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后期有一个有趣的政治现象:在秦国担任高官的客卿,远多于秦国的本土派。大名鼎鼎的卫国人商鞅在魏国混迹许久,到了秦国一跃成为主持变法的重臣。魏国人张仪和范雎在本国难以出头,到秦国之后却几乎一步登天成为相邦。
八百里秦川。摄影/清风明月1997,来源/图虫创意如果觉得印象不一定靠得住,那就用数据来说明:秦惠文君四年,秦国有了首位确定的相邦(为了避讳刘邦,后世改称相国)樛游。到秦武王二年,秦王驱逐张仪后废相邦改立左右丞相。从樛游到秦朝灭亡时的赵高,史有记载的25位相邦或丞相中,有大半是客卿。清单如下:樛游、张仪、乐池、池子华、公孙衍、樗里疾、甘茂、向寿、田文、金殳、楼缓、芈戎、魏冉、寿烛、范雎、蔡泽、徐诜、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隗状、王绾、冯去疾、李斯、赵高。卫国人吕不韦的事迹大概是所有客卿中知名度最高的,这一方面得益于《史记》中他和赵姬、庄襄王的八卦故事。另一方面,吕不韦辅佐的是未成年嬴政,后者最后吞并六国成为秦始皇,又大大增加了吕不韦的知名度。但光看事迹本身,吕不韦的成就未必比得上魏冉:同样是依靠太后发迹的政治暴发户,魏冉靠自己的能力和运作,使自己的侄子在王位竞争中脱颖而出,姐姐也从一个普通的低级嫔妃(“八子”是秦、汉时侍妾称号,地位在王后、夫人、美人、良人之下)一跃成为宣太后。相比之下,吕不韦只是依靠运作依附上了华阳夫人和王子异人,比起魏冉扶立君主和太后相差甚远。正因如此,吕不韦在嬴政成年后很快失势,而魏冉成为秦昭襄王在位时秦国的实际统治者,秦昭襄王近六十岁都没能亲政。魏冉最后的结局也远胜被迫自杀的吕不韦:魏冉执政36年后,面对秦昭襄王和范雎的紧逼,选择功成身退,体面回到自己的封地终老。秦国相邦名单有八位来自楚国,除了前面提到的魏冉,还有甘茂、向寿、芈戎、昌平君、昌文君、隗状、李斯。昌文君、昌平君都是帮助嬴政平定嫪毐之乱的楚系外戚,昌平君还是末代楚王。李斯因活跃于秦国吞并六国和大秦帝国时代,知名度也相对较高。在秦国担任相邦或丞相执政的楚国人占了清单三分之一的比例,但至少有五人本质上属于外戚及其变种。他们权力来源主要是秦昭襄王时代的宣太后、秦庄襄王和秦始皇执政前期掌权的华阳太后。
来自魏国的有张仪、公孙衍、范雎,每一位都大名鼎鼎:张仪和公孙衍是战国中期顶级外交家,依靠合纵连横之术,活跃于国际舞台,公孙衍还是一代名将。范雎则因帮助秦昭襄王夺回执政权力以及传奇的复仇故事而留名史书。加上更早一些的商鞅,光看对秦国的贡献,来自魏国的客卿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来自齐国的田文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他在秦国任职的经历并不愉快,离开秦国时留下了“鸡鸣狗盗”的典故。冯去疾则是来自韩国的豪强。根据《汉书·冯奉世传》,冯去疾与冯劫都是冯亭的后代、冯奉世的先辈。当年,冯亭带着上党向赵国投降,导致了长平之战,家族后人却在秦国官运亨通,秦始皇执政时代,冯去疾地位还在李斯之上。赵高虽然为嬴姓赵氏,但他发迹前的身份是“隐官”,是介于庶人和奴隶之间的身份,大约等于今天的刑满释放人员,国籍意义不大。最后,来自赵国的楼缓、来自燕国的蔡泽、来自中山国的乐池,这些人的任期短、事迹也无亮点,但是可以看出,秦国客卿来源之广泛,甚至连中山国人都曾担任秦相。樛游、金殳、寿烛、徐诜、王绾五人的确切国籍未知。樛游的事迹已经基本失传,只是考古证据确定他是战国时秦已知的最早相邦。金殳的事迹也很少,只知道来自赵国的他取代了孟尝君,在相位上作为过渡人物待了段日子。寿烛则以客卿的身份取代了魏冉,但是第二年魏冉复职他就下台了。徐诜也是类似的以客卿身份在相位上短暂过渡的人物。王绾的国籍尚无定论,不过他的名声要比前面四位响亮太多:嬴政统一六国称秦始皇时的王绾就在相位之上。秦国本土的贵族曾担任相位的只有两位:樗里疾是秦国王室近支,以机变知名,颇有战功;池子华为秦国王族远支,只是过渡性的在相位上待了大半年。包含外戚在内,占据了秦国历代丞相的绝大多数,这是非常独特的现象。相比政界,军方的客卿比例没有这么一边倒,但仍有不少外来将门,较有名的是来自齐国的蒙氏,从蒙骜到蒙恬三代人在军界地位都颇高。客卿担任相位在战国时代并不是秦国专利。譬如来自洛阳的苏秦,曾同时挂着好几国相印。