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们发布了2021全年度电子竞技俱乐部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即iClub榜单。在腾讯数字舆情部的支持下,与2021年中的iClub榜单相比,我们扩大了数据的广度,也有了更科学的计算方法,以期更完善地评估电竞俱乐部主动运营的阶段性结果。
同时,围绕俱乐部基于互联网渠道的运营,编辑部也展开了一次多角度的发散讨论,借这个契机同读者们分享。今天,我们围绕整体的运动成就、内容和直播这三个角度讨论其对于俱乐部运营的影响。
队伍成绩好,粉丝就一定买账吗?
左子扬
2021年3月30日,国际足球历史和统计联合会(IFFHS,全称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ootball History and Statistics)在其官网上公布了21世纪前20年(2001-2020年)最佳俱乐部的评选结果。
在所有33家上榜的俱乐部中,西甲豪门巴塞罗那以5427分力压群雄,成为了足坛过去20年的最佳俱乐部,而他们的老对手——同样来自西甲的皇家马德里,则以5039分屈居次席。在两支西甲豪门的身后,是得到了4909.5分的德甲班霸拜仁慕尼黑。
作为国际足球历史评选的权威机构,IFFHS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给出了前三甲俱乐部的上榜理由。其中,巴塞罗那先后在2003-2007和2008-2013年缔造了梦二、梦三王朝,由巴塞罗那发扬光大的“Tiki-Taka”战术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引领了过去足坛20年的技战术变革。
2000年,通过竞选成为皇马主席的弗洛伦蒂诺,在上任后奉行巨星政策。“一年一巨星”的转会战略,让皇马吸引到了包括菲戈、齐达内、罗纳尔多、贝克汉姆、欧文在内的多位超级巨星的加盟。依靠“银河战舰”的名声,皇马迅速在世界足坛建立起了影响力。
随着2009年弗洛伦蒂诺再次回归皇马,“银河战舰二期”正式起航,而这家俱乐部也在后来创造了一系列前无古人后也很难再有来者的记录。
2011-2012赛季,球队以100分成为西甲历史上单赛季得分最高的球队,成为五大联赛首支百分冠军队。在2013-2014赛季的五年中,皇马四次捧起欧冠冠军奖杯,并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实现欧冠三连冠的球队。
巧合的是,21世纪前20年,同样也是社交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交媒体起源于1971年,BBN公司的传奇人物——雷·汤姆林逊在ARPANET网络上发出了全球第一封Email。而随着1999年博客工具的出现,社交媒体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立于2004年的Facebook,如今的月度活跃用户超过29亿人。成立于2005年的社交式视频网站YouTube,则有着超过20亿的月活跃观众。
基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欧洲足球俱乐部的社交媒体粉丝数量和球队的成绩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即在赛场上取得的成就越高,相应的粉丝数量就越多。
根据知名足球网站Goal.com统计的过去20年欧洲俱乐部社交媒体总粉丝数排行,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四大海外社交媒体上,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以2.3909亿的粉丝数高居榜首,排在第二名的则是巴塞罗那俱乐部,他们的粉丝数达到了2.324亿。
前两名的俱乐部和IFFHS评选出的最佳俱乐部完全一致,所以某种程度上看,俱乐部在粉丝运营层面的结果和赛场上所取得的运动成就/成绩有着相当的关联。
