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铃风动韵东丁
一派生机静空生
山吐湿云痴作雨
水吞活石怒为声
清朝驻藏大臣和琳曾写诗赞美扎什伦布寺。
意思是说,扎什伦布寺殿塔上的铃在风中作响悦耳动听,从寺中远望年楚河谷充满生机,身处寺中宁静之感油然而生,空中云彩从山坳缓缓飘来,云朵堆积浓密如雾中之雨,从宁静中忽然生起水吞活石的怒涛声。
走进扎什伦布寺,内殿是喇嘛诵经的声音,殿外是朝圣者的祈祷,随风而来的则是清脆悦耳塔铃声。
每当微风拂过,扎什伦布寺殿塔上的铃铛,在风中轻晃,“叮铃、叮铃铃”,清脆悠扬,像远古岁月中覆上尘埃的岁月之歌,歌唱着某种来自于五个多世纪的力量,笃定而坚实。
春去夏来,晨昏月夜,看流光轻转,听塔铃鸣澈。
塔铃,佛塔上的风铃
扎什伦布寺的塔铃,清脆之声庄严宁静,“风吹玉振”的声音,似在时时警醒世人,达到警示、静心养性或祈福辟邪之目的。如同天外之音,让人从中领悟到大自在的人天境界。
另外也在祈盼风吹铃铛带来的“好韵”,招来“好运”。
古代,风铃还有一个名字是“铁马”,古称“铎”,起源于中国古代占卜,也有人用它判断风向。最初人们将铃铛挂在梁上,风吹来时发出声音,能吓走梁间的鸟雀,防止房梁、屋角、檐壁上面精美的图案和壁画被鸟儿破坏。
说法一:
钟铃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由来已久,大量的考古资料将钟铃文化的源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古人不仅在塔上悬铃,而且寺庙殿阁檐角也都悬挂风铃,一直沿用至今。寺庙建筑四角悬挂着的风铃早已超越了“装饰”的作用,它们承载着中国哲学文化的意涵,以及人们的美好向往。清脆的铃声搅动着清风,掠过修佛人的耳鬓,划出悠远的佛音。
有诗:“塔铃译佛语,簷鸟调天风。”亦有:“欲辨六朝踪,风乱塔铃语。”
说法二: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铎”被悬挂在寺院殿宇宝塔之檐上,成为风铃,是“铃铎” 的一种。“铃铎”是佛教法器之一,也被称为“手铎”、“手铃”、“宝铎”、“风铎”、“檐铎”等,通常用“金、铜、铁”等金属制造。
当佛教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以后,风铃被融入了佛家的思想,从而出现了如梵钟、梵铃、梵音、灵塔等概念。佛家用铃声或钟声来比作佛音,使之产生了更深的含义。
随风而动,引风而歌,面对未知的变化,“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走进扎什伦布寺,一定要静下心来,聆听三千塔铃合奏的梵音之声。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