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臭氧污染愈发严重,臭氧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全国臭氧的污染分布情况看,我国臭氧的重污染区域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污染最重的省份主要为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省、江苏省以及北京和天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2021年作为“开端年”,效果如何?2022年首季度针对VOCs排放,企业应该如何做?


一、2021年区域整体臭氧污染较2020年有所缓解,但部分省份、城市仍呈持续上涨趋势


针对日益严峻的臭氧污染形势,2021年“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同时“十四五”期间,空气质量考核指标中将原来的二氧化硫换成了VOCs。臭氧已成为“十四五”的治理重点,2021年“开端年”,在臭氧的重污染区域已经有部分地区及城市臭氧污染出现了明显的缓解。同时,2021年在全国168城市中,臭氧年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160微克/立方米)的城市有50个,较2020年减少6个城市。但也有一部分城市未出现改善,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图1 2020年、2021年全国臭氧污染分布


二、2021年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北京、天津均出现了改善,山西、陕西未出现改善,山西还出现不降反升


从臭氧年浓度上看,2021年改善最明显的为天津和北京,与2020年相比,改善率分别为15.8%、14.4%;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和江苏省也都出现了下降,改善率分别为7.4%、3.5%、1.8%和0.6%;但同为臭氧重污染区域的山西、陕西两省未出现下降,陕西省臭氧与2020年持平,山西省同比上涨了0.6%。


2 臭氧污染最重省份2021年臭氧浓度改善情况


2021年北京、天津的臭氧年浓度均未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160微克/立方米);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省中,臭氧年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160微克/立方米)的城市数量较2020年均有减少;山西省城市数量与2020年持平;陕西省较2020年增多2个。


1 各省臭氧年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的城市数量



1. 北京、天津在臭氧高发月份改善明显




2. 河北省11市均实现同比下降




3. 山东省臭氧浓度除泰安市同比持平外,其他城市均实现同比下降




4. 河南省半数以上城市均实现改善




三、“十四五”随着对VOCs减排任务的进一步加严,涉VOCs企业如何做好“夏病冬治”工作?


根据往年的气象及数据情况,4月份后臭氧问题开始凸显,5月份以后臭氧高值将频繁出现。2021年未出现改善的城市如何实现下降,2021年改善明显的城市如何在2022年继续保持优势,不出现上升,各城市必将持续加大对VOCs的管控力度。同时,根据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中强调督促重点排污单位安装VOCs等监测工作;2022年1月12日,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指南》,预计自4月1日起开始实施。频繁点名涉气企业,说明2022年对涉VOCs企业的减排任务将进一步加严,那么4月份以前企业应该重点做什么呢?


1、强化源头替代。采用符合国家有关低VOCs含量产品规定的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原辅材料,替代溶剂型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从源头减少VOCs产生;


2、全面加强无组织排放控制,并建立LDAR管理系统,规范项目流程以及管理检测人员;



3、新建治污设施或对现有治污设施实施改造,应依据排放废气的浓度、组分、风量,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生产工况等,合理选择治理技术。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工艺,提高VOCs治理效率。



4、规范台账建设、检测过程监管以及数据准确性监管(核实密封点台账、完善证明材料、检测过程监督、跟进报告审查);



5、加强监测监控。

举报/反馈

羽白网

106获赞 38粉丝
服务千企万厂绿色发展助力百城千县产业升级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