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官高高在上
在上面流动,为清流
吏则只能沉淀在下,为浊流
一旦入行做吏
即沉淀入浊流,再无翻身的机会
“官吏”原本是一体的,是指负责治理国家的行政官员,后来经过长期的演化,在古代政治传统上逐渐有了官、吏之分。
吏,最开始时地位并不低下,是指那些管理具体事务的官员。
汉朝时,机关的长官独称官,其余下属都称为吏。可以简单理解成,吏是低级的小官,官是高级的大吏。至于官和吏的出身,并没有什么区别,今天是吏,明天也许就升职做官了。三公九卿中由吏属出身,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大有其人。
魏晋以后,由于政府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任用官员,官吏也划分品级,把从事低级具体事务人员划为末流的小吏。这些小吏一般由地位较低的寒门子弟来担任,官和吏自此开始慢慢分流。
后来到了唐宋时,官吏虽然已分的比较远了,但两者还是没有判然不同的划分。直到明朝,官吏有了断然的鸿沟,官是官,吏是吏,当官人人仰慕,做吏遭人轻视。
这其中的转变缘由,要从元朝说起。
元朝时,华夏大地被少数民族入侵,蒙古人掌握政权,统治天下。
政府中长官都是蒙古人,他们大多不通政务,甚至不认识汉字,于是他们便请汉族人来做事,协助文案、书记事宜。
而在元朝时期,汉族的知识分子,没有了政治出路,做不了官,无法参与国家政权,大部分便混进政府的各个衙门里去做吏员。在当时衙门里,吏是普遍让人看不起的下等人。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百废待兴,人才奇缺,推行过一段时间的荐举制,各地长官举荐人才,不分进士、监生、吏员,朝廷一视同仁,一体任用。这时不分高下,同样有出身。到明成祖时,朝廷规定吏胥不能做御史。后来又规定吏胥不能考进士,彻底限制了吏的出身。
从元代开始,吏就被人瞧不起,直到此时,官和吏终成了泾渭分明的两种前途。
官高高在上,在上面流动,为清流;吏则只能沉淀在下,为浊流。一旦入行做吏,即沉淀入浊流,再无翻身的机会。
做官的人,有正经出身,有大好的政治前途,一般都会尽量克制欲望,认真为官,争取做出成绩,以期进一步晋升。
做吏的人,再无政治上的上升空间,不管是多么的有能力、有才华,永远都是一胥吏,大部分人也就不再自爱,转而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
吏胥虽然地位低,但是对于政府的政治影响力却是很大。
地方行政上的日常事务,长官一般是不管的,都是交给师爷,由底下吏胥去办。久而久之,吏胥们成了行政专家,地方的处分、赋税、狱讼、典礼、工程等具体政务的处理尺度都掌握在吏胥手中,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
另外,各衙门都有大量的胥吏,他们人数众多,而且大多都是本地人,他们之间相互勾结,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共同体,牢牢把持了当地的行政权。
这些胥吏们没有了向上晋升的希望与动力,大多都会权力寻租,贪污腐败。
对于老百姓来说,他们基本见不到高高在上的官老爷,平时能接触到的就是这些处理具体政务的胥吏。胥吏的所作所为,就是他们对政府的直接印象。
所以明清时,民间普遍对政府观感极差,从根源上来讲与明朝的官吏分流制度大有关联。
一方面既不尊重他们,也不给出路;一方面又把所有政务交给他们去执行......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可以想象实际的行政效果。
━━━━━
※ 独行侠yzx:80后自媒体人,历史文化爱好者
※ 版 / 权 / 声 / 明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可转载,侵权必究。
※ 配图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