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就开始走亲戚了,先走近亲,再走远亲。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现在的走亲戚到正月初七就基本走完了,几十年前的走亲戚可以延续到正月十五,那时走亲戚基本都是靠步行,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骑自行车去。
小时候走亲戚带的礼物基本都是四盒用纸盒包装的草糖,要好的可以带一垸子发馍、菜馍或者团子,到了亲戚家几乎都是中午住下来,趁年饭,做四样菜,猪肉和鱼是少不了的,穿心红辣萝卜调上一盘,凉拌藕再来上一盘,四样菜随随便便就能打兑齐了。那时走亲戚如果带小孩也时兴给压岁钱,在我们丰县的农村,压岁钱是近几年才有的雅称,那时的压岁钱统称为袋子钱(或者带子钱)。记得母亲带我去舅舅家,那时我的年龄还太小,看到别人都有外爷爷和姥姥我就问母亲:我咋没见过外爷爷和姥姥呢?母亲就用手轻轻拍打着我的头告诉我,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外爷爷和姥姥因为饥饿就早早地过世了,后来才听父亲说,母亲十七八岁嫁过来的时候头上还系着白布绳子呢,那时姥姥刚去世。那时我家的条件也不好,听母亲说,都是靠着两个舅舅的帮助,才养活了我们一家人。过年去两个舅舅家的时候,给我两毛钱的袋子钱我就高兴的不得了啦。
八一年我上初三的时候,俺队里开始分地了,听队长说的俺队里是俺公社分地最早的一个生产队,当年秋天家家户户的大豆都收获了几麻袋,红芋刨了一大堆,那年红芋干子晒了两囤,这在往年是想也不敢想的,要知道俺的生产队是全公社最穷的一个队,一年一人只分三十斤小麦,这些小麦根本不够一家人一年喝面水的,硬是靠着母亲的节俭,过年时我们兄妹几个年初二能吃上两个白面馒头。我的发小杰子,他姥姥家在西关制作果子,年前他领着俺几个去他姥姥家买果子,记得那时我家有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两个轮胎都有破损了,用绳子捆绑着,拿着父亲给我的钱跟着杰子在西关转悠了好久才来到他姥姥家,记得他姥姥家住在一个弯弯曲曲的小巷子里面,他制作的史家糕点在城里非常出名,因为是用猪油炸的,所以色香味俱全,当时是个午后,俺几个去得早,糕点还没有炸好,俺几个就在他家的小小院子里等着,看着一锅锅的糕点出锅,闻着糕点的香气,俺几个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当时的糕点无外乎是草糖、三刀子、羊角蜜(有的也称角蜜),还有大京。出锅的糕点晾在一个个大竹匾里,等凉透就可以出售了。等我们几个买好糕点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下来了。晚饭后,在煤油灯下,父亲用借来的盘子秤称好果子,分别装在买来的塑料袋里,俺兄妹几个围在父亲身旁看着父亲称秤装包,偶尔会拿出一个草糖让我们解解馋,装好包之后,父亲就把这些果子装在一个箱子里,把箱子搬进里间父母睡的屋子里,等过了年年初二开始,这些果子就该轮流走到亲戚那里去了。一般的亲戚都是四包果子,临来的时候,亲戚再回来两包,到第二天的时候再配上两包又开始走第二家亲戚了。
那时条件好点的家庭年初二走亲戚开始带白糖和蜂糕了,那时的蜂糕都是半斤一盒的,是我们丰县的特产,用滚烫的茶水冲着喝,又香又甜,在当时蜂糕可是走亲戚最高档的礼品了。如今市面上偶尔也能看到蜂糕,可现在的蜂糕早就没有了原来老蜂糕的味道了,况且现在的蜂糕一盒只装350克,分量上不够,口感上更不如从前了。记得那时最好的蜂糕是丰县第六食品厂造的,过年那几天厂门口一字排开一大溜卖蜂糕的摊子,如今那种争相抢购蜂糕的场景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过年走亲戚的礼物很难再看到有带发馍和团子的了,市场上出现了豆奶粉和方便面,原来那些草塘、三刀子、蜜筋已经不多了,年初二开始,城乡的大路小路上都是走亲戚的自行车,步行走亲戚的几乎没有了。九十年代后期,金城摩托车逐渐多了起来,新媳妇走娘家的有不少开始骑摩托车走亲戚了,俺村里有个刚结婚的,因为要面子,自己没有摩托车,借别人刚买的金城回娘家,喝醉酒开摩托车回来的时候把摩托车摔坏了,结果两家闹得不快,最后赔偿人家一辆新摩托。
进入两千年以后,火腿肠的出现,让过年走亲戚的礼物又多了一样好的礼品,王中王、金锣火腿肠陆续出现了,维维豆奶粉在那几年销量火爆,谁家走亲戚不带两包维维豆奶啊?最近几年,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亲戚的礼品已经百花齐放了,各种口味的酸奶、纯奶、色拉油、珍珠米、精制面粉、沛县鼋汁狗肉、许庙孙家驴肉、小磨香油、高邮松花蛋、笨鸡蛋等,都成了人们过年走亲戚串朋友的最佳礼品。
如今,小轿车已经非常普及了,谁家没有一辆轿车啊?有的家庭已经不止一辆了,电车更是普及,虽说电三轮不让进城,可在乡村还是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有了这些高档的代步工具走亲戚串朋友可方便了,原来要走好几天的亲戚,现在一两天就走完了,而且现在年关走亲戚住下的已经很少很少了,更有不少家庭趁年关的礼物,过了正月初七再去回礼,说的八月十五的时候家里忙着掰棒子,不得闲走亲戚了。
有不少人慨叹,如今走亲戚的礼品上档次了,亲情味却越来越淡漠了,你以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