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bps理论上是3.75MB/s 或3750KB/s 或3*10^7b/s 。
换算公式:
1B=8b ,1MB=1000KB=8Mb=8*10^6b;
1B/s=8b/s或1Bps=8bps,1MBps=1000KBps=8Mbps=8*10^6bps。
(其中,M表示兆,K表示千,1M=1000K。)
我们在平时使用宽带网络时,经常会听到网络运营商宣传的“千兆光纤入户”、“个人独享百兆宽带”,或者路由器厂商标明的“百兆接口”、“全千兆接口”等等,实际上所说就是网络带宽,这里的百兆或千兆实际上就是指理论上的网络速率的理论最大值。我们在平时上网时还经常提到一个概念叫“网速”,他其实也是指网络速率,只是他们两者所用的单位不同而已,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在计算机网络或者是网络运营商中,一般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表示,bps:是英文bit per second的缩写,即比特每秒。bps表示每秒钟传输多少位信息,平时所说的百兆宽带的意思是100Mbps,即100兆比特每秒。
我们平时所说的网速,也就是手机状态栏显示的一般多少K/s或M/s,它其实是指KB/s或MB/s(注意这里的字母B的大小写),它是英文Byte per second的缩写,表示字节每秒。
在实际书写规范和应用中,大写B表示Byte(字节),小写b表示bit(比特),一定不要混淆。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字节=8位,即1Byte=8bit,简写为1B=8b。
那么,运营商提供的线路带宽bps和我们手机上看到KB/s或MB/s理论上有如下的换算关系:1MB/s=1000KB/s=8Mbps,所以30Mbps=(30/8)MB/s=3.75MB/s。一般地,手机上所显示的网速都用字节的单位“B”来表示,而不用比特“b”表示,所以我们经常看到都是3.75MB/s、3.75M/s、375kB/s等。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运营商为我们提供的带宽,在实际使用中并不可能达到理论值,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户实际上能够体验到的网速一般位理论值的75%左右。举个例子:某运营商为用户提供一条独享100Mbps的宽带,用户理论上可以享受到12.5MB/s(100/8=12.5)的上网速度,而实际中只能用到9MB/s左右的网速甚至更低,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吐槽“网速太慢、网费交得不值”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