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的生命完全无须借助魔法,便能对我们诉说至美至真的故事。大自然的真实面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更要美上千百倍。”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图书是英国兽医吉米·哈利畅销全球的纪实文学,《万物有灵且美》[1]。吉米·哈利是一名执业五十余年的乡村兽医与畅销全球三十余年的传记作家,他的系列作品曾经多次荣登《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并被BBC改编为热门影视。依据书中的描写,哈利医生常年开着一辆破旧的老爷车穿行在约克郡峡谷的农庄,日复一日医治患病的牲口、应付农人的刁难。在漫长的从业生涯中,哈利医生总能从平淡的乡村生活里发现乐趣,在令人疲惫的出诊途中偶遇大自然的美好。他笔下那些轻盈、温暖,又处处幽默的故事仿佛绵绵细雨,在不经意间滋润读者的心田。

身处烦忙的都市,我们常常忽视自己对自然的本能依恋。依据奥地利动物学家康拉德·劳伦兹的认知进化理论,人类的认知器官是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应对环境问题的产物,人类的审美和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进化烙印。比如我们偏爱鲜艳饱满的苹果、匀称健康的体型与引人入胜的美景,它们代表丰富的营养、繁殖的优势与宜居的环境。一项在澳大利亚、美国和阿根廷开展的调查显示,人们普遍认为“热带稀树草原”是最美的风景,因为开阔的视野方便我们观察可能的危险,繁茂的树木让我们免受日晒之苦,多样的物种为我们带来充裕的食物,奔腾的河流满足我们对水源的需求。

热带稀树草原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地与普遍偏好的栖居所。尽管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头换面,当我们追随吉米·哈利的笔触进入乡间生活,我们仍能听见山光物态诉说着久违的感动,被随处可见的生机唤醒最初的喜悦。[2]

今天,我们将会跟随哈利医生的独特视角,发现动物行为蕴含的深刻智慧,相信哈利医生在乡间行医的点滴美好与至情至性的人性光辉,会把生命与爱的光芒投射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首先来看第一个要点:动物百态,快乐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我们先看一组由柳叶刀公布的统计数据:受到新冠肺炎流行的影响,2020年全球新增大约5320万例重度抑郁症患者,增长率为27.6%;新增大约7600万焦虑症患者,增长率为25.6%。其中中国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8.4%,但是抑郁症人群占全球病例的21.3%。这组数据使我们不禁发问,是什么夺走我们的快乐?

通过分析二十年来心理疾病的流行特征,精神科医师徐凯文发现了时代变迁留下的深刻烙印。2000年前后,咨询者的精神痛苦主要来自本能需要与道德训诫的激烈冲突。比如来访者在进入青春期后对异性产生幻想,但是道德教育却昭示着性的禁忌。这种思想矛盾压抑了他们的生理需求,以至于正常的社会交往都会受到影响。到了2010年,性教育相对普及的一线城市已经很少遇到这样的病例,但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依然在心理咨询上花费大量时间,毕竟离开乡土社会的他们仿佛失根的植物无法排遣内心的孤独,那种一条街上人人知根知底、随时交换心事的岁月已经一去不返。近些年“空心病”又成为新的流行病症,这些咨询者大多成绩优异、事业有成,但是强烈的无意义与空虚感却如影随形。他们好像终身为别人而活,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是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受害者,把金钱、地位和社会成就当做唯一的人生目的,不知道求知的乐趣、良知的价值、发挥潜能与追求理想带来的自我肯定的滋味。[3]

不论是性压抑、孤独感还是空心病,这些心理病症归根究底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产物。如果套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些基本需求依次对应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与自我实现。没有它们,我们就会焦虑不堪、痛苦万状,不再能够体会生活的美好。

尽管这些心理病症让我们饱受折磨,它们在动物身上却用更加简单的方式得到化解。动物总是能够坦率面对它们的生理需求,毫不掩饰自己对异性的热爱,不必担心社会时钟扰乱自己的睡眠,追逐热量时从不担心身材走样。当哈利医生为邓小姐家的猪缝合伤口时,那只娇气的母猪发出夸张的尖叫、露出威胁的牙齿,却因为不能抵御苏打饼干的诱惑服从安排。当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它毫不顾忌地宣泄自己的不满,可是一旦恢复自由立刻若无其事地在稻草堆里散步,根本不承认刚才惨不忍睹的尖叫出自自己口中。

尽管动物不具备人类的智慧,它们同样鲜少深陷痛苦的矛盾。很多时候,我们因为顾虑太多、负担过重而压抑需求、错失机会,忘记了那些被忽视的渴望会以更可怕的面貌卷土重来。比如犹豫不决变成往后的遗憾,节食导致暴饮暴食的恶果,强打精神工作却成为失眠的序曲。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的基本需求,享受每一口美食的滋味,正视自己当下的疲惫,会不会反而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目标?

