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我要讲的是高适的一首送别诗《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在中国的历史上,唐代是最开放的一段时期,世界各族人民都到唐朝来了,走在长安城里,你不仅会看到中国人,朝鲜人,日本人,还会看到突厥人,回顾人波斯人,罗马人,黑人等等等等,而且唐代的文化也很多元,就拿音乐来说吧,大家都喜欢听国外的流行音乐,胡乐,本国的音乐倒是没有人愿意听了。董庭兰就是这样一位悲剧的唐代音乐家,他擅长民族乐器—古琴。弹奏起来,记忆那是相当的高超,但是就是没有听众。偶尔来了几个听众吧,也只是呆呆地看着他,不知道他要在琴中表达什么。

直到一个人,高适出现,才改变了这种尴尬的情形。比如说有一次,董庭兰弹奏了一段音乐,高适马上说,我面前出现了一片高山流水!董庭兰特别激动,又弹奏了一段,高适马上又说这是西湖风光啊!董庭兰是相当感动啊,这就是传说中的知己啊,高适真是懂自己啊!

可是,董庭兰马上就得离开长安了,唉,在别的地方,会不会有人像他那样懂我?高适呢写了首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诗题名为别董大,这里的董大是不是比较奇怪?难道不应该是别董庭兰么?原来啊,这是因为唐代人,喜欢按照家族中的次序来称呼别人。比如韩愈在家中排行第18,那他就是韩十八。白居易排行22,自然就是白二十二。董庭兰啊,家里排行老大,自然就叫做董大了。

千里黄云白日曛,一开篇,乌云遮天蔽日,在夕阳的照射下有些泛黄,太阳就要下山了,阳光也昏暗无比。悲伤的氛围一下子就出来了。在这里就是昏暗的意思。如此压抑的天地间,北风吹雁雪纷纷,西北风一个劲地吹,大雪纷纷扬扬地飘,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形也向南飞走了。这样的场景,好似是老天爷看懂了董庭兰的酸楚,故意营造出来的。

但高适却不为眼前的景象所感动,他怒号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董庭兰,你不要害怕遇不到知己。天下谁不知道大琴师董庭兰你呀!

这两句诗啊,有意思。表面听起来,是高适鼓励董庭兰,你别泄气啊,你名声大着呢!不过啊,这句话怎么听都像是高适说给自己的!此去一别,高适也要踏上自己的旅途了。可高适现在啊,已经人到中年,47岁了,还是一事无成。兜里啊,没几个铜钱,身份呢,也根本啥都不是,连个小官也没当上。可高适就是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自信。他相信未来一定会遇到知己来提拔自己的。果然,三年后,高适就在知己张九皋的举荐下一步登天,成为了三品大员。

好了,这一我讲到的是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他的豪情。分别之际,难免哭哭啼啼,即便豪迈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会有同是宦游人这样悲伤的句子。可自信的高适在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却全然不写一点悲情,而是用近乎咆哮的语气,喊出了对朋友对自己的希望。这种豪情,千年以来也是少见的。那下一集中,要出场的诗人是张旭,他啊,对那个世外桃源特别向往,那么他究竟能写出怎样的诗歌呢,我们再会

举报/反馈

语文小洲

7706获赞 773粉丝
教语文,爱语文 ;教学生,爱学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