雕刻出来。其形体显得纤巧而又美观。
八角形石质实心“塔身”的每面是个长方形,上部分由帷帐隔开,帷帐上还有夔龙的形象。下部——帷帐内则刻着“如来”的名称。据称,刻七位“如来”名称,是祈佛力加持,在施食时,令所食的众生的欲望得以满足,从而心离贪悭……
第二部分:须弥山状的塔座,由1块石质构件组成。须弥山的特点是上下广大而中间束腰。下面是七重海水,以及四大部洲;中间是高耸入云的须弥山;上部是须弥山的吉祥云团;最下部则是承托塔座的八角平台。整个须弥山采用圆雕及浮雕的艺术形式,石匠采用通畅、轻快的线条,以及光面与麻点相结合的雕刻手法,将大海海水的水纹、波浪以及大海中的石山,并借助她的外形,自山腰逐渐升起的吉祥云朵,直至团云锦簇于山顶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观者无不叹为稀有。
第三部分:须弥座,由两块石质构件组成。该须弥座各层全部雕刻纹饰,圭角上刻如意云纹;上下枭雕刻八达马;上下枋则雕刻蕃草及串枝宝相花;束腰如同鼓状,上下各一道鼓钉帽,中间则为古朴的回形纹。
整座青石雕就的出食台,比例匀称,简繁得当,古朴大方。它虽然在体量上无法与直插云霄的佛塔相比,但它玲珑奇巧,雕琢精细,堪称石雕艺术的精品。给人一种超脱、清净、崇高的审美快感。
由于精美的出食台极富装饰性,吸引得游客常常驻足观望,可见其非同一般的艺术魅力。因此,一些寺院常将其置放于大雄宝殿右侧,实用的出食台置放之后,于大殿左侧相对的位置也另放置一座,从而形成传统建筑审美的左右对称的布局。
在左右两座精美的石质出食台的衬托下,大雄宝殿前的月台就显得不再单调,从而活跃了大殿前月台的气氛;从总体上看,也使大殿更加高大、宏伟、庄严。
无独有偶,我国传统上有除夕供奉、祭拜天地的风俗。一般是在除夕时,设一供桌儿,摆放香烛、供品。清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陈设蜜供……年糕各一层,谓之全供……至灯节而止,谓之天地桌。”可见,在当时民间的风俗。也说明,至迟在清代已有除夕供奉、祭拜天地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的“天地桌”,仅是“每届除夕,列长案于中庭……至灯节而止”的临时性而非常设的祭拜天地的设施。
在河北隆尧一带,至今农村的小院儿里,一般都设有砖砌或石质的天地桌。不同于以上所讲的,它是一种“永久性”的“常设”性的设施。这儿的石质天地桌,均由当地产的青石雕就。由桌面、桌身、底脚儿3部分共7块方形石块组成,四面均刻有精美的蕃草、云纹、水纹或回形纹等图案,有些还在柱身四面刻着“福”“禄”“寿”“禧”或吉祥图案等(图3)。整套天地石桌,简洁且美观、朴拙而大方。还有些在天地桌上摆放着石质的神龛(图4)。
图3天地桌1
图4天地桌2
隆尧的尧山一带,是当年尧帝生活以及视察黄河水患的地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战国时期赵国的北方名城“柏人城”遗址就在这里;这里也是李唐皇室祖籍;历史上涌现出后周皇帝郭威、柴荣,隋代翻译家彦琮等名人志士。天地桌在这儿最初出现的具体时间,未见有关史籍记载。这种民俗的天地桌与佛教的出食台有无关联?孰先孰后?也无从查考。倒是每年,这儿的人们在除夕时,于院子里擦洗干净的天地桌上,摆上丰盛的供品,以祈来年继续五谷丰登、财源广进……
在那一座座古朴的农家小院里,那青灰色的天地桌别具一格的摆放在那里,古老的石桌,显出它的沧桑历史;朴拙的图案,象征着淳朴的民风。在天地之间,它们默默的,似乎在向人们讲述一段古老的民族的历史……
摘自《建筑工人》,徐振远,王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