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亚运场馆地图
今天距离杭州亚运会举办还有165天,各大比赛场馆也即将迎来一个重大节点——本月底杭州亚运会所有竞赛场馆将迎来竣工和赛事验收。
杭州亚运会将进行40个亚运竞赛项目,22个亚残运会竞赛项目,赛时将产生482枚亚运金牌和564枚亚残运会金牌。根据40个比赛项目设置情况,秉承“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赛理念,本次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共有56个竞赛场馆,其中新建场馆12个、改造场馆26个、续建场馆9个、临建场馆9个,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绍兴、金华6个城市。
时序三月,江南节物,似缓缓打开的水墨山水画。亚运56个竞赛场馆,在最美的季节陆续拆开围挡,露出多彩多姿的真容。这些造型各异、韵味无穷的亚运建筑点缀了江南的风景,也成为江南风景的一部分。
钱江晚报《亚运读本》带你细品场馆里的——杭州韵味、浙江风采。
点击图片进入场馆专题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静 通讯员 李文瑶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600多年前,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结庐终老于富春江畔,并留下了耗时七年之久、素有“画中之兰亭”美誉的《富春山居图》。
而今,这幅传世佳作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跃动”在富阳银湖体育中心各处。
场馆设计从《富春山居图》尾端的山形轮廓中取材;200米长的“江水灯带”,渐变明暗,让人仿佛置身于富春江畔;34000片百叶利用数字模拟、光影变幻,《富春山居图》“动”起来了......
曾经,富春的秀美只在纸上、画中呈现,现在,奇山秀水体现在建筑中的方方面面,与其说这是个体育设施场馆,倒更像是一个开合有致、深邃含蓄的“中国园林式”景观空间。
给34000片百叶编号勾绘一幅活的《富春山居图》
从杭州出发,走320国道,很快便能到达富阳银湖街道。靠近九龙大道,“人”字型屋顶映入眼帘。
走近了看,富阳银湖体育中心最让人惊叹的,莫过于射击综合馆东侧及南侧幕墙——由34000多块铝合金单元格栅组成,每片格栅都预设特定的转轴角度,通过数字模拟、编号管理、模数控制等工序,“百叶为笔,阳光为墨”,用不同的投影面积勾绘出一幅“活”的富春山居图。
白天,随着时间变化,墙面图案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夜晚来临后,灯光又从旋转百叶的间隙中透射出来,一明一灭间,山水灵动跃然眼前,仿佛置身富春山居的缥缈意境里。
34000块旋转百叶,片片角度均不同,这样的精细化与准确度是如何做到的?
富阳银湖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方负责人吴啸表示,为了让每一块百叶都“按部就班”,施工时,所有百叶均需按照特定顺序安装,每一块都要严格确保角度无误,达到设计效果,“若有一块安装错误,一大片都需要返工,施工难度非常大。”
在这里,富春山水的灵动之美无处不在。走上56级的芝麻白花岗岩台阶,便是综合馆二层的观众门厅。赛时,这里将作为观众等候休息的场所。门厅顶面用击孔石膏板铺设了200米长的河流灯,用芯片控制的渐变明暗灯带营造出流动的富春江。走在灯下,仿佛能想象自己泛舟江上时看到的旖旎风光。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后亚运时期这里将“还馆于民”
可行、可望、可游、可比赛的富阳银湖体育中心,从山水意境出发,无论是布局、建筑,还是景观,都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风”。
场馆充分利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山水优势,将建筑隐匿在大自然中。回环曲折的廊道、绵延向上的台阶、弧线优美的坡地,每一处都富有江南水乡风格,也难怪在去年的亚运“十大场馆”评选中,收获文化底蕴奖。
射击综合馆是体量最大、最具特色的。“人”字型屋面与周边山体交相呼应,带有屋檐的场馆融合了江南水乡民居风格,山水融合,开合有致。
因为射击运动员须精神高度集中,同时避免紧张情绪,所以射击馆内部选用白色、木色、蓝色等自然系色彩,使人放松,保持情绪稳定。
吴啸介绍,射击比赛噪声较高,为了噪声隔离和控制室内混响时间,决赛馆采用可吸声的墙面和全频域吸声结构。
亚运会比赛结束后,射击综合馆将在改造后“还馆于民”。除了承办射击训练和比赛外,还将变身成综合性休闲运动中心,向市民开放。届时,在富春山水掩映下,大众依然可以欣赏到《富春山居图》的秀丽和场馆的壮阔。
【场馆名片】
富阳银湖体育中心是杭州亚运会12个新建场馆之一。整个项目的用地面积412.77亩,足足有28个足球场大。
场馆包括新建射击综合馆(射击比赛、现代五项的击剑比赛)、室外飞碟靶场、射箭场、现代五项的激光跑和马术场地、新闻媒体与安保中心、马厩等设施,以及场馆范围内的道路、绿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杭州亚运会期间,这里将举行射击、射箭和现代五项三大竞赛,预计将产生47块金牌(步手枪18块、飞碟9块、移动靶6块、射箭10块、现代五项4块)。
【延伸阅读】
《富春山居图》真迹,六百年一波三折
《富春山居图》完成后,黄公望将此图题款送给全真教同门师弟郑樗(字无用),这便是它的第一位藏主。
此后,画作数次易主。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下落不明。
万历二十四年,《富春山居图》被书画大家董其昌购得。并于晚年把它卖给了宜兴收藏家吴正志,到清朝顺治年间,传到了孙子吴洪裕手里。
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被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字子文)拦下。
不过画虽被救下,中间却烧出几个连珠洞,断为一大一小两段。
从此,《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被称为“无用师卷”。
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花了两千两银子,买得《富春山居图》后半段《无用师卷》。1956年,《剩山图》来到浙江博物馆,成为 “镇馆之宝”。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存放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举报/反馈

钱江晚报

1577万获赞 116.5万粉丝
30年一贯靠谱!新闻快、资讯多、服务全!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