这也不难解释,因为无论是联赛还是杯赛的赛制,队伍取得的成绩越好,意味着他们停留在赛场上的时间就越长,获得的曝光和资源相应也就越多,也就越容易得到外界的关注。另一方面,更好的成绩能够为队伍带来更多的话题度,也会使得俱乐部的运营工作更好展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年年中,杂志在做2021俱乐部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即iClub榜单时,我曾有幸采访到了AG电子竞技俱乐部董事长乐可登先生。他认为,赛训是一家俱乐部最基础的部分,而俱乐部的运营成效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赛训层面所取得的傲人成绩。
以AG俱乐部的王者荣耀分部为例,去年年初,俱乐部豪掷超千万元转会费,从上海EDG.M战队签下了打野位选手陶传凯(ID:初晨)。而在九月初的夏季转会窗口,俱乐部又接连签下了两位曾获得过FMVP殊荣的明星选手曹志顺(ID:久诚)和陈正正(ID:Cat)。
在赛训上持续不断的高额投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俱乐部在各个项目中的实力与竞争力。而赛场内取得的成绩,则通过俱乐部的不断运营,最终转化为了超两亿的全网粉丝数。
在全网粉丝数量的维度上,AG甚至超越了绝大多数欧美传统体育领域的俱乐部。这里,赛训成绩成为了俱乐部持续运营的有力基础保障。
当然,也有相似的例子却指向了不同的结果。2018年11月3日,在韩国仁川文鹤体育场,来自LPL(中国大陆)赛区的iG战队,在S8总决赛中,以3-0的比分横扫FNC夺冠。iG战队不仅成为了首支捧起S赛冠军奖杯的LPL战队,iG俱乐部更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支同时拿到过DOTA2国际邀请赛冠军和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的电子竞技俱乐部。
基于此,iG俱乐部在微博上拥有超过974万粉丝。短期之内,即便是后续在单个项目中取得不错成绩的其它俱乐部,也很难在粉丝的绝对数量上迅速完成对iG俱乐部的赶超。
但从如今的结果看来,iG后续并没有通过有效且持续的运营,将俱乐部优秀的运动成就基础转化为俱乐部的互联网影响力。明星选手相继离队,几个分部的成绩连续几年算不上理想,在互联网影响力的维度……看起来iG并没有好好利用起自己过去多年的运动成就打下的良好基础。
这一点,在传统体育领域也有例子可以佐证。熟悉我的读者也许知道,我是一名忠实的AC米兰球迷。事实上,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意甲传统的北方三强所取得的运动成就差距并不大。
尤文图斯拿到了11座意甲冠军和5座意大利杯冠军,在2011-2020年间更是实现了意甲九连冠的壮举;国际米兰六次捧起联赛冠军奖杯,四次问鼎意大利杯,而在2009-2010赛季,在接连加冕了意甲联赛、意大利杯、欧冠、意大利超级杯、世俱杯后,他们成为意甲历史上首支“五冠王”球队;而AC米兰虽然在国内赛场的战绩不佳,只拿到了两座联赛奖杯和一座杯赛奖杯,但在欧冠赛场上,他们五年三进决赛,两度捧杯,让俱乐部在欧冠冠军的数量上仅次于20世纪最成功的球队皇家马德里。
但成绩只是一方面,相比于拥有中资背景的国际米兰,以及向意大利国家队输送多名国脚、在国际国内影响力与日俱增的尤文图斯,AC米兰无论是在对海外市场的开发还是意大利球迷社区的运营上,始终差强人意。甚至直到去年年初,俱乐部才正式成立了“媒体中心”,逐步重视起球队的宣发和社区运营。
在去年年中的iClub榜单发布时,在具体的解读中也有更详细的案例。2018年3月,AG和WE都在抖音上建立了俱乐部的账号,这两家都是中国最老牌的电竞俱乐部之一,甚至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WE取得的成就和关注度是在AG之上的。
