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虽然有大背景大环境的左右,但说到根源是两只军队的较量。
两支军队的武器在战争中当然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是之前我们在历史课本中早已形成的印象是:鸦片战争中的清军是用大刀和长矛与英军作战的,这种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康熙年间打准噶尔战争时,准噶尔军队就使用了燧发枪,让清军损失惨重。
随后,康熙皇帝也敏锐地洞察了军事技术的改变,清朝的工部和兵部相继以“则例”的形式进行武器制造,并且严格保密火器的制作流程。
然而遗憾的是,清朝并不了解欧洲列强武器的更新迭代,从而不可能重视自己武器的升级,可笑的是只能使用“保密”的方式来保持优势,孰不知自己的家伙事其实根本无秘可保,早已落后于时代。
归结起来,清军与英军最重要的武器差距主要是在“枪”与“船”两个方面。
先来说枪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清军与英军的枪炮有什么区别。
“鸟枪”而非“土枪”
清军使用的武器主要是引进于葡萄牙的火绳抬枪(也叫鸟枪),而非自己生产的“土枪”。
土枪土炮的认识源于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历史书告诉我们,在唐朝末年镇压黄巢起义的时候,火药就已经被用于军事了。
但是火药和枪炮是完全两回事。
清朝使用的火器,是继承于明朝的。具体来说就是从明清的诸多史料中都可以看到的“鸟铳”和“佛郎机”、等西洋火器。清朝唯一的自主引进的是红衣大炮,也叫“红夷大炮”。是皇太极时期的从葡萄牙占据的澳门引入的,但是这时也是明朝末年的时间。
用现在的话来说,清朝的武器都是没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西洋完全不用“卡脖子”,他们不断升级自己的火器,就自然会拉开与清军的差距。
那么英国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什么呢?主要是两种:滑膛燧发枪和滑膛激发枪。
先来说第一种滑膛燧发枪,英文名字是Barker。这种枪是靠磨擦燧石来进行点火的,枪身长1.16米,口径为15.3毫米,弹丸重35克。射程约200米。射速为2-3发每分钟。这是英国在当时相对已经比较成熟的武器了,虽然这个时候依然采取前装弹的方式,但是枪的射程与射速标志着英国军队已经完全不用靠近身肉搏来作战了。
换句话来说,滑膛燧发枪让英军步兵完成了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基本转变。
除此之外,在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英军在枪械上又有新的突破,即前装滑膛击发枪的列装。这种枪的点火装置就比较现代了,是通过击发枪机撞击火帽来完成射击的(所以叫“激发枪”)。更为重要的是,它的射程提升至300米,射速也提升到了3-4发每分钟。
如果说滑膛燧发枪让步兵初步热兵器化,那么激发枪就能进一步遏制清军骑兵的冷兵器冲击,因为他效率更高。
“枪型”构造是清军的硬伤。
清军枪械落后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枪身太长了。这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便捷性差。火绳抬抢之所以称“抬抢”,是这种早期的时候需要两个人一前一后配合。到了19世纪时虽然抬枪也有一定更新,但是清军这种枪太长对于作战的便捷性自然产生影响。
第二个问题是射速慢。这与枪神长也有关系,因为需要进行冷却的时间更长。导致的结果就是与英军如果对射的话,对方已经离你很近时,你还需要做射击准备,那结局自然是去领盒饭了。
第三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细节,就是无法装刺刀。虽然枪械的产生标志着热兵器时代到来,但是那时枪的装弹数量和击发效率毕竟和后来的冲锋枪完全不同,短兵相接是在所难免的。在抗战时期,拼刺刀的场景也依然存在,这不是因为枪械不足,而是因为弹药装填的能力有限。清军的枪械因为笨重和冷却的需要,无法装刺刀,这导致的结果就是短兵相接的时候只能白送人头。