吴起以方面大员的身份从魏国跳槽到楚国后,同样一跃成为楚国令尹(宰相)。但在东方各国,相位基本由本国的王族或者公族担任。而且这些王族不但能担任相位,还有着自成体系的强大实力,有大量门客当自己的私人政治和武装力量。以战国末年的战国四公子为例,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都是本国王族近支出身,春申君黄歇也是本国大族。这些人的势力俨然是国中之国,其中口碑最好的信陵君,对君主来说都是心头大患,和君主就外交政策意见相左时能公然杀掉主将夺走本国军队。孟尝君更是因为和齐闵王关系恶劣,成为五国攻齐的促成人之一。这些王族圈养的门客,则有足够能力把这些无法无天的行为包装成快意恩仇的英雄故事,并流传后世。在王族和公族垄断朝堂的政治氛围下,东方各国那些出身尚可、本身拥有军事天赋或较强行政管理能力的人才,以及部分在本国政争中失势的王族、公族,都会倾向于投奔秦国,寻找展现才华、施展抱负的舞台。那么,为什么是秦国呢?我们时常把秦的崛起归功于商鞅那套爵位体系,认为这种制度给了秦国平民翻身的机会,然而,这只是一种美丽的误会。所谓的战场斩首升级爵位,其天花板相当低。作为平民,依靠战场勇敢杀敌,最高能升到的爵位是士中的第四级不更。再往上,杀敌再多也只有赏钱赏物,爵位就别想了。每一个服役周期内,单人每次最多只能升三级,超过三级的也只能赏钱。也就是说,一个平民想要升到战场杀敌爵位的最高级“不更”,也至少需要两个服役周期,参加两次大战。
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站俑特写。摄影/532Yang,来源/图虫创意
同时,秦法严苛,罚则非常细密,很可能辛辛苦苦杀敌升级上去后踩了雷,就一下子回到了原地。譬如秦末陈胜和刘邦,都是士级别,可他们兢兢业业干了很久,根本看不到升级到大夫的希望。后来,他们发现自己踩雷,要被降级甚至受罚了,被迫流亡或起兵。这还是秦统一之后的事儿,要回到战国时代,秦国对基层的控制更强力,很可能辛辛苦苦升级半天,踩个雷赔钱掉爵位,甚至最后沦为刑徒。但万一真有平民表现神勇,升到不更级别,又想继续进步到大夫呢?这就是另一套规则了。大夫级别的贵族们,个人斩首没用,他们的升级体系不是按照个人斩首来论的,算的是“盈论”,也就是按团队计功。要想踏进大夫阶层的门,你得先当上行政实职。行政实职的名额可比爵位少太多了,除非秦军连续大战或者遭到惨败,战死了一大堆,你能幸运活下来,才能填补空位,不然军官位置满满的,哪来机会?如果说极度勇武的平民升到“不更”还是颇有希望,再往上到大夫就需要极度幸运了。至于大夫怎么升到卿,法律文书中压根不提了。这么说吧,还是得靠血统或者君王破格任用。另外,卿最早是一个级别,商鞅改成3个,到秦末多达11个。大夫最初有两个等级,商鞅改成4个,到了秦末变成了5个。士也从两个等级改到了四个。这就如同网络游戏中,最初60级为满级,后来改到100级,到后来直接改成200级,逗人玩的“套路”啊!商鞅制定的这套体系,对本国平民极不友好,对国外有实力人士却大开方便之门。客卿制度是商鞅参考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设计的,客卿及其门客在秦国的升迁道路和平民截然不同。客卿们只要立下一次战功,达标后立马可以升级,可谓一步登天。这就等于国君给来自六国,包括失意王族、公族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开绿色通道,给予本国“卿”级别高官后代同等的授官机会,只要一有成绩,马上享受“卿”级别待遇,且可以和秦国大族一样继续升级。通过这种方式,在位的国君权力大增,还能有效拉拢了六国人才。这些人才在秦国缺乏根基,容易与君王合作对抗本土的老牌贵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标准的强干弱枝。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到统一后的秦帝国有一个特征:王权极强、王族极弱。君位空缺时,普通王族的力量甚至无法对抗权臣。战国中期,魏冉在秦国的王位争夺战中扶持侄子上位,就可以和姐姐共同把持王权,让以雄才大略著称的秦昭襄王到50多岁还不能亲政。更加著名的则是秦始皇,他刚死,权臣就杀光他所有子女,只留一个儿子继承皇位,并逐渐把他变成彻底的傀儡。