只是,单纯在账号发布内容的数量上,AG更新了434条,而WE则是291条。同样资深的OMG俱乐部,更是只有111条视频。平均下来,AG的更新频率是一周双更,WE是周更,而OMG则是两周一更。
榜单之上,俱乐部的排名说明了一切。赛场上取得的成绩固然会对俱乐部的运营提供一定的帮助,但这仅仅是一方面,能否真正留住粉丝和流量,考验的不只是俱乐部的运营能力,更重要的是运营的态度。
如何打造俱乐部自己的内容中心
白帆
2021年8月6日,梅西宣布离开效力了21年的巴塞罗那俱乐部,短短4天之后,法甲的巴黎圣日尔曼俱乐部就通过自己的官方频道发布了一段暗示梅西加盟的视频。
仅一个小时,该视频转发就超过20万次,点赞超过50万,第二天在全世界球迷的见证下,巴黎圣日尔曼通过官方频道宣布了梅西的正式加盟。
其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体育俱乐部都开设了自己的官方频道,并在频道上分享赛事资讯、队伍变动、球员动态等内容,而这一系列操作的背后关乎的是一支职业体育俱乐部的运营状态。
#1 内容是运营的核心
想进一步讨论俱乐部的运营,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支体育俱乐部存在的意义。
一般而言,体育俱乐部分为业余与职业两种。我们现阶段所讨论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一种经营某一高水平运动项目训练和竞赛,并开发训练竞赛及其附属产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殊体育企业。它具有现代企业的共性,也具有职业体育的特性。
职业体育俱乐部雇用或租用职业运动员参加比赛和表演,借以赚取利润或为一定的企业作宣传、作广告。换句话说,现代的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与最大化的关注度为目的的。
为了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各大职业体育俱乐部都需要采取不同方式的运营。那么对于一家俱乐部而言,哪个方面是运营的重点?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归根结底,“内容”或许才是所有的核心。
事实上,在传统的体育经济学研究里,谈及俱乐部营收时,除去场馆等运营之外,包括所谓的衍生品收入都会被归入到内容的领域。
以衍生品为例,在体育经济学的视角里,它被归为俱乐部IP授权收入。如何打造俱乐部IP,毫无疑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持之以恒地产出内容。
2020年5月,巴萨电视和媒体中心与索尼音乐拉丁伊比利亚合作,制作推出其首部系列动画片《天才球探》。这部动画讲述了主人公马克斯、洛克和琳达,作为球探在世界各地寻找足球人才,组建巴萨团队参加比赛的故事。而巴萨电视和媒体中心就是巴萨的内容生产中心,负责巴萨所有视听内容的创作、制作和发行,在推广巴萨品牌的同时,也为俱乐部带来新的收入。
2019年10月,巴萨电视和媒体中心出品了呈现2018/19赛季巴萨第一球队球员的日常生活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比赛日》。此外,巴萨于2020年宣布正在制作以拉玛西亚为背景的首部虚构性电视剧,通过塑造一位拉玛西亚年轻的运动员来向观众们讲述一个关于奋斗、团队协作和自我提升的故事。
可以看到,作为巴萨俱乐部重要的运营机构,巴萨电视和媒体中心与索尼音乐、Netflix等内容机构合作频繁,制作了丰富且针对不同球迷群体的内容。
谈到为什么要制作这部电视剧作品,巴萨华裔董事李西洵先生提到:“以巴萨的理念和价值观为基础创作的内容,通过体育和娱乐相结合的形式,让我们能够触达到更多的观众,并为俱乐部开辟新的收入来源。”
可以看到,丰富的衍生内容既承担了品牌推广的任务,也为俱乐部开辟新的收入渠道。看上去其远离了纯粹竞技的内容实际上都以竞技为内核,展现的是足球精神或体育精神里更为普遍的、更多人所能理解的正面部分。
那么,从纯粹竞技内容到那些以竞技为内核的内容,一个职业体育俱乐部产出的内容应该包含哪些呢?
