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逍遥哥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伟大的茶

《三月三日茶宴序》

唐代吕温

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闻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子、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

译文:

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正是祭祀和郊野踏青饮宴的时节。此时,春光明媚,百花盛开。大家商议举办茶宴以代之。于是,用手拨开野花纵横的路阶,走进庭院里,坐在树荫下,徐徐清风的吹拂让人迷醉,春日温熙的阳光似乎也要留下来欢庆。有人卧指云雾,有人坐攀花枝。歌唱着美妙声音的黄莺,靠近茶席而不愿离去,红色的花蕊洒落在衣服上也留恋不已。

于是命人煎茶分酌,沫浮素杯,色如琥珀。饮之芳香清神,不会醉人,却颇有清静思考状态下的领悟,就算是玉液仙浆,也不会比它更好了。身边的这几位好友才子,都是红尘外的高雅之士,此时此刻却已然忘言。

注:

上巳禊饮:上巳(sì)节,又称三月三,即修禊、临水宴饮、春游踏青的传统节日。

砌:路阶。

逐:追赶。

青霭:云气。

五云仙浆:指琼浆玉液、玉液仙浆,多用于赞叹美酒。东汉·班固《汉武帝内传》有言“紫华红芝,五云之浆,玄霜绛雪,若得食之,白日升天。此飞仙之所服,非地仙之所见。”

座右:座位的右边。古人常把所珍视的文、书、字、画放置于此。

南阳邹子:吕温的邹姓朋友。出自南阳邹氏。

高阳许侯:吕温的许姓朋友。出自高阳许氏。

评榜词

《史上最美茶诗》评为第62名。《三月三日茶宴序》是经典的唐代茶宴文章,在茶史上有着独特的学术地位。既是茶文,也堪称茶赋、茶诗,特选入本书以为共赏。此文生动的描绘了茶宴的缘起、优美环境及优雅气氛,也描写了茶汤的香气、颜色和清神醒思的作用。尤其是浓墨重彩地表达了品茶的美妙韵味,使得一群才子们迷醉得都忘了作诗。并且表达了“就算是仙浆,也不过如此了”的极致赞美!

上巳(sì)节,又称三月三,是古代传统节日。早期以“祓除畔浴”为主,即结伴水边沐浴,称为“祓禊”。至魏晋,逐渐演化为“禊饮”,即贵族公卿与文人雅士举行曲水流觞、临水宴饮的节日。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记载的聚会,就是“修禊”,也是“禊饮”。至唐朝,逐渐演化为“禊饮+春游”,为年度隆重节日之一,是最为盛行禊饮的历史时期。杜甫《丽人行》有言:“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而史上著名的唐朝“曲江宴饮”,更是风雅留名,引后人向往不已。上巳节之日,皇帝在曲江池宴会群臣和科考及第者,共行祓禊之礼。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谢恩曲江宴会状》一文中曾记载了盛会的情况。而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也曾记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

在赏析此文之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吕温,在后世名声不显,远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威震海外、名传千古。但是,吕温称得上是唐代天才级的人物,是极有才华的中唐时代政治家、文学家、法学家。在中唐,无论政界还是文坛,吕温都是令人瞩目的人物之一。

由史观之,有几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吕温竟然是吕洞宾的伯父。吕洞宾,可是传说中的人物,竟然是吕温的亲侄子。二是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等名家为吕温疯狂打call!三是其人有着朴素的唯物史观、进步的民主思想、清正廉明的政风,是具有实践精神的实干家,殊为难得。

吕温,出自书香官宦世家,属于典型官宦子弟,三代厅级干部。其祖父吕延之,曾在公元760年前后出任越州剌史、浙江东道节度使,使得吕温自幼颇受茶文化熏陶。公元798年,吕温26岁进士及第。31岁出任左拾遗(左拾遗属于唐代朝廷门下省的谏诤机构官职,约为从七品或正八品,著名的杜甫、白居易都担任过这个官职。)

32岁时,当过外交官(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约为从六品)。33岁出任户部员外郎(从五品),后转刑部郎中(从五品上)。36岁时,被宰相李吉甫贬为道州刺史,后转衡州刺史(约为四五品,相当于正厅级市委书记+市长)。

吕温是一位极有才华的官员,有仁心、忧民生、悯农事,也是富有实践精神的法学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富有才气的文学家和茶人,著名的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等人,都是吕温的朋友,既是官友、文友,又是茶友。吕温才学过人,但真正让其名传青史、众人所知的,却是《三月三日茶宴序》一文。

《三月三日茶宴序》是著名的唐代茶宴文章,是《全唐文》中唯一的茶宴散文。此文不仅记录了1200年前唐代茶宴的经过与美妙,更是重要的茶文化史料,据此与魏晋三月三活动的对比,就可以寻找出中国茶宴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轨迹。

此文创作时间不详,约写于公元800年前后。全文清新自然、精致风雅、意境优美,不愧为唐代顶级茶文。全文为散文体裁,是为茶宴诗集所撰写的序文。作者有感于东晋时期的兰亭雅集的故事名传千古,又有感于王羲之所撰《兰亭集序》一文的文采飞扬;特意效仿《兰亭集序》之风,专为风雅茶宴作序,意欲弘扬茶宴雅集之风。