在这个过程中,王族在权臣面前基本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秦国强盛的王权之下,平民和王族、公族的地位很低,但是对各国人才或失意权贵却如此友好,也难怪天下各地有才华的人士,都愿意投奔秦国。汇聚了如此之多的精英人才,秦国自然变得强盛。公元前238年,22岁的秦王嬴政举行了成人礼,得以亲政。然而,正在雍地进行亲政仪式的秦王政被一条急报震惊:长信侯嫪毐在咸阳起兵叛乱了!嬴政当机立断,平定了嫪毐之乱。司马迁编纂《史记》时,很难找到关于嫪毐之乱的官方记载,只能大量采录野史杂记乃至民间故事,就是我们熟知的——吕不韦为了满足守寡的太后又不被牵连,进献了专职男宠嫪毐。以太后男宠上位的嫪毐逐渐获得大权,但因为害怕和太后的奸情败露,选择先下手为强起兵叛乱,以失败告终。实际上,作为太后赵姬面首的嫪毐,是公开合法的,不存在所谓“奸情败露”。李开元先生曾提出假设,嫪毐与太后都是赵国人,嫪毐的起兵是王太后的赵系新兴外戚势力,与以华阳太后为首的楚系老牌外戚势力的斗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视角。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根据近年新出土的秦简,大概可以看出参与作乱的高官与部队的成分。县卒指咸阳县的常驻部队,卫卒指守卫宫城的中央警备部队,官骑泛指王室骑兵,也属于咸阳卫戍部队一部分,戎翟君公说的是义渠为首的西北地区部落贵族,他们在被秦国征服后成为秦国军事力量的一部分。这些是嫪毐叛乱的核心力量。内史肆、卫尉竭、佐弋竭、中大夫这四位参与作乱的都是二千石的高级军官。除掉秦王、丞相等不算秩级的顶层高官,二千石已经是秦国官员的最高秩级。另外,秦时打仗以临时募兵为主,这里的县卒、卫卒、官骑、戎翟君公四支部队几乎是首都咸阳和秦王手头的所有常备军。为何这支常备军和他们所有的首领一起选择叛变?只是为了保护太后的情夫嫪毐?相比咸阳守军的全体叛变,嫪毐自己的门客,也就是原文中的“舍人”,号称有四千户,结果此次叛乱中被斩杀不过数百人,其他都在战后被流放蜀地,那就意味着,这些门客主要是非战斗人员,反而是这支武装中排在最后的次要组成部分,真正叛乱的是秦帝国的常备军。前面说到,秦国绝大部分相邦或丞相都是客卿。当时的丞相拥有开府的权力,可以任命官员组建自己的一套班子,这就意味着丞相能给手下的幕僚直接授予大夫级和士级的特权。对于那些比丞相品秩稍低的客卿来说,商鞅制定的升级游戏同样没有意义,他们可以直接被钦定为卿一级的高官。普通的秦国百姓升迁反而难得多,在冒着巨大的风险去战斗,才能爬到“不更”及以下的士级头衔,然后利用机缘巧合升到大夫,这个过程中更随时可能踩雷被降级。这次叛乱的全体禁军有一个共同特点。西汉时代,长安的卫戍部队基本由首都周边和西北边地的“良家子”,也就是身份清白人家的子弟组成。秦时,常备军数量更少,考虑到军功授爵制度,首都卫戍部队的大部分成员当以关中土著大族后代为主。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要么升到大夫级别,要么卡在“不更”这个战场杀敌的上限,当然也有四位领衔军官那样的两千石高官。但他们比起客卿及其门客,毫无疑问处于绝对劣势。吕不韦的后台是华阳太后,华阳太后作为秦始皇的祖母、宣太后的侄女,本身是客卿制度最大的受益者。他此时的盟友昌平君、昌文君等人,更是标准的外戚加客卿。所以,这些本土派只能选择打出秦始皇之母赵姬的旗号,颇有政治野心的嫪毐也有意识地收拢这些人扩大政治势力。吕不韦和嫪毐的斗争,与其说是绯闻八卦导致的分歧,不如说是重用本土人士和重用客卿这两条政治路线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初登大宝的嬴政应是从这次惨痛的事件中悟出了弊病,之后的吕不韦罢相、郑国间谍案导致的逐客令,都是这种斗争的延续。但是,根深蒂固的客卿制度及其造就的“王权极强、王族极弱”怪象,不是谁能真正改变的。这种制度安排既有效帮助秦帝国虹吸各国人才,最终吞并东方六国一统天下,也使得强势君王秦始皇死后秦国很快陷入无休止的内讧和民众起义之中,持续近六个世纪的秦国,最终走向了毁灭。《复活的军团》剧照。摄影/超670920,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