#2 一个基本的内容框架
无需和传统体育对比也可得知,电子竞技能够提供的核心内容一定是赛事。以比赛或竞技为基础,我们可以粗略地为俱乐部勾画出一个内容的框架。横向看,它是一个以赛事为核心的同心圆。
对于一家俱乐部而言,居于最中心的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品类,是所有和赛事直接相关的资讯类内容,包括赛程、赛制、赛果等,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第一类内容。
向外一点,内容还是需要基于赛事进行展开。通用的集锦、回顾类内容和电竞独有的麦克风类内容都是在这一层级。这一层内容的共同点是不需要二次创作,只需要二次剪辑。只剪辑不创作意味着赛事内容的片段没有经过修改、或是衍生,其内在的逻辑没有发生改变,只是从技术上进行了加工。
赛事集锦就是这类内容典型的代表。它是由一系列特殊的赛事片段构成,可以是精彩的镜头,比如五佳球,也可以是一些失误的镜头,比如电竞圈的《饭堂时刻》等,这类内容的一个特点是,作为赛事的补充,它起到了强化或解释与之相匹配的赛事画面的作用,我们将其称之为第二类内容。
不管是职业体育俱乐部、还是电竞俱乐部,前两类内容都是必备的。
再向外一点,我们依然直接使用赛事内容,去制作一些类似解析、评论的内容时,就突破了第一个边界,开始了自主的创作。因为在这些内容里,我们不仅使用了赛事自身的逻辑,同时也在其中添加了新的逻辑,一种带有创作者自身主观的逻辑。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充分解构了赛事和竞技本身,让其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反之强化前面单纯的展示,这是第三类内容。
到这里,赛事内容已经被充分拆解了,再往外走,就来到了衍生内容的领域。
这是个非常宽泛的品类,赛事和竞技逐渐从内容本身升级为内容的内核,指导内容的创作,其余部分则填充进一些赛事或非赛事的内容,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知名运动员的传记类。竞技作为故事的内核,内容的呈现上却是覆盖了一名运动员的一生,从性格、出身、经历等非竞技维度丰富了竞技本身,其结果是面向公众的展示里塑造出一个更丰满的形象。
当展示的维度越多,自然越容易受到更多人关注,收获更多人认可,并结成更多元的情感联系。
这一点,在科比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科比意外去世的消息传到国内时,对其自发的缅怀行为成为了少有的年轻人群体的公共事件,而身处其中的个体并非符合赛事用户的画像。
比如,《天才球探》也处于这个内容维度上,故事的内核仍然是非常足球化的:作为球探,招募球员,展示运动员进步的过程,最终组队参赛。事实上,呈现内容里的很大一部分属于非赛事内容。《比赛日》则是另一种代表,以巴萨的球员为主人公,展现的是球员们赛场外不为人知的一面。
我们也可以将这四类内容想象成一个金字塔,在搭建时,需要自下而上地搭建,只有当最底层的两类和赛事相关的内容被铺垫好时,后两类内容才有存在的可能。
前两类内容帮助俱乐部和粉丝们搭建起初步的情感链接,用一场场精彩的对决和一个个沉甸甸的冠军,吸引大家的关注;后两类内容实际上让粉丝们的注意力从成绩上一点点迁移到俱乐部的品牌上,通过更丰富的内容来经营自己品牌,同时打造明星球员。
#3 给内容再“分类”
实际上,我们给内容分类的目的,除了让俱乐部在“制作”内容时有路可循,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是让内容处在应有的位置上。
前两类内容对俱乐部而言必不可少,但又“无利可图”,是俱乐部内容建设里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后两类内容对俱乐部而言则是可以变化调整的部分。
我们常常羡慕传统体育俱乐部可以借由产出一些衍生内容来获利,巴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实际上,在俱乐部发展早期,这些内容也并非是获利的手段,反而是俱乐部不断投入以经营品牌的方式。借由这些衍生内容,俱乐部得以在赛场外和自己的粉丝们持续不断地产生互动,传递自己的理念并收获更多人的认可。
