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这世界上最为浩瀚的东西是什么,那无疑就是宇宙,即便是我们人类所生活的这个星球,放在宇宙中看也是十分渺小的。
宇宙已经存在了140亿年,诞生了无数美丽巨大的星体,宇宙本身的体积也是十分巨大的,对于我们现在的人类科技来说基本上是不可测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在浩瀚的宇宙面前,人类无疑是渺小的,但是我们却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真理的探寻,以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微小力量,尽力了解着我们所能知道的宇宙,这也是人类天文学家们一生的追求。
在天文学中有这么一个望远镜远近闻名,它就是哈勃望远镜,哈勃望远镜体型巨大,能够观测到许多宇宙奇观,能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然而人们利用哈勃望远镜遥望远方,竟然发现了几根高达5光年的“柱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正如前文所说,哈勃望远镜的建成是为了观测宇宙中的景象,所以这些柱子当然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柱子”。
而是有诸多星球所搭建出的星云景象。人们把它称之为“创世之柱”是因为其体积十分巨大,并且存在时间够久,十分的宏伟壮观,所以才能得到一个如此有气势的名字。
创世之柱距离我们很远,大概在7000光年以外,光年并非是一个时间单位而是长度单位,换算成米的话,创世之柱和我们的距离就大约是6.6225e+19米。
换句话说,我们所观测到的创世之柱那里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已经在7000年前发生过了,这样神奇的事情也就只有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够发生。
创世之柱位于M16星云的老鹰星云之中,整个星云里大约有着五六百颗恒星,十分的明亮,也正因如此,我们的天文望远镜才能够观察到它们的活动。
在观测的过程之中,科学家们意外的发现创世之助竟然有着崩塌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世之柱很有可能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彻底消失。
究竟是什么力量才能够摧毁高达几光年的星云体呢?
我们全文中也提到过,创世之柱虽然是由太空气体构成,但是其内部还是有着许许多多星球的,而我们都知道恒星的诞生以及发展都需要很多的能量。
以太阳举例,我们的太阳在发光发热的过程之中就会汲取周围的各种宇宙气体来充当“燃料”,这是恒星们延续生命的必要方式,如果一个恒星无法再进行运作,那么它的生命也将迎来终结。
创世之柱内的恒星也是如此,而且创世之柱中的恒星数量众多,且分布相当密集,每诞生一颗恒星,创世之柱内的星际气体就要被吸取一部分作为恒星的燃料。
正因如此,虽然创世支柱中有着许多的气体,体积高达几光年,但是这些气体毕竟是不可再生的。在繁琐的物理、化学运动之下形成的恒星,不断地蚕食着这些有限的气体,使得创世之柱内的构成发生巨大改变。
恒星越来越多而给予他们的养料则越来越少,这样的发展自然是不平衡的,所以在之后的一段岁月中,创世之柱可能会逐渐的消退,改变形状,甚至彻底土崩瓦解。
这样理解下来,这些恒星就像蛀虫一样,蚕食着创世之柱。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是永恒的,哪怕是恒星也有着其寿命的极限,当恒星内部的反应达到一定指数之后,它就会产生爆炸或者膨胀,最后消失在这片宇宙之中,创世之柱内的恒星也不例外。
在经历了漫长的一生之后,这些恒星也会迎来自己生命的终结,恒星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是不可估计的,恒星积攒了几十亿年的能量物质,在短短的一瞬间向外喷射出去,对于周边的任何物质来说都是极具毁灭性的,因此创世之柱内的恒星在消亡之时所产生的爆炸,也会对创世之柱造成很大的影响。
自从美国人用哈勃望远镜观测到了创世之柱,每年都会对外公布几张有关的影像。在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发现创世之柱的光芒变得黯淡了,有人推测这正是其内部剧烈的恒星运动,给创世之柱造成的影响。
人类对于宇宙而言实在是太渺小了,没有人知道我们能否在人类历史结束之前完成对宇宙的探索,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有天文学家日以继夜的对宇宙展开研究呢?这正是我们人类最高贵的品质——探索欲。
生命是有限的,而真理是没有极限的,人的一生只要是在探索真理的路上,那就不是虚度的。正因如此,我们人类才敢以弱小的身躯挑战宇宙的极限。没有人知道宇宙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却可以确信人类会竭尽全力的去探寻宇宙真谛。
科学之路没有尽头,我们作为浩瀚宇宙中的茫茫一份子,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强化自己的见地,窥探宇宙真正的奥秘。
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就是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的重要品质。也许在未来我们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真正的跳脱出我们所处的星系,迈向茫茫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