说完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于获得快乐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来讲解第二个要点:舐犊情深,唤醒内心深处的热爱。你会发现动物不仅能够坦然追逐自己的渴望,而且和人类同样能够在爱与归属中获得慰藉。

替公牛的鼻孔穿铁环是哈利医生的工作内容之一,一次他在为伯克家一岁的小牛打孔时遇到了麻烦。那只孔武有力的小牛过早地从麻醉药效中恢复过来,它精神抖擞地站起来,立刻摆脱缰绳的控制向着牧场方向逃窜出去。当哈利医生看到它化为牧场尽头的黑点,不禁哀叹今天的工作结束恐怕遥遥无期了。伯克先生劝他不要灰心,转身从牛舍中赶出一只步履蹒跚的母牛。从牛角的圈纹来看母牛已经十多岁了,它的肋骨根根分明,乳房像钟摆那样优雅地摆动着。伯克先生用纯正的约克郡腔对母牛说:“去,把你的儿子找回来!”母牛听闻一步一顿地向牧场尽头踱去,几分钟后便带着小牛出现在地平线上。伯克先生冲着无边的草地发出高昂的呼声,用竹竿敲了敲木桶里的燕麦饼,母牛立刻加速冲进牛舍一头埋进桶里,小牛则毫无惭色地钻到母牛腹部吮吸乳汁。当哈利医生继续完成穿环工作时,小牛连吭都没吭,仿佛母牛的乳汁是抵御疼痛最好的麻药。

其实,帮助小牛抵御疼痛的不是乳汁,而是对母牛的依恋。心理学家哈里·哈罗曾经做过一项极具争议的恒河猴实验,他将离开母亲的幼猴放在铁丝编成的猴形妈妈和绒布制作的猴形妈妈身边,结果发现即使铁丝妈妈拿着奶瓶,幼猴在进食后还是会立刻回到摇摇晃晃的绒布妈妈身边,因为相比较吃喝,母亲的抚慰对于幼猴来说更为重要。正如恒河猴实验显示的那样,人类婴儿同样通过身体的接触获得情绪满足,他们因为拥抱、亲吻甚至眼神的接触而感到舒适;即使是成年人,身处在高接触文化的青年也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压力激素水平与较低的攻击性,相反,长时间的孤独不仅会使情绪低落或过分激动,而且会降低睡眠质量、抑制免疫系统,最终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如今,孤身在大城市打拼是青年男女的生活常态,而网络社交则进一步挤占我们面对面接触的时间,我们的亲密关系正在变得冷漠和疏离,疫情更是让远程联络化身主流趋势,这种隐蔽的情感剥夺像饥饿那样悄悄摧毁我们的身心健康。即使存在现实的困难,我们仍要千方百计地克服,比如通过饲养宠物满足情感需要,参加聚会结识新的朋友,甚至抱抱毛茸玩具也能有效缓解不安情绪。因为时代在变,唯有爱不可替代。[4]

说完情感需求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我们最后看看自我实现对于人生意味着什么。我们将会借助一次特殊的行医经历了解兽医行业带给哈利医生的价值感,那就是对生命本身的敬畏与崇拜。我们接下来讲解的第三个要点是:生命奇迹,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每年母羊产子的季节都是农人和兽医忙碌的高峰,然而新生的喜悦往往会伴随着惨遭遗弃的悲凉:农人会放弃那些残废的羊、不能生育的羊和生病的羊,任由它们瘫痪在阴暗的仓库里等待死亡或奇迹般的康复。在季先生家里哈利医生就遇到一只被放弃的母羊,它的肋骨急剧地张缩,耳鼻已经开始发凉。季先生决心放弃他的资产,既不准备挽救它的生命也不准备尽快结束它的痛苦。哈利医生不忍心看病羊在痛苦中挣扎,他将50毫升的麻醉药注入了母羊的腹腔,几分钟内母羊就合上了眼睛。哈利医生以为母羊很快就会离去,没想到那只母羊在昏睡了两天两夜之后奇迹般地站了起来。哈利医生不可思议地赶到季先生家里替母羊做检查,那只母羊一被揪住尾巴就拔腿狂奔起来。哈利医生知道,当他需要经历一番追逐才能抓住患者时它往往没有严重的病况。他忽然意识到,母羊之所以奇迹般活下来是因为麻醉剂暂停了它的痛苦,为它的身体争取到抵抗疾病的宝贵时间。

这个在羊圈里偶然发现的秘方被哈利医生无数次地用来挽救其他患者,事实则一再证明麻醉药对于垂死的动物具有奇效,对于饱受痛苦折磨的患者同样能够带来意外惊喜。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决定放弃不是真的无能为力,而是被剧烈的痛苦摧毁了意志,被恐惧占据了身心;如果我们能够暂时从困境中抽身、好好休息之后重新出发,未尝不能发现事情的转机。

正是这份亲近自然、体察生命的工作带给哈利医生莫大的自我肯定,哪怕收入微薄、条件艰苦,哪怕当时的农人看到兽医顶着大雨趴在牧场上工作都觉得稀松平常,他仍然愿意坚守岗位长达五十年,即使是在他获颁大英帝国勋章、谒见女王、成为皇家医学院会员以后仍然不改其志,因为见证生命奇迹的喜悦与挽救生灵的价值感远远胜过金钱与荣誉的分量。

今天我们追随哈利医生的行医经历,依次见证了对于动物而言快乐可以多么简单、归属与爱对于身心健康的特殊分量,以及从事一份见证生命奇迹的职业所能带来的自我肯定。如果我们都能忠于内心的声音、体会爱的力量、追逐自己的志趣,或许每个人都能享受生活、感恩遇见。

参考

  1. ^吉米·哈利:《万物有灵且美》,种衍伦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年

  2. ^陈水华.人类审美的起源,原来和性也有关.果壳,2022年02月16日

  3. ^徐凯文,徐菁菁.面对“空心病”,心理咨询师为何感到无力.人物,2021年12月04日

  4. ^以殷.一心求亲亲要抱抱?——你可能得了“肌肤饥渴症”.果壳,2020年09月18日

举报/反馈

姜白的树洞

107获赞 52粉丝
一名严肃思考,轻松生活的哲思少女。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