这时这些内容就是俱乐部花钱推出的一个个“广告”,在俱乐部持之以恒的投入下,收获了足够多、足够忠诚的粉丝后,那些曾经“免费”的衍生内容就有可能向着“收费”内容转化。
但即便是巴萨,在内容获利上,俱乐部更像是一个IP的授权者,它仍然需要和索尼以及网飞合作,进入到正常的“内容领域”获取收益。这也是为何我们总是看重内容本身质量的原因。
不同于比赛,这类内容即便带着强烈的俱乐部标签,但作为一部剧集,它处于一个影视类的维度,俱乐部的标签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免去了故事的推广,让很多粉丝们在一开始就有消费的欲望。
不过,最后能否成功消费,仍然要看其是否对得起粉丝们支付的票价。
所以,当很多体育俱乐部在制作这类内容时,都会很小心,会尽可能选择大型成熟的内容机构合作,来保证产出内容的质量。而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让内容更好触达用户外,也是对自身品牌的一种保护。
因此,当俱乐部推出某一项内容时,首先要考虑清楚,产出的内容是为了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基于什么样的维度,甚至于哪种内容可能会给俱乐部带来收入以及如何给俱乐部带来收入。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来简单分析下现有的电竞俱乐部的内容体系了
以目前知名的国外电竞俱乐部G2和T1为例,基于赛事内容本身T1和G2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品牌内容。在比赛日,两个俱乐部都会通过微博、推特等来实时跟进赛事直接相关的资讯类内容,包括赛前预告、赛果等。同时一些《LOL麦克风》和《Hidden Track》等赛事语音等也不断为赛事内容做进一步的补充。
在第三类内容上,无论是G2还是T1目前都是以选手直播内容为主,其中主要内容是由选手直播内容组成,包括集锦与搞笑瞬间等。
除此之外,与T1不同的是,G2制作了很多别具特色的衍生栏目,例如《盲盒大挑战》《默契大考验》《你划我猜》等,在这些视频中选手已经完全脱离了赛事本身,更多地是在对俱乐部赞助商的一些集中展示上。
并且在IP的打造和授权方面,G2又先行一步。2020年G2曾与知名游戏《糖豆人》合作推出一款G2联名皮肤,同年G2又与技嘉合作推出联名主板,由此,G2俱乐部已经开始通过打造IP来为俱乐部实现盈利。
从数据上来看,目前G2在B站的官方账号已经拥有了17.6万的粉丝,微博上也拥有了104万的粉丝,这在国外电竞俱乐部当中已经算是名列前茅。
当我们将目光投回到国内时,我们会发现从内容层面上来说,国内的电竞俱乐部还有很多值得完善和进步的地方。目前,大多数国内电竞俱乐部在内容产出上还仅仅停留在第一类内容与第二类内容的层面上,产出的内容几乎全部是赛事直接相关内容,以赛事资讯和赛事麦克风为代表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大多数俱乐部的全部内容领域。
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以FPX、EDG等为代表的国内电竞俱乐部的先行者,他们已经开始重视到了内容对于俱乐部运营产生的重要影响。
比如,EDG的特色栏目《ELOG》以Vlog的形式记录EDG队员赛场外的点滴故事;《如果·EDG》就是一个典型的传记类栏目,让观众更立体全面地了解一个选手成长的故事。
而FPX俱乐部在关键比赛前制作的特色宣传短片,在收获粉丝好评的同时也为赞助商提供了更多的曝光机会。不仅如此,FPX也与漫威达成合作,推出了包括应援服装、生活用品、电竞设备等在内的一系列IP联名产品。
或许,对于产出内容的态度本身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国内的电竞俱乐部大多数都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在俱乐部运营的内容层面上,虽然电竞俱乐部距离巴萨等成熟的职业体育俱乐部还存在差距,但如今已经有了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
如何将以竞技为核心的赛事内容运营成为IP的衍生内容,这个问题将成为未来包括电竞俱乐部在内的所有职业体育俱乐部发展道路上的必答题。
绕不开直播的俱乐部
杰德
