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有没有发现,在杭州西湖边,有三大公园: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它们的园林设计风格,大致上是相似的,且几十年来,未曾有大的变化。对杭州老市民来说,逛这几个公园,尤为亲切。

这就需要说一下一位杰出的杭州人,已故园林设计大师,孙筱祥先生。他曾荣获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士金质奖,是中国首位获此殊荣的风景园林师。

虽然,孙先生留给杭州只有两件的作品,一个是杭州植物园,还有一个是花港观鱼。但之后杭州的几大公园,基本上承袭了孙先生的风格,皆深受他的设计理念影响。

孙先生认为,造园讲究“三境”。“生境”,即自然美和生活美的境界;“画境”,即游人在园林中看到和听到的视觉和听觉形象美及其布局美的境界;“意境”,即理想美和心灵美的境界。

他认为,如果造景的进程在画境终止,那么这个作品只能是“美术作品”,只能成为“花园”,它不是“艺术品”,不能成为“园林”。只有贮存了“爱的信息”的载体,才能成为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园林。

孙先生早年师从徐悲鸿,他将自己中国画的功底融进了园林设计之中。作为杭州人,美丽的西湖对他的艺术修养,也一定是起到了熏陶作用。

花港观鱼公园在70年前进行了重修,孙筱祥先生是杭州西湖风景建设小组长,负责园林设计,除了主景观红鱼池,他还在红鱼池以西设计了一处别致的牡丹园。

这个牡丹园的造园艺术特别高超,整体就是一个大盆景,是整个公园设计的点睛之笔,别致程度,放眼全国也是独一份!

这可是他的大学毕业后第一份作品哦,公园造好后,惊艳了世人,可谓一出道就是巅峰。至今这个牡丹园,还是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必来打卡观摩学习的地方。

即便我这个门外汉,一看这个牡丹园,就觉得惊艳,我们来分析分析,说道说道。

你看整个景观:花木和山石,还有亭子,高低错落、疏密得体。

1、以牡丹为主题,假山只作陪衬,假山叠放的方式,是分散的陈列式放,为了不致践踏花木,牡丹园中还修建了园卵石铺装小径,把牡丹园分割成一个个小块,以便于每株牡丹能为路边游人看到。

2、牡丹夏季怕晒,喜半阴,因此需要有乔木庇阵,但树不能太高大,以免不协调。同时为了避免牡丹落叶后的萧条景色,要多配常绿树。所以我们看到了很多主要为槭类、松类,黄杨,杜鹃等。

3、为使容纳较多游人,特在高处取自然式平台一处,修建牡丹亭一处, 以供游人休息。这个八角八柱重檐攒尖大亭,就这样掩藏在林木之中。看起来好像很高,有点神秘,还有一点王者之气。

整体看上去,说它是盆景吧,又像是天然形成的;说他是天然形成,疏密得体的山石和花木搭配得这么和谐,看着真像一幅中国画,又像一段优美旋律。

“虽由人作,宛如天开”。这正是孙筱祥先生借鉴的中国画的笔法与意境。

自古杭州花多,然而,杭州能欣赏牡丹的地方屈指可数,大致有两个地方:一是去六和塔下,二就是这里的花港牡丹园。

这样一来,整个花港公园,高的地方,牡丹亭赏花,低的地方,鱼乐园观鱼。巧妙完成了“花”、“鱼”这两样最重要的意象景观的展示。

前两天,老郑拍了太子湾公园,说太子湾是西方园林美学作品,而花港公园是纯正的中国传统美学园林作品。

就拿花来比较:郁金香,如果一朵朵看,略显单调。它必须大规模排列成大弧线,才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类似检阅列队。

而牡丹,花中之王。凭雍容华贵和国色天香,每一朵都是值得细细欣赏的,在我看来,就是以一胜百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特种小分队。

上世纪80年代,花港观鱼办过数次牡丹花展,成为老一辈杭州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如今,不少人只知道太子湾有郁金香,其实按“辈分”算,花港观鱼的牡丹才是那一片的“当家花旦”。

牡丹花期一般为3月底到4月中旬,约半个月,一朵花从开放到凋谢,时长约一周。如果你有时间,这两天是观赏牡丹花的最好时间。顺便也来看看牡丹园的园林之妙。

欢迎关注郑在杭州,我是老郑,分享杭州的四季,我毫无保留,且爱在其中。

举报/反馈

郑在杭州

40.8万获赞 2.7万粉丝
郑在杭州,行摄美景,体验美食,真诚爱分享
优质旅游领域创作者,乘风计划作者,本地资讯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