上半部分描述了此次茶宴的时间、缘由、地点、景色及现场动态。恰逢三月三,春色迷人的时节,一群文人雅士商量着举办茶宴,以茶代酒,再现兰亭风范。茶宴设在一个庭院里,有野花,有清风,有云霞,有树荫,有花枝,有阳光,有黄莺。作者综合使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式,以及动静相合、闲适气氛等搭建起的立体场景,构建出一幅优美、醉人、闲适的“春天茶宴图”

下半部分开始煎茶了,随即阐述了茶汤的形态、香气、颜色、功用和赞誉。在前段描绘的优美环境下,开始煎茶饮茶了。先是参照陆羽《茶经》所述煎茶法进行煎茶,随后进行舀茶汤、分茶沫,而茶沫漂浮在素杯上,茶汤的颜色犹如琥珀。饮茶之后,“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颇有清静思考状态下的领悟,就算是玉液仙浆,也不会比它更好了。文中对茶汤赞誉有加,天上的仙浆也就是这样子了!没看这些名士才子都沉醉茶中忘了吟诗了!

众所周知,陶渊明是饮酒的,竹林七贤是饮酒的,王羲之兰亭集会是饮酒的。其实陶渊明、竹林七贤、王羲之他们也饮茶,只是茶还不是主角。但到了公元800年前后,正是陆羽《茶经》风行大唐的时候,自皇室到权贵,从官员到士子,无不以煎茶为文化时尚。吕温既是官员又是文人,自然推崇煎茶饮茶,也推崇茶宴雅饮。

三月三/上巳节,原来是传承下来的祭祀活动,魏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重要的郊外踏青饮宴活动,并于历史的演变中,早期是酒宴为主,后期是以茶宴为主。吕温的这篇茶文对唐代茶宴作了全面而细腻的描绘,同时也告诉我们,唐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已经不把酒作为高雅宴会的主要饮料,而是以茶的素雅之意取代酒的世俗味道,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清雅之趣。

茶宴不是美食宴会,而是茶与文化的盛宴。茶宴,以茶为主题的雅集、聚会、品鉴及论道的特定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美学及文化传统,进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宴文化体系。茶宴,是以茶为主体的高雅文化活动。内核层是茶与文化,中间层是琴棋书画、吟诗作对、赏风听雨之类的文化表现内容,外层是配套辅助类如饮食、茶果等。

茶宴乃是古人用茶来宴请宾客、会聚友朋之举,也是唐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和流行元素。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陆羽、皎然、颜真卿、卢仝等人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与中唐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之间,就隐藏着中国茶宴进化的密码。

在魏晋至南朝的急遽演变中,华夏道释儒开始融合,茶与主流文化开始融汇,茶宴也正式成型。而到了唐朝,才是茶饮大步迈进的重要历史阶段。于是,在煌煌大唐的风华中,茶从普通饮品升华为高雅与文化之饮,从解渴之物升华为哲学与艺术之饮

王羲之《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同“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白居易《三月三日谢恩赐曲江宴会状》

右,今日伏奉圣恩,赐臣等於曲江宴乐,并赐茶果者。伏以暮春良月,上已嘉辰,获侍宴於内庭,又赐欢於曲水,蹈舞地,欢呼动天。况妓乐选於内坊,茶果出於中库,荣降天上,宠惊人间。臣等谬列近司,猥承殊泽,捧觞知感,终宴怀惭。肉食无谋,未展涓埃之效,素餐有愧,难胜醉饱之恩,以此兢惶,未知所报。谨奉状陈谢以闻,谨奏。

吕温《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公元798年,吕温高中进士,看到是时关中大旱,原野风吹成尘。而权贵豪门花园盛开,适逢阳春四月,正在移栽芍药花,他们之中还有以国计民生为念的吗?有感而作此诗。

吕温《冬夜即事》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吕温《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

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

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

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

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吕温文采出众,不仅《三月三日茶宴序》一文极为出色,这篇禅意妙诗也是非常精彩。

吕温(772—811),字叔和,一字化光,世称吕衡州。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法学家。公元798年,26岁进士及第。曾任左拾遗、侍御史为入蕃副使、户部员外郎、刑部郎中、道州刺史、衡州刺史等职。

公元811年,吕温卒于衡州。柳宗元在祭文《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中痛悼他:“志不得行,功不得施。……临江大哭,万事已矣!”这是对革新实践者壮志难酬的痛惜。又言:“君之卒,二州(指道州、衡州)之人哭者逾月。”更是可见官声卓著,倍受地方百姓赞誉。

刘禹锡也给予了吕温极高的评价:“年益壮,志益大,遂拔去文字,与隽贤交,重气概,核名实,歆然以致君及物为大欲。每与其徒讲疑考要,皇王霸强之术、臣子忠孝之道,出入上下,百千年间,诋诃角逐,叠发连注”。

——摘自《史上最美茶诗》,逍遥哥编著。

图片来自网络。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伟大的茶》大型茶文化著作系列首批完本四部茶书:《人类茶简史》、《问茶记:照亮人类文明的茶史巨星》、《茶道之书》、《茶的核心思想》,均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已申请官方版权登记,即将出版。第五部茶书《史上最美茶诗》即将完本。

举报/反馈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

1.9万获赞 3025粉丝
逍遥哥,茶文化学者,已完本四部茶书。欢迎来公号溜达:伟大的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