没有比赛的晚上,电竞俱乐部的现役选手在各自的直播间进行直播,已经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只是大家往往会谈直播平台能从签约电竞俱乐部的行为中得到什么,而在这里我们要谈的是电竞俱乐部通过进驻直播平台能得到什么。
对于电竞俱乐部来说,允许本俱乐部选手进驻直播平台能够直接得到直播约收入。大多数选手的直播约握在俱乐部手里,由俱乐部出面与直播平台签约,一个几年的直播约动辄千万,是俱乐部营收的一大头。
2014年底直播平台异军突起,大家有过现役选手是否应该开直播的讨论,但在后来几年来很少有人再提这个问题,因为俱乐部的收入来源大体分为赛事奖金、联盟分红、商业赞助活动、选手转会、直播约以及周边销售等几部分,直播约收入哪怕不是占比最高的那项,也跌不出前三。
有直播约收入兜底,电竞俱乐部才能积极引援,才能提升队伍的竞技水平,继而投入到相关的商业化运作中。可以说这一场场引援是由俱乐部与直播平台共同承担的。
这样来看,直播平台似乎是拥有主动权的一方,可不能说俱乐部就失去了谈判筹码。那几年直播领域处于非常激烈的竞争中,当头部主播最先被瓜分殆尽,签约俱乐部成为直播平台进一步拓展版图的最优解,双方基本算是双赢。
现在直播领域胜负已分,直播平台的钱都烧得差不多了,而在一段时间的商业化运作后,电竞俱乐部的各项营收占比发生变化,开始有了更长远的考量,需要重新定位直播。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电竞俱乐部与直播平台之间是一种特殊的赞助关系,是传统体育俱乐部及其赞助商之间通常没有的关系。它不是简单的一方给钱、一方宣传,而是一方就在另一方上面进行宣传。
除了能够带来直播约收入,对于俱乐部来说,直播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品牌塑造方式——俱乐部给直播平台引流,直播平台给俱乐部造星。
不过有个关键点,电竞俱乐部并非以俱乐部为单位在直播平台进行直播,而是以选手为单位,俱乐部的影响力与选手的影响力密切联系。
理论上讲,它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前期是俱乐部赋能选手,当名不见经传的选手进入俱乐部,依靠俱乐部签约直播平台,从而得到长期稳定的曝光;后期则是选手以自身影响力补偿俱乐部,观众通过其直播来认识俱乐部。
然而,我们却会发现它在实际上很难成为符合理论的连贯过程。如果选手选择早早离开俱乐部,那么这家俱乐部的前期投入就打水漂了。
俱乐部赋能选手的过程在新人选手及加入传统强队的选手身上体现得最明显。在LANGX加入RNG前,很多人都不够了解这位选手。同样地,大家可能听过Teddy的“机长”之名,但在他加入SKT前,几乎不会有人对LCK末流队伍AD选手的直播感兴趣。
选手以自身影响力补偿俱乐部的过程则在进入非传统强队的明星选手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当前加入WBG的TheShy及加入V5的Rookie。
这个时候,我们谈电竞俱乐部能从进驻直播平台得到什么,需要分清到底是谁得到的,最终受益者是选手个人还是俱乐部。
FPX算是较好的案例,兼顾赛训与直播平台的活跃度,为俱乐部自身创造了大量内容,进而得到大量关注。
2019年,以中单选手Doinb为核心建立战术体系的FPX夺得英雄联盟S9全球总决赛冠军。这一年里,Doinb个人直播时长达到2081小时,直播天数为270天。整个2020年,Doinb也保持着这样高强度的直播,年度总收益礼物达到1548.29万。
显然,这已经不只是完成直播约的时长指标,应该说Doinb对直播本身是热忱且认真的。
2020年初,Doinb被认为是Uzi之后LPL选手价值第一人,微博指数616,头条指数480,微信指数1000,贴吧指数16760,百度指数199800。这组数据曾在社区引发争议,但能作为参考的是,同样的计算方式,S9夺冠第二天FPX战队价值登顶,微博指数922,头条指数900,微信指数1000,贴吧指数30581,百度指数96600。
两组数据对照就能看出,战术体系外Doinb在FPX俱乐部运营层面的分量。
FPX俱乐部在B站推出了“口吐芬FUN”系列视频,把各个选手的直播片段进行剪辑,营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带起大家对于GimGoon、Tian、LWX以及Crisp选手直播的关注,很重要的是大家对于FPX俱乐部形成了相对清晰的认知。
