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科研影响力上,尽管欧洲和北美城市仍然强劲,但亚洲城市正在迎头赶上,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尤其中国城市的科研创新实力正快速崛起。
这是今天发布的《国际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数据和见解——全球20个城市的比较研究报告》透露的信息。该报告由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及全球领先的数据分析公司爱思唯尔联合发布。
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在科研人员和科研产出的总量及增长均表现突出,城市科研创新实力正快速崛起。其中,上海在科研人才规模和科研产出上均位列第二,科研实力的增长呈现出蹄疾步稳的态势。
科研人员和科研产出,北京上海名列前茅
为了确定每个城市的创新和竞争力因素,《报告》主要根据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和爱思唯尔2016年至2020年五年期间的海量科研数据,通过计量指标考察全球20个重要城市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包括新加坡、东京等8个亚洲城市(含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四个中国城市),伦敦、柏林等6个欧洲城市,纽约、波士顿等6个北美洲城市。
《报告》从创新要素、科学研究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力和知识转化竞争力等维度,对全球20个重要城市的城市科研创新力进行比较研究,展示全球城市科技创新全景。
报告显示,20个城市的科研人员人数均保持增长,其中,北京、上海和伦敦的人数最多,而深圳人数增长速度最快。同时,上海和北京还显示出了在科研人才留任方面的优势,这两个城市的定居科研人员在所有研究城市中名列第二、三名。这反映了中国近年来在培养、支持和扩大科研人才储备方面的卓越成果。
科研产出和学术影响力是衡量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北京、上海、伦敦、波士顿和纽约是科研产出最多的城市,而深圳、莫斯科和上海的科研产出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1.5%、11.3%和10.5%。
以科研产出中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的比例来看,旧金山、波士顿和新加坡位居前三。然而,在同一时期,深圳、上海和中国香港的前1%高被引论文数量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9.3%、15.0%和13.7%,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竞争非常激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教授提到,实际上,中国有很多二线城市也参与到国内与国际的科技创新竞争中,这成为中国科技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采用归一化引文影响力指数(FWCI),去除了年限累积、学科差异等影响因素后,旧金山、波士顿、阿姆斯特丹和中国香港位列前四。这说明,亚洲城市尽管在学术产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学术影响力仍有提升空间。
专利申请北上深领先,产学研联合仍待加强
专利权是技术创新竞争力的代表。在专利申请数量方面,东京、北京、深圳和上海在研究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2016-2020年期间统计,东京和深圳在PCT专利申请上领先于其他城市。而在2014-2018年期间,中国香港和上海占据了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增长率的前两位。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在科研产出方面处于中流,但东京在研究期内拥有最多的专利申请——111万件专利申请,并且在20个城市中拥有最多数量的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东京的企业创新活力相当强劲。
学术界和企业实体之间的跨行业合作是连接产业界和科研界的桥梁。《报告》数据显示,旧金山、大阪和波士顿是由学企合作产生研究论文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城市,分别为11.3%、9.4%和9.3%,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7%。
尽管除深圳外,其他中国城市的学企合作论文比例在20个城市中排名较为靠后,但值得注意的是,深圳、香港和北京的学企合作出版物的增长率名列前三,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1%、13.7%和11.2%。
同时《报告》也显示,欧洲城市也在有意增强学企合作。除莫斯科外,所有欧洲城市学企合作出版物比例排名均在前50%。
学术成果的专利引用率是学术研究转化为经济价值的一个指标。在这个指标上,波士顿、旧金山和新加坡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也都说明,中国城市的产学研合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作者:许琦敏
图片:爱思唯尔提供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举报/反馈

文汇报

1339万获赞 88.9万粉丝
华文世界高品质阅读平台
文汇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