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正式开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序幕。八年以来,京津冀三地携手开新局,谋新篇,成效日益显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八周年之际,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广播电台连续第九年合作联动,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中心、天津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京津冀之声联合制作、同步播出2022年全国两会特别节目《对话京津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合计人口超1亿规模的区域,京津冀三地内需潜力巨大,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桥梁。2022年是“十四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伴随着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世界目光逐渐聚焦于京津冀这片广袤大地,共同验证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在广泛关注之中,《对话京津冀》联合三地记者带来一手信息,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展开对话,以提案为切口,以报道引话题,以案例作印证,以对话带观点,用前瞻的视角和详实的信息,向大众交出了一份协同发展八周年的满意答卷。
《对话京津冀》节目片头
01:45来自首都广电
契合时代背景,直击民生关切,《对话京津冀》围绕北京冬奥会三地协同发力、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京津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三大主题,精心制作三期访谈节目。2022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带来奥林匹克运动与区域发展的双赢局面,是三地齐心合力、协同发展成果的完美呈现;分享一片蓝天、共守一泓碧水、同担一份责任,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取得的突破之一,是三地打破藩篱、休戚与共的真实写照;作为公共服务领域关系民生的重大举措,教育医疗的深入合作惠及区域内亿万百姓,是三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的最好体现。从外部成就到内部进展,从重大活动到民生服务,三期的篇幅、有代表性的话题,节目置身于当前的社会形势,深度总结和还原协同发展工作进程,体现三地建设最新成果与规划,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年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著书立传”。
将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融入两会主题策划,《对话京津冀》实现两会报道“会外之音”的新思路。作为民生民意汇集之窗口,全国两会万众瞩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关切也蕴含其中。首期节目从“增强大众保护冰雪资源意识,促进冰雪资源立法保障”的两会提案出发,在建议中指明助力三亿人上冰雪,京津冀合力发展的未来方向,共同迎接后冬奥中国冰雪运动的黄金时代;基于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现状,设立“京津冀蒙”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加速推进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联防联控的两会提案是现有经验的快速移植,也是现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向大众传达对京津冀生态保护可持续、可提升的安心与信心。节目提炼两会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提案,三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走进直播间,交流对话、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两会提案的为民执笔、协同发展的落地有声。
《对话京津冀》善用生动的案例、权威的数据,使协同发展成效直观可见。小孙与爱人往返京津肿瘤医院看病过程中的变化,得益于三地异地就医、医保跨省直接结算政策的便利;香河县中医院患者接受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专家的手术,得益于京津与河北保持医疗业务联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趋势。通过一系列的采访报道,患者第一人称的自述,新政新策化身便民利民中可见可感的真实经历。“2021年京津冀三地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比2014年下降58%;京津冀重污染天气从37.4天下降到14.1天,下降幅度达到62%……”靠统计和数据说话,新变化、新面貌不是空谈,一系列量化指标为此提供了更加客观的诠释,与区域民众的生活感受相互印证,是在京津冀三地的共同治理下,生态环境由量变走向质变的生动展现。节目扎实采制,汇集多方声音,使建议在事实中找到了依据、政策在实践中得到了落实、业绩在经历中受到了检验,面对协同发展的这场“大考”,传递开启新征程的必胜信念。
八年携手奋进,京津冀三地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了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九年《对话京津冀》,伴随着两会的“会外之音”,节目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热点与亮点,是政策落实的阶段总结,是面向大众的成果展现,也是未来规划与长远目标的“传声筒”。在三地四台多年的合作与联动策划下,它与政策同步发展、同步成长,陪伴并见证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与当今,描绘着京津冀发展的宏伟蓝图,助力建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梦想早日实现。
(宣传管理处供稿)
责编:刘国栋 安伟贞
技术:日青康珠
举报/反馈

首都广电

8万获赞 8343粉丝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官方北京号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