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是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得100分,就奖励你100元”“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父母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所以,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最好不要。关于这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小时候挑食严重,对肉尤其厌恶,父母担心营养不良,想了一个办法:吃一块肉5块钱,起初这个奖励措施很成功,不久我就接受并喜欢肉的味道,父母见状,不再进行奖励,我突然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为了抗议,坚决拒绝吃肉,挑食情况更加严重了。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比成绩更重要。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感谢你们过来陪我,我这儿热闹极了。”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继续吵闹。

老人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我们再也不为你玩了!”

老人把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的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钱而玩”;而他掌握着钱的多少,自然也操纵了孩子的行为。


1、德西的实验

心理学家 爱德华·德西 Edward L. Deci 在1969年进行了一次略为抽象的心理实验。

他把随机选出的大学生分成两组,玩一种叫Soma的积木游戏。这种玩具可以拼组成不同的形状,玩到复杂时非常具有挑战性。

两组学生要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按照规程玩这种玩具。

第一组被告知,他们每按纸上的图案拼组成一个形状,就能挣一美元。按照1969年的物价,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

另一组学生则没有任何奖励。


半个小时一到,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家:“请等一下,我出去几分钟印出有关问卷,请各位填写。”

但他出去后并非印制问卷,而是通过秘密观察孔看看屋里的动静。

结果发现,拼组一个能挣一块钱的学生,基本就不接着玩儿了。而那些没有挣到钱的学生,许多反而是欲罢不能,用这些积木堆造成许多意想不到的形状。

德西把这些实验结果归结到一个问题:是什么能有效地驱动人们的行为?是内在动机,还是外在控制?

2、德西效应的启示

德西效应认为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要是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等等。

家长们也许没有想到,正是这种不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地消减了。

“德西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持之以恒的学习兴趣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仅靠物质刺激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由物质刺激所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淡薄的,也是不长久的。同时,仅靠物质刺激还极易使学生养成“一切向钱看”的不良习惯。

3、从古至今,一直有反对赏罚的声音

在中国春秋末期,齐国有个著名的军事家田穰苴,他写了一本兵法《司马法》,是在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孙子兵法》还要古老。
《司马法》提及:夏朝有赏无罚,是“至教之世”;殷朝罚而不赏,是“至威之世”;周朝有赏有罚,是“德衰之世”;而上古时代的有虞氏部落(也就是舜帝所在的部落)不赏不罚,是“至德之世”

原来在舜帝的部落中,大捷不赏,以培养将士不夸功的美德;大败不罚,以培养将士勇于承担责任的美德。

近三千年后,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阿德勒,他也赞成“不奖赏,也不惩罚”,没有“赏罚”的教养方式。

从军事到教育,奖赏都可以达到“教导”的目的,惩罚也可以达到“威吓”的目的,但是使用奖赏和惩罚,都只会培养出不在乎道德的下一代。

为了得到赞美,挤进“中间排”,为了得到奖金,或是为了逃避责骂和惩罚,让孩子强迫自己学习。身为家长或教育者,我们需要扪心自问:难道这真的是我们要的教育吗?

舜帝时代的中国人,都知道如何不赏不罚来带兵,三千年后的我们,知道如何用不赏不罚来教育孩吗?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

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一些东西,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奖励,则最好不要。

4、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最新研究结果
竟然是让他们睡饱!
有意思的是,田穰苴在《司马法》的“天子之义”篇的最后提出,要让服役的士卒得到充分休息,并且说这是“以仁为本”的战争观的一个重要面向。
家长真的想让孩子得到充分的休息吗?还是为了学习,孩子可以长时间处在睡不饱的疲惫状态?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发现:如果上课时间从早上8点,调整到8点35分或更晚。一个学期之后,学生的数学、 英语、科学和社会学成绩,普遍提高了1/4个等级。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近1/5的美国公立中学和高中8点半前开始上课,平均开始时间为8:03。研究人员建议,学校上课时间应不早于8点半,保证青少年睡眠时间达到8.5-9.5小时。

2017年起,美国西雅图学区将初高中学校的上课时间延后55分钟,上学时间从7:50调整至8:45,帮助学生增加了平均睡眠时间,改善了学生的出勤率和守时性。参加这项研究的学生,平均睡眠时间从6小时50分钟延长为7小时24分钟,增加了34分钟。两所学校180名学生在生物学科的平均成绩也增加了4.5%。

2019年10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项法案,从2022年开始生效,新法案要求公立初中的上学时间不得早于上午8点,高中不得早于上午8时30分。


不出意外,这项政策的批评者提出的主要反对原因是“改变上学时间将让必须上班的父母很为难”,这其实也更进一步暴露了在美国许多传统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养心态。
如果问我的意见,我也会说与其整天想着怎么奖赏和惩罚孩子,还不如让他们睡饱!

近日要览

习近平强调的“必修课”

谁来养活中国?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

回顾新时代奋进历程,习近平强调这五个“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十年纪实

习近平“两会时间”让世界理解“中国之治”

习近平谈我国发展的五个有利条件

领导干部要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习近平这样强调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李向鑫

稿件来源:享心理

举报/反馈

警苑心语

11.4万获赞 92万粉丝
铸警魂聚警心树形象 用心用情讲好警察故事
优质社会领域创作者,公安部新闻宣传局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