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万碧顷,峰影水面浮”是人们对“湖中有湖,外有山”的太湖的赞誉。太湖山清水秀,风光绮丽,具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素有“太湖天下秀”的美誉。
四周“茫茫复茫茫,中有山青苍”,远处点点渔帆,空中飞鸟盘旋,“虽然无画都是画,不用写诗都是诗”,引人无限遐想。
太湖沿岸多古迹,民间传说也丰富多彩,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历史名人的故事遍布太湖流域。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太湖,疑具有更的魅力。
壹,传说·太湖由来
关于太湖的形成有多种说法,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传说。相传有年,王母娘娘要做寿,皇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兴得连嘴都合不拢。原来皇帝送的是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像只精致的大盆景,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
后来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样打样,当他看见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棒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白如银、肉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
贰,佳话·西施范蠡
传说春秋末年越国夫范蠡助勾践灭吴后,辞官离开越国。有看见范蠡携带西施,驾着叶扁,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去向。有诗云“已立平吴霸越功,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太湖从此与范蠡西施结下渊源
叁,趣闻·银鱼史话
太湖水产资源丰富,者为地处太湖之滨的湖州供应了丰厚的美食资源,盛产的银鱼、白鱼和白虾并称为“太湖三白”,驰誉中外。
据晋代张华所著《博物志》中记载:传奇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积蓄了力气,对吴国发起决战,报仇雪耻。当时吴王夫差因得西施,整天寻欢作乐,荒淫无度,摧残忠良,吴军见状不愿为其卖命打仗;越军赢得有利战机,但后由于受阻于太湖水面,无法攻克吴国都城,战斗对峙不下。正值越军军粮快要吃尽,欲撤离之际,突然在越军战船四周,浮游起成群结队的小鱼——即为银鱼。
越军捕捞食之,从而士气重振,很快地攻进了吴国都城(今苏州),灭了吴国。传说太湖银鱼是由吴王夫差吃剩后倒入太湖里的脍鱼残肉、残骨而变。《湖州府志载》载:“银鱼,又谓面条鱼,一名脍残鱼。相传吴王食脍,弃其馀水中,遂成鱼。”
关于太湖的故事还有许多,太湖之美也随四季变换而有不同风景,左岸风光秀丽,湖鲜美味诱人,只等你来探寻~
(素材内容来源:湖州南太湖景区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