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天宫课堂”开讲3个多月之后,今天下午,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将再次在中国空间站“天宫”给地面学生上课!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二课定于3月23日15时40分在“天宫”开讲,航天员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将再次共同配合进行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面向全球进行现场直播。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新华社发
据了解,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消息一出,“天宫课堂”再次成为高频热词,点燃广大青少年“航天梦”,也激起了中小学生脑袋瓜里无数的小问号……
2021年12月9日,学生们在北京中国科技馆观看中国航天员进行太空实验。新华社发
3月2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参与此次授课活动的相关负责人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了有关情况。
科普专家组论证筛选“天宫课堂”内容
长江日报记者:这些“最有高度”又有趣的太空课程是谁设计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整个“天宫课堂”授课实验的内容,我们有一个科普专家组负责,他们来论证筛选这些项目,当然这些项目有来自包括全国青少年等方方面面提出的一些实验的建议,在这些建议的基础上由专家组来遴选,最后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来批准。
长江日报记者:专家们在“天宫课堂”前都做了哪些准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专家组除了遴选项目之外,还要对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方案进行精心地策划,编写脚本。航天员要在天上在轨开展一些实验,验证展示的效果怎么样?学生们能够看得懂吗?能够感兴趣吗?这些都要考虑,地面还要做一些比对的实验。这些都是需要精心地策划、演练的。我们科普的专家中,包括高校的、中学的一些科普老师,一些物理、化学的老师都会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长江日报记者:地面有多少人在配合?地面有指挥长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载人航天工程系统本身就很庞大。工程的多个系统都会参加这项任务,比如说我们的航天员系统、空间站系统、空间应用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等等,我们工程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和指挥体系,这是工程内部的。天宫授课科普这件事已经超越了我们工程的这个体系。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台,这些工程体系之外的国家部委、社团,还有媒体,都是一起来参与这个事的,而且都是非常重视,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为了做好这个事,我们成立了一个工作协调组,负责大家在准备过程中的任务协同与分工,以及各项方案制定等准备工作,各方之间要进行充分协调演练、密切配合,才能共同把这个科普教育活动做好。
亮点是讲解展示核心舱两个科学机柜
长江日报记者:青少年都非常期待“天宫课堂”,可以介绍一下您心中的亮点吗?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我们已经公布了天宫具体授课时间,也明确地对外说了,这次授课依然采用天地互动的方式,课表也出来了,实验都很精彩。这次还有一个亮点,就是要对我们核心舱的两个科学机柜进行讲解展示,介绍核心舱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展示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进展。
载人航天因为有航天员参与,他们是代表全人类去探索利用、开发宇宙,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这个事业特别地关注、特别地支持,所以,做好相应的科普工作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我们为这几次“天宫课堂”的授课,应该说是做了很精心的准备。在每次航天员飞行前,我们对很多实验都已经做了系统的策划,因为你也知道在“天宫课堂”会用到一些教具,这些都要提前带上去的。
“天宫课堂”以后会常态化
长江日报记者:距离上一次“天宫课堂”仅过去3个多月,是否可以期待以后常态化的太空授课?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以后的空间站上会持续有航天员在上面工作、生活、开展实验,天宫空间站的条件,以及天地通信的保障条件都很好,所以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飞行的过程中,与地面进行互动交流、开展一些科普活动,这以后是会常态化的。
今年中国空间站将全面建成,载人航天科普工作也会常态化地开展,“天宫课堂”是我们重点要打造的一个科普品牌。当然以后围绕载人航天的科普会不拘泥于太空授课这一种形式,会有多种形式,比如说,组织到航天城参观、到发射中心去观摩发射,搭载青少年提出的实验,请航天专家讲课,出版航天科普丛书,出一些科普的文创、影视作品等等。方方面面,这些都在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当中。
(文字:长江日报记者王永芳 海报:文案|符樱 设计|张莉)
【编辑:郑晓晓】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举报/反馈

长江日报

8999万获赞 100.4万粉丝
长江日报·影响有影响的人
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