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篇名为《寻找小花梅》的文章刷了屏。到今天中午,约有一百多万人看了这篇文章。我可能是最先看到文章的,因为作者写好发布之后,第一时间将文章放到了我们同在的一个群。

作者是原云南信息报记者铁木和马萨,现在一个在昆明卖啤酒,一个在大理卖茶叶。今天(13日)上午,我跟铁木通了一个电话,了解了一些没写在文章里的细节。

2月7日晚上10点58分,徐州发布第三个通报,声称“杨某侠”原名小花梅,是云南省福贡县亚谷村人。铁木当晚看到之后,心想,这是咱们可以求证的呀。铁木深耕云南多年,在怒江人脉众多。于是,他立刻联系了怒江的朋友,请他帮忙核实。朋友很爽快,答应第二天去问问。

凌晨12点,铁木将和朋友聊天的截图以及徐州的通报发在朋友圈,“待我们事实审查一下,看看在形式上到底有没有人说谎”。

在大理卖茶叶的老同事马萨,在这条朋友圈下面留言,问要不要一起去实地看看。铁木说,好。

虽然已经远离新闻现场多年,但两个媒体老兵的内心深处,依然还有对旧时光的浓浓怀念和不舍。

因为环境问题,选题经常被毙,铁木离开云南信息报之后,进入了公益行业。现在,他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一时间在昆明。除了是个卖啤酒的生意人,他还是个资深公益人。每年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云南的大山里转,做一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卖啤酒,他不擅长,收入勉强可以温饱。但做公益,保护野生动植物,是他的真爱。供职于云南信息报时,他除了是该报的采访部主任,还兼着公益周刊的主编。

铁木对怒江很了解,也很有感情。他第一次徒步“最后的马帮茶道”进入独龙江,是2005年。后来,他曾一个月内三进怒江,其中还在独龙江被困了一个星期。

穷和美,是他眼中怒江的两大特点。很多人对怒江的美都有所了解,但铁木对怒江的穷,印象更深。也只有他这种深度参与过政府扶贫的媒体人,才能深刻体悟怒江之穷。

2月8日,正月初八,早上,铁木开车从昆明出发,到大理接上了马萨。

路上,他们再一次明确了此行的目的:第一,福贡县亚古村到底有没有一个小花梅;第二,如果有,小花梅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2月8日,晚7点,开了十几个小时之后,他们抵达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六库。

这一天的早上,福贡警方也派员去亚谷村做了调查,并邀请了当地融媒体全程拍摄。

他们从福贡县政府的朋友处得知,小花梅确实是亚谷村人,小花梅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

亚谷村就在219国道边,距离六库100多公里,车程2小时。219国道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国道,全程长达10065公里,是中国唯一总里程超过10000公里的国道。这条经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四省区的边境公路,全线经过的大部分地段是“无人区”,堪称世界最艰险的公路。

2月9日下午3时,铁木和马萨抵达亚谷村。

但是原先以为简单的求证,因为村干部的不在村委会和不接电话,变得有些复杂起来。

一些外围采访受挫之后,他们决定采取最笨的办法,到亚谷村一家一家走访。

亚古村只有一条主街,他们先从商店和饭店的老板开始,向他们打探情况。他们都不知道视频中那个女子是谁,也都否认有人来调查过。

经过一番调查,他们终于确认,亚谷村确实有个小花梅。2月10日下午5点06分,铁木还就此发了一条朋友圈。

很多人留言,是不是就是八孩妈妈,铁木说不能确定。

调查过程中,也遇到民警盘问。但他们积极配合,警察也没多做难为。据铁木了解,现在亚谷村,还有七八个徐州警察,天天在村里调查。

因为时间跨度太大,所以务求每一个细节都要交叉印证,尤其是关于二十多年前的印象,尤为重要。2月11日早,铁木和马萨奔赴小花梅的出生地,距离亚谷村十多公里的普洛村,寻找小花梅还在世的亲人。

在这里,他们先是到了小花梅的姨妈家。家里没人,他们在山下找到了正在帮邻居修葺房屋的表弟。

1980年出生的表弟对小花梅已经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小花梅比他大两三岁。

他们又找了小花梅的的舅舅李永元。舅舅今年58岁,至今单身。他有五姐弟,小花梅的妈妈排行老二。小花梅的亲生父亲思罗子是打铁厂的临时工人,在某一年的夏天,下河游泳时溺水而亡。随后,小花梅的妈妈带着女儿改嫁到亚谷村。

在李永元家,铁木得知小花梅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妹妹。问她的电话,李永元不说。铁木看到门后的墙上写着一个名字“花梅英”,后面还有电话号码,于是就拍了下来。

2月12日下午4点,铁木打通了这个号码。一问,果真是小花梅的妹妹。电话中,铁木只说是云南来调查此事的。也许是最近经常接到调查组的来电,小花梅妹妹很配合,有问必答。

于是有了这样的一则对话——

稿子出来后,当晚即被刷屏。不过,铁木原来的部门领导看了之后,说缺个编辑。言下之意,铁木懂。他跟我说,这篇文章本来就不算媒体作品,只是流水账。

显然是谦虚了。

虽然文章编排略显粗糙,但这丝毫不影响文章质量。如何得到熟悉内情朋友的帮忙,如何找到核心当事人,如何降低采访对象的戒心,这些都是老调查记者才具备的基本功。

铁木跟我说,原先文章的标题本来想叫《对话小花梅妹妹:希望徐州警方给我一个DNA结果》。但是,后来他们衡量了一下风险,还是改为现在的标题,一个典型的深度报道标题。

这篇发在公众号“路的另一边”上的文章,没有开赞赏,也没有贴赞赏码。昨晚,群里很多媒体同行纷纷发了专属红包,对铁木等人的现场探访表示敬意,但是铁木都没收。他表示,心领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著名媒体人邓飞也通过朋友,给铁木转了2000元,但他一直没点。

我理解他的顾虑。这种敏感题材,不能留下一点把柄。

其实对于这种花费甚巨的采访,开赞赏很正常。如果没有社会的支持,没有机构发薪水的自媒体人是走不远的。尤其是高质量的自媒体文章,尤其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赏。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一个正常社会,不能没有调查记者,不能没有批评报道。但是对于调查记者来说,对于一些关注社会民生的原创自媒体人来说,目前的环境并不友好。

虽然前路密布荆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还是有很多不忘初心的媒体人,披荆斩棘挖掘真相,努力维护社会的基本公义。

没有他们,无数事件将打成死结,有些人将更无所顾忌。他们的价值,应当被看见,应该被奖赏。

铁木和马萨的这篇文章,价值巨大,尤其是和小花梅妹妹的对话,信息量丰富。与徐州的第四份通报对比看,可堪玩味之处甚多。

在我的再三要求之下,铁木同意在我的这篇文章中,附上他和马萨的网店二维码(头条上贴不了,他们的店面,一个叫“松罗去野”,一个叫“大理远山茶叶店”)。心有公平正义的人,他们的人品不会差,卖的东西不会差。请大家支持他们。

只要我们愿意,老兵不会凋零,更不会死去。

举报/反馈

码头青年

9.9万获赞 3743粉丝
讲正气,说人话,有态度
资深媒体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