不过去年三月的“Doinb房管事件”还是值得反思的。
这个事件的起因是Doinb直播间房管poppy发表了针对FPX打野选手Tian的恶意言论。大家以为poppy的房管身份会被撤销,这位为Doinb刷了七万礼物的粉丝只是换了账号,又成为房管了。接下来Doinb在直播间的一系列举动也引起大家的不满,选择性地念出“金咕咕是小天爸爸”、“小天7w”等ID而略过“小天对不起”等ID。
从前大家只会把FPX选手在直播间的某些言论视作队友间的玩闹,甚至称为“儒雅随和”的日常,算是俱乐部的一大特色。但在此后,那些言论就彻底变味乃至接下来的言论也会被过度解读。在大家的眼中,这支队伍不再团结,很自然地把所有失利都归于这样的内部矛盾。
大家并不只是说Doinb怎么样,而是会说FPX中野怎么样,也就意味着舆论并不只是作用于Doinb,而是作用于整个俱乐部。这个事件无疑危害了俱乐部的形象,可俱乐部在整个事件中几乎处于隐身状态。
一些俱乐部的选手直播对其品牌塑造没能发挥作用,甚至起到负作用,很大程度是因为,对于俱乐部来说,直播不仅管理困难,而且大部分的管理手段只在于止损,缺少前置的风险防控保障。
俱乐部能否对本俱乐部选手直播进行管控,最基本的是俱乐部能否决定选手直播或停播、能否对选手直播间进行有效管理,例如RA打野Leyan因直播不当言论除以停播处罚,并罚款1个月工资。
不像大多数职业选手的直播约被俱乐部握在手里,Doinb的直播约握在他自己手里。虎牙直播是FPX俱乐部的赞助商,其他选手都在虎牙进行直播,而Doinb则是在斗鱼进行直播。
我们可以把现役选手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俱乐部签约的“俱乐部的选手”,例如Leyan;一类是不通过俱乐部签约的“独立的选手主播”,例如Doinb。
“Doinb房管事件”所造成的影响还不能说是最严重的,另一个例子是Gen.G俱乐部的守望先锋选手Saebyeolbe在直播里突然发布辱华言论等一系列不当甚至是错误行为。
当选手身份直播越界,不仅给俱乐部造成负面影响,还把压力给到赛事。暴雪的不作为既让中国玩家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纷纷表示“这个世界不需要守望先锋”,也有韩国、美国的玩家表达着他们的不满。
归根结底,他们都不能仅仅是代表自己,都无法剥离俱乐部选手、赛事选手的身份,比赛里的言论能够依据条例来处理,可个人直播的言论没有足够明确的条例来约束。俱乐部也许应该考虑以内部规范或合同协议的形式来维护自身品牌。
另外,在直播间的管理中,房管是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Doinb的房管poppy是其粉丝,或者可以说是“粉头”、“毒唯”,只想服务于Doinb一人。对于“独立的选手主播”,这样的房管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但Doinb仍在俱乐部跟其他选手一起直播,是当时FPX的一员。
直播间的房管通常有三种,直播平台推荐、选手自己推荐以及俱乐部安排,可这三种房管的服务对象根本上是不同的。第一种房管要为直播平台创造最大流量,第二种房管具有主观的排他性,第三种房管才能切实为俱乐部服务,考虑整个俱乐部的品牌形象。
目前,有些俱乐部意识到打造选手形象与打造俱乐部形象之间的差别。就像“口吐芬FUN”系列,他们会主动把选手的直播片段重新剪辑成俱乐部的定制内容,还有一种无心插柳的结果——当休赛期补直播时长的多位选手组队玩云顶之弈,他们各自的直播间成为多视角的舞台。
如果说前者是将直播作为俱乐部内容的素材补充,那么后者应该说是将直播作为俱乐部活动的对外渠道,也是有利于大家对整个俱乐部形成认知的渠道。
传统体育俱乐部的运动员其实不会进行直播,电竞俱乐部的选手是否真的有必要直播?
这里我们更愿意将直播视为电竞的独特优势而非隐患。
电竞俱乐部能从直播平台得到的不仅是直播约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有更多的品牌塑造方式。不只是满足时长的指标,当直播回到其最本质的属性上,作为低成本的传播渠道,将能为俱乐部带来更大价值。
只是在此之前,选手直播相比于一般的主播要划出额外的规范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