当然了,还有军费限制导致的问题,这里不展开去说,只分享一个数据就当时清朝全国的军队来看,抢手和与弓手的比例是各占50%。(吕小鲜,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的武器和作战效能》更为重要的是,清军的这些枪械在保养方面极差,既没有报废的制度流程,在维护费用上也不足,平均的使用年限在30年到40年左右。
总结一下,清军弱的原因在枪械差,而枪械差的本质在构造。
差的不仅仅是枪,还有铁
如果说二战是钢材的较量,那么在19世纪中叶,武器背后拼的就是冶铁工业。
所以如果只是从枪械本身来比较清军和英军的差距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关注的就是中国当时脆弱的冶铁工业。
一是冶铁杂质高。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当时清军的枪炮会面对一个严重的炸膛问题,同时,清军当时的将领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英军的炮就不炸膛。比如鸦片战争中被黑得很惨的将军奕山,其实他是清朝在新疆平定张格尔叛乱的名将,还担任过黑龙江将军,在广州作战的时候完全不能理解为什么英国的炮不炸膛。奕山以当时的认知水平,认为“英夷”是施了法术,结果当然是嬉笑大方……关天培在给道光帝的奏章中说,1835年,他负责的虎门炮台的火炮,一次便炸裂了6门火炮。
英国在经历工业革命之后冶炼水平大为提升,提升的标志就是纯度极高,这就为铸造不炸膛的高质量枪炮奠定了原料上的基础。反观当时清朝,由于炼铁炉的温度无法升高,这样就导致铁水的纯度不够,杂质量高,铸造出来的火炮自然就会因为气孔多导致非常容易炸裂,酿成自伤的悲剧。
清朝当时不是没发现这个问题,但是解决方案就是以牺牲武器的作战效能为代价,比如最多被采取的方式就是让炮管想办法变厚,这确实能减少炸膛的次数,减少枪炮报废的数量,但是必然会导致火炮变重。所以如果研究鸦片战争时广州、厦门和定海三处的战斗,我们会发现一个战场上的细节:清朝的岸炮是无法移动的。无法移动的原因不是清兵僵化不知道变通,而是炮的重量动辄就是数千斤,根本没有移动的可能。所以面对当时英军并不夸张的舰炮,岸炮的威力根本无法发挥出来。
二是枪炮的瞄准极差。在近代的炮兵作战中,炮兵的观瞄主要还是依托于炮架和炮车,炮架和跑车可以调整火炮射击方向,高度等参数。但是我们如果看清朝电视剧的话都会发现,红衣大炮的使用就是一点火就发射,清军无论是在使用火枪还是火炮的时候,都没有瞄准的意识,也没有系统的训练。在鸦片战争中,一些炮架简单做上下调整,根本无法左右转动,这自然使得炮兵无法完成片杀伤的效果。更有甚者,清军的许多火炮没有炮架,或者用朽木简单搭一个架子。在放炮之后,架子基本也就震塌了……总体上,开炮变成了一种玄学的作战方式,根本不能称之为炮兵。
三是炮弹杀伤力有限。如果只是瞄准不行,炮弹依然有威力的话,在近距离尤其是陆地作战的时候依然可以发挥作用。但清军的炮弹杀伤力也有极大的问题。
当时的英军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弹药:实心弹、霰弹、爆破弹。实心弹是最常规的炮弹,用于打击密集的步兵和部分堡垒,霰弹主要用于追求杀伤的范围,同时英军在工业革命之后,业已研究出了早期专门用于爆破建筑的爆破弹药。虽然此种爆破弹实际上在鸦片战争中作用有限,但这是证明工业革命对于英军炮兵革命性影响的例子。
而清军只有效能最差的实心弹一种,且根本无法做到完全的标准化。
还有第四,铸炮的工艺不足。关天培在虎门战斗打响之时,又在佛山镇制造了59门新炮,结果刚一放就炸毁炸裂共计十余门,除了上面提到的冶铁技术的问题,清朝还缺少了一个必备的步骤:切削加工。英国此时已经能采用铁模等工艺来标准化火炮的制作,英国的工人可以使用车床对炮的内部再进行切削,使之更为精密。清朝此时仍沿用传统工艺,铸件误差极大,又不可能有工业化流程对于炮膛内部“再加工”。
写到这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中的清军与英军,在枪械与火炮的细节上尽是差距。
这种差距显然不是可以简单用时间来衡量的,差距的背后是工业革命对于军事工业的变革性影响。
综上是从枪炮的角度对于清军和英军进行了分析。如果说枪炮会决定战斗的结局,那么舰船则会直接导致战役,乃至于一场战争的结局……下章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