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滁州市在对重点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一例无症状感染者。疫情发生后,滁州市坚决把养老、救助、儿童福利和殡葬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持续强化管控和防护措施,切实保障民政机构服务对象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截至目前,全市183家民政服务机构7800余名入住人员和2300余名工作人员实现“零感染”。

迅疾反应聚人心。 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强化滁州市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就抓好全市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全方位具体部署。“地毯式”摸排近期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工作人员和院(站)内服务对象,对有疫情接触史的人员实施隔离观察。结合民政服务机构特点,进一步细化实化应急预案和工作指引,制定“目标、任务、责任、落实”清单。完善疫情监测和日报告、零报告、紧急情况立即报告制度,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保持信息畅通,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

严格管控稳人心。 养老、福利机构实行封闭管理,不接受探视、来访、入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暂停服务。救助机构实行分区域封闭管理,建立中转隔离区,暂停开展流浪乞讨人员送返工作。殡仪馆暂停守灵、告别等聚集性活动,控制治丧人员数量;城乡公墓暂停现场祭祀活动,倡导网上祭扫,提供代客祭扫、集中祭扫服务。暂停疫情发生地区婚姻登记办理业务,其他地区需网上预约办理并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暂停开放疫情发生地区福利彩票销售站点和社区邻里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

实化举措得人心。 严格进出入管控,禁止非必要人员进入民政服务机构或收住对象活动区域,要求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佩戴口罩,在接触每名服务对象前、后必须进行洗手消毒。协调医护人员入院开展核酸检测,坚持每日早、晚对机构收住对象和工作人员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建立定人、定点、定时清洁消毒制度,组织专人每日至少对门把手、电梯扶手、电梯按钮、公共通道卫生间、水龙头、便器扶手等消毒擦拭1次。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每半日至少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确保室内无异味。

温情服务暖人心。 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为收住对象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等服务,纾解焦虑恐惧情绪;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活动,鼓励子女和亲属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等形式进行慰问,消除心理恐慌。为偏远、不方便进出民政服务机构统一配送生活和防护物资,协调医疗卫生机构上门巡诊;公布救助热线和求助方式,按“应救尽救”原则稳妥规范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截至目前,累计购置(发放)米(面)、油、蔬菜等生活物资5.7万余公斤,口罩3.4万余只、消毒液12吨。

【来源:滁州市民政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

潇湘晨报

2.3亿获赞 392.9万粉丝
影响湖南,湖南影响。
潇湘晨报官方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