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出于平凡

一个平凡的雷锋 一种伟大的精神

超越时空、穿越时代

时刻激励着代代青年人奋勇前行

今天

是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

践行雷锋精神 诠释青春力量

团团带你们一起去认识

这群“闪光的荆门青年”

感受他们的别样青春!

李 松

中国石化荆门石化公司

炼油一部区域工艺员

青春故事

2021年6月,他主动请缨负责高温导热油项目开工。高温导热油项目是中国石化的首套关乎着荆门石化特色转型发展,还未经工业化应用的全新工艺技术路线。

他顶住各方压力,通过学习工艺包、查阅相关文献以及赴上海院了解中试装置的运行情况,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工艺技术原理。

开工初期,为避免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他在现场连轴转,像上了发条似的从早到晚都在盯安全、质量、进度,困了就在办公室的行军床上打个盹,饿了就吃盒饭或泡面填肚子,最长一周未回家。由于劳累,连续感冒了一个月,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协调操作、疏通流程、培训指导一样不拉下。

投料试车阶段,由于首次工业化应用无任何开车借鉴经验,他积极和研发单位沟通交流、深入研究反应机理后摸索出了一套合理有效的调节方式,不等不靠,积极寻求对策,保证装置得以顺利投料开车。

2022年1月11日,高温合成导热油成功投入市场。成功打破了国外对高温导热油产品、技术和市场的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李亚红

京山绿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青春故事

大学毕业后,李亚红选择回到自己家乡开始创新创业,为了承担好京山桥米“鄂中五号”品种的提纯复壮工程,无数次往返省农科院,寻找专家支持。

秧苗培育成功了,可是推广起来却犯了难。农户们纷纷质疑起李亚红:你一个小女子,你懂农业吗?举办的优质稻推广会,甚至出现了免费赠送秧苗也无人理睬的尴尬局面。

李亚红有时候禁不住也怀疑起自己:优质稻的推广还能做下去吗?可是,她不想认输,也不愿意服输

倔强的李亚红,坚持每家每户上门宣传,满身汗臭味在杂草中穿梭,蚊虫叮咬的伤痕,让她至今记忆犹新。在李亚红的不懈努力下,农户开始慢慢信任她。

公司以优质稻带动产业,为更多的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增优质稻种植面积5万余亩,带动周边农户3000余户,其中贫困户600余户,户平增收3万余元,节约生产成本及增产增收2000余万元,京山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新增20余万亩。

安斌斌

荆门职业学院电子信息系教师

青春故事

2018年,安斌斌通过招硕引博项目进入荆门职业学院,主要从事电子信息系专业课教学工作。在教学中,他严谨认真、业务扎实;在班级管理中,他耐心细心,关爱每一名同学健康发展。

2021年11月28日下午,安斌斌和同事在漳河副坝游览时,突然看到一名小男孩从副坝的斜坡上不慎滑落,掉入了水中。

危急时刻,安斌斌没有丝毫犹豫直接跳入冰冷刺骨的湖水中,一把抓住即将漂入深水区的小孩。因水泥坡青苔湿滑,几经周折,终于在同伴及孩子父母的协助下,将小孩安全救上岸。看到孩子安全无恙后,安斌斌就默默离开了副坝。

被救孩子的家人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安斌斌,购买了鲜花送去学校向安斌斌表达谢意,并表示想赔偿他可能被水泡坏的手机。

安斌斌说,损坏的手机等物品已修理好了,并婉拒了家长的物质感谢。他表示,孩子平安就好,他也有小孩,都是当家长的,没必要客气。

刘 洋

沙洋县人民医院产科护士长

青春故事

2010年3月,21岁的刘洋进入沙洋县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作为年轻护士长的她带领着护理团队任劳任怨,三年多的时间,中医康复科的发展突飞猛进。

在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她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冲在战“疫”第一线,临危受命成为感染科三区的护士长,从制定护理流程、人员培训、病区消毒、物资准备、患者爱心护理、饮食起居、心理疏导等,不分昼夜与疫情拼搏。

为与病魔战斗,保护患者安全,她从不叫苦言累。在医院发出支援沙洋监狱医院的倡议后,她又第一个主动请战,作为医院骨干医护人员在监狱医院隔离病房鏖战在疫情的第一线,连续工作45天。

2021年8月,荆门市德尔塔病毒突袭,她在休产假期间又主动请缨,离开四个月襁褓中的婴儿参与核酸采集工作,炎炎夏日,气温高达38摄氏度,依然坚守不轻言放弃!

不一样的时代,一样的奉献!

雷锋从未离开

让我们延续雷锋的精神

做新时代的闪光青年

用青春回馈这美好的三月吧~

◆ 编辑 | 钟儒琴、王 蓉

◆ 审核 | 刘星光

举报/反馈

易看荆门

2055获赞 1342粉丝
创意为媒 传播正能量
荆门五岳文化传播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