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很多小城市的实力并不容忽视,很多在全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说义乌就承担了全球的小商品交易,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认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其商品更是卖向了2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另外,还有羽绒服之都,嘉兴平湖,更是承担了国内80%以上的羽绒服生产。
那国内的蔬菜供应靠的是哪个小县城呢?想必大家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要说起疫情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地方,山东的寿光县必然拥有姓名,无论在哪个地区遭受封控的时候,寿光的蔬菜都会在第一时间就对其进行支援。
在上海疫情期间,寿光的蔬菜再次发挥了作用,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3月底的时候,寿光每天向上海供应的蔬菜就超过了80吨,随着形势的严峻,寿光还在进一步的增加供应量,预计在之后会达到每天200吨的供应量。
这对于一个小县城来说,规模非常庞大,寿光是如何做到如此强悍的蔬菜供应的呢?
要知道,早在30多年前的时候,寿光远没有如今的风光,甚至是贫困县的代表。
当时的寿光可不像如今的蔬菜大棚遍地,土地基本上都是处于寸草不生的状态,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粮食种植才是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就直接导致了当地的贫困。
不过,寿光也不是一点东西也种不出来,在县南部,当时每年也能种出2500万公斤的大白菜,但是受到交通和销售渠道的限制,寿光只能自己消化这些白菜,消化不了的只能扔在地里烂掉。
寿光从贫困县到如今让国务院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中间只靠着三个男人就完成了。
第一个就是韩永山,这个人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是并不是寿光当地的,而是来自大连。
就是他开始了大棚的种植方式,种出了反季的黄瓜,卖出了高价。
当时的猪肉都只能买到2元/斤,反季的黄瓜竟然能卖到10元/斤。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看到了商机,这时候改变寿光命运的第二个人就出现了,他就是王新民。
王新民又叫上了表哥王乐意,三个人一起发展大棚。
变卖自己的家产也要干成这件事,要知道当时建设蔬菜大棚的费用相当高,能达到7000块钱,在那个时代7000能建一座自住房了。
不过这并没有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最后在这三个男人的带领下,整个寿光县都开始了蔬菜大棚的种植。
如今,在一分钟之内,寿光就有8526公斤蔬菜销往全球,所以前面说的每天供应200吨蔬菜,对于寿光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当初的贫困县就靠着蔬菜大棚成为了如今年赚950亿的蔬菜大城。
这里的菜农人均年收入都能达到40万,比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收入都高的多。
不仅如此,寿光的蔬菜种植更是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相信不少网友也看到过不少网友分享山东供应的蔬菜是什么样的。
一般的土豆是拳头大小,山东的土豆可以长到一个成年人的小臂大小。
山东的葱更是能长到两米多高,每年当地还会为大葱举办“身高”比赛。
由此可见,即使是搞种植业,能做到这个程度也能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片天。
大家对于寿光的蔬菜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