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苏《新华日报》消息,2月9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农工民主党的优秀领导人,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原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农工党江苏省委会原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农业化学家朱兆良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举行。朱兆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月30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朱兆良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中央、中国科学院、国家有关部委和江苏省有关领导及老领导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图片来源: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官网

朱兆良祖籍浙江奉化,1932年8月21日出生于山东青岛,1953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1953年9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江苏省政协官网显示,朱兆良曾担任第八届、第九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朱兆良(资料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官网)

朱兆良长期致力于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开拓并发展了我国土壤氮素研究领域,为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方案,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等众多荣誉和奖励,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中国江苏网报道,进入21世纪后,我国化肥施用总量约占全球总施用量的1/3,可是氮肥的边际效益特别是高产地区边际效益越来越低,给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非常零散,不利于全盘把握,需要一个系统的、针对主要产粮区农田氮循环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农学效益与环境效应相协调这一涉及众多学科的全球性的重大科学命题。在这种情况下,朱兆良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张福锁组织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我国农田土壤氮循环问题。目标是“进一步阐明我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转化和迁移规律、损失途径及生态、环境效应,基本明确作物高效利用氮肥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学基础,并提出调控作物氮肥高效利用的原理和方法”。

朱兆良和团队工作人员,利用5年的时间以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和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灌溉策略、耕作方式和栽培因素的条件下,对农户常规施氮方式和分期动态优化施氮方式的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淋洗损失进行田间定点研究,找出不同因素组合(灌溉方式,耕作方式,施氮方式)条件下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评价其环境效应,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阻控措施,在最后的验收评审中被评为特优,以优异成绩交给国家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官网介绍,朱兆良在稻田土壤供氮量预测和氮肥施用量推荐的研究中,建立了用15N标记土壤测定水稻全生育期中非共生固氮量的方法;发现所谓的土壤供氮量中约21%系来自非共生固氮,及犁底层土壤的供氮量不容忽视且变幅大;证明现行预测供氮量和推荐施氮量的方法只是半定量的;提出应以差值法利用率评价氮肥效用的观点及其理论依据,论证了用'平均适宜施氮量法'推荐施氮量的可靠性。在氮肥去向研究中,发现我国农田中氮肥利用率偏低、损失率偏高,明确了变幅及主要影响因素;明确了主要稻区稻田中氨挥发的重要性,指出稻田田面水的铵浓度和光照是决定氨挥发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减少氨挥发的施肥原则。揭示了三熟制中作物的高产对土壤养分供应速率的要求明显高于两熟制;阐明了稻田土壤供氮特性中早发和晚发的机理,提出了控制氮肥施用量和重视其他肥料配合施用的建议。

据《新华日报》报道,朱兆良同志在政协和民主党派担任领导期间,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责,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兆良曾说:“科研人员既要有严肃、严密和严格的学风,又要有敢想、敢干和敢闯的精神,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则是科研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举报/反馈

政事儿

1508万获赞 235.3万粉丝
政事儿:小细节解读大时政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