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绿色文明祭扫在景德镇蔚然成风!

身边24小时

2022-04-01 15:18潇湘晨报旗下民生新闻帐号
关注

祭扫方式更多元

绿色文明祭扫蔚然成风

献上一束鲜花、写一张祈福卡、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清明节将至,广大市民摒除旧俗,用饱含怀念之情的鲜花,云端祭哀思等方式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悼念,也让传统的清明节逐渐回归清净与文明。


“哀思墙”上寄真情


用文字表达思念、让鲜花寄托哀思……随着清明节的到来,林荫路社区居民表达哀思的方式有点不一样,不再用纸钱祭奠,也没有去陵园祭扫,而是在社区设立的“哀思墙”前缅怀。


3月30日上午,为倡导文明祭扫,新厂街道林荫路社区在社区内设立了文明祭祀点,社区居民们戴着口罩,手里拿着社区准备的菊花和自己折叠的千纸鹤,将对故人的思念写在纸上,安静地排队到“哀思墙”前寄托哀思。


哀思墙上寄哀思


“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祭奠亲人。”社区居民余霞表示,社区组织的活动很好,居民可以把想说的话都写在卡片上贴在“哀思墙”上,还提供免费鲜花,既缅怀了故人还文明环保。


“以前清明节,烧纸祭拜已故的亲人,既不安全,又影响环境卫生。”居民王冬来说,文明祭祀既安全又表达了对亲人的哀思。


林荫路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郭天乐告诉记者,清明节期间,社区居民可以随时到“哀思墙”前文明祭祀。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希望广大居民以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并释放自己的内心情感。


“云”祭亲人寄相思


“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近日,景德镇市第十七小学三(2)班组织学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记者在“文明江西”微信公众号上看到,截至目前,我市已有26280人次参加了“网上祭英烈”活动。


“我们一直呼吁市民开展网络祭祀的方式祭奠亲人,近两年来效果不错。”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满足广大市民缅怀亲人、表达哀思的需求。市民政局推出了网络祭祀平台,广大市民可登录平台为先人祈福。


扫描二维码,进入“景德镇网络祭祀平台”


打开“景德镇网络祭祀平台”,记者看到有一个前往祭祀的入口,点进去有我市各大陵园可供选择,点击其中一个陵园,可以输入您对逝者想说的寄语,祭奠方式有献花、敬香、鲜果等。



“网络祭祀虽然改变了传统的祭奠方式,但不变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说,“景德镇网络祭祀平台”推出以来,每年清明都有数以万计市民以线上方式向逝去的亲人献花、鞠躬,表达追思。


鲜花祭祀深入人心


3月30日一大早,记者在我市几家花店看到,一束束被包装好的鲜花摆放在店内显眼的位置,虽然离清明节还有几天时间,但前来预订、购买鲜花的顾客络绎不绝。


花店老板告诉记者,祭祀的鲜花主要以黄白菊为主,花店往往会提前半个月时间采购鲜花,根据市民不同的购买需求,搭配成花束、花篮,方便顾客购买。


花店店主说:“近几年大家对清明节扫墓的文明意识越来越高了,所以清明节之前,黄白菊卖得挺火爆的,我们准备的花的种类也是比较多,有小花圈、小花篮,还有花束,价格在3—5元每枝,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


近年来,随着文明新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文明祭祀,用一捧捧鲜花祭奠逝者。


责任编辑:曹璇月

校 对:江 超 陈 萌

审 核:余 珺

监 制:黄 胜

文章来源:瓷都晚报

【来源:景德镇日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