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安4月2日电 题:守护“星星”的“Z世代”:“授之以渔”是打开“孤独城堡”的“钥匙”
中新网记者 张一辰
“孩子们(自闭症儿童)都特别真实,他们每天一点一滴的进步,对我而言都是最好的礼物。”陕西“95后”吴瑛从事特殊教育已有五年时间,这份职业让她的内心充满成就感。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从1943年世界上首例“孤独症”确诊至今,已近八十年。推动人类对这一群体从关注到接纳的进程,既依靠科学的发展,更体现人性的博爱和包容。
自闭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儿”。他们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
王子路今年7岁,是一名自闭症儿童。他的母亲李梅告诉中新社记者,因发现孩子迟迟不说话,在其3岁左右时去医院检查,结果为疑似自闭症。“正因为没有明确下结论,所以对于孩子的病情,我从心理上接受起来有了一个缓冲的过程,从而能够冷静面对。”
图为王蓉老师正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学。西安市碑林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 供图
在西安市碑林区拉拉手特殊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拉拉手),此间的每名孩子都与王子路一样,坚持接受综合教育和训练,只为走出孤独,融入社会。据了解,该中心在2002年由2位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创办,主要为自闭症、智力障碍等心智障碍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服务。成立至今,已为5000多位心智障碍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
“小朋友们上午好,今天我们上音乐课,大家双手举起,一起跟我做……”在教室中,吴瑛正带领着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敲打非洲鼓。“通过不断重复训练,孩子们的动作越来越协调,也逐渐对音乐有了认知。”
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吴瑛,2017年开始在拉拉手与自闭症儿童“打交道”。“我们会按幼儿园的科目教学,比如语言课、美术课、音乐课等,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懂得遵守课堂规则。”吴瑛说。
“有些孩子在课堂上遇到困难总会哭闹,这时我更注重告诉他们如何去解决困难。例如,孩子忘记带笔了,这个时候告诉他,可以向老师或同学去借,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吴瑛坦言,要打开“孤独城堡”,先得“授之以渔”。
谈及自己的职业,吴瑛用“自豪”二字作答。“一方面得到孩子家长的肯定,另一方面,身边的朋友也通过我的讲述对自闭症儿童有了更加客观、真实地了解,这让我体会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与吴瑛的科班出身相比,来自甘肃定西的“95后”王蓉与“星星儿”的相遇,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无意中就走到了这里。”
“万事开头难,因为我不熟悉这个领域,刚开始工作时心理压力很大,我也只能慢慢去调节,这当中,家人给了我很多鼓励。”王蓉回忆道。
如今,已从事特殊教育3年的王蓉对“星星儿”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觉得他们挺可爱,有时甚至也很淘气,他们与正常孩子一样,都有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不开心、不舒服,也会喜欢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
“每个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认知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往往一个动作或者发音需要教很长一段时间,但当你突然间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时,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也令我欣喜。”王蓉如是说。
在自闭症题材电影《海洋天堂》的结尾,患有自闭症的大福最终得到了一份保洁工作,从而融入社会。这也正如吴瑛和王蓉对“星星儿”的期待,“希望这些孩子成年后,还能收获与今天同样的包容与善意。”(完)
举报/反馈

海外网

8567万获赞 593.1万粉丝
中国形象传播平台,全球华人网上家园。
海外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