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珊波斯帝国是由波斯人建立的,于3-7世纪统治伊朗高原的强大帝国,与罗马,汉朝等同为欧亚大陆的大帝国。萨珊波斯帝国也被称为波斯第二帝国,其建立者是阿尔达希尔一世。阿尔达希尔一世生于伊朗南部法尔斯省的显赫家庭。他的祖父萨珊——王朝得名于此——是阿那希特神庙的祭司,父亲帕帕克是伊斯塔赫尔城的统治者。在举兵建立王朝之前,阿尔达希尔曾是帕提亚(安息)最后一代国王阿尔达班五世的法尔斯总督(约208年起)
当时,由游牧民族帕提亚人建立的统治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帝国陷入衰落。阿尔达希尔决心乘机起兵,赶走帕提亚人,重建波斯帝国。阿尔达希尔得到法尔斯省地方世俗与宗教权贵的支持,宣布法尔斯地区独立并起兵讨伐阿尔达班五世。224年,他在今天伊朗的胡齐斯坦省的奥尔米兹达甘平原击败并杀死了阿尔达班五世(也有文献认为此事发生于227年),灭亡了帕提亚帝国。自立为王,萨珊波斯帝国由此建立。定都于泰西封(约226年)。阿尔达希尔一世确定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为国教。阿尔达希尔一世时期萨珊王朝的领土主要是统一了波斯地区,但他也不断进行战争,使呼罗珊、锡斯坦、米底和部分亚美尼亚并入波斯。
萨珊波斯帝国的各项行政,军事制度都与古代波斯帝国类似,并致力于恢复古代波斯帝国的传统。萨珊王朝的居民称萨珊王朝为埃兰沙赫尔或埃兰,在中古波斯语里意指雅利安人的帝国在行政层面上,萨珊王朝的统治者以众王之王为号,成为了中央霸主,取得圣火的监管权,圣火是萨珊王朝国教——拜火教的象征。萨珊王朝硬币的正面刻有在位的君王、他的王冠及特有的服饰,硬币的背面则可见到圣火。萨珊王朝的皇后的称号是眾后之后。至于在地方管治上,各地由萨珊皇室的成员负责管治,他们直接向“众王之王”负责。高度中央集权、积极的城市建设、农业及科技发展是萨珊王朝的管治特色。皇帝之下设有一个权力机构,负责实施政府的各种事务,该机构的首长称为副监,祆教祭司在这个机构里的权力异常强大。祭司阶层的首领、斯帕巴德(Spahbod,军方统帅)、商人首领及负责农业的大臣都位列在帝王之下。萨珊王朝统治者会听取大臣们的意见,穆斯林史学家马苏第对萨珊王朝的管治作出了以下的赞扬:“萨珊王朝皇帝的管治出色、其政策有序、关注民生、治下繁荣昌盛”。萨珊王朝的贵族包括安息帝国的游牧部落首领、波斯贵族及各地的其他贵族。一般来说,波斯贵族在王朝的管治上手握大权,包括边境地区的管治权,他们的职位大多是世袭的,许多职位都由单一家族垄断了几代。资历较高的边境大臣可拥有各自的银色王座,高加索等战略重地的大臣更可拥有金色王座、当处于战争状态时,这些大臣就是战地指挥官,较低级的军官也可以领导军队作战,萨珊波斯的人口在极盛时达到了近 2000 万。同时几乎垄断了中东地区的贸易。
军事上,萨珊波斯军队以骑兵为主,其骑兵主力是由低阶贵族庄园主“阿扎坦(azatan)”构成的人马俱披铁甲的重装骑兵,被称为“萨瓦兰”骑兵,冲锋威力势不可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过帕提亚骑兵。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马不披甲的中型骑兵。多由各附庸部落例如阿拉伯人,贵霜人,可萨人(一支来自里海北部的游牧民族,可能与回鹘或者西突厥有一定关系),组成。萨珊波斯的重骑兵讲究双重化,既带弓箭也带骑枪。远的近的全能对付。
萨珊波斯帝国重建了古代波斯著名的不死军,不过都改称了精锐的重装骑兵,号称10000人,充当皇帝的卫队。到了4世纪,萨珊波斯皇帝沙普尔二世又组建了人数只有1000人,极其精锐的皇家骑兵近卫骑兵——圣陨骑兵(gvan-avspar),他们各个是具装骑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此外,萨珊波斯还有大量重装大象。
步兵方面,尽管帕伊甘(Paighan,轻步兵)构成了萨珊王朝的步兵主体,但帕伊甘内部仍存在由优秀士兵组建的独立师,参军的米底人是精锐的标枪兵、投石兵及重步兵,史学家阿米亚努斯·马尔切利努斯以纪律性高、“武装如角斗士”来形容他们。居于吉兰、伊朗阿塞拜疆、马曾德兰的波斯人也在军中服役,据说他们在作战时使用匕首、长剑、标枪等武器。,与基本都是乌合之众的帕提亚步兵不同,萨珊波斯军队中重步兵比例大幅提升。例如,来自附庸的亚美尼亚重步兵和答拉米步兵,装备重标枪,模仿罗马军队使用标枪和剑作战。虽然战斗力不如罗马军团,但是在同时期的亚洲可以说是数一数二。萨珊军队大量装备反曲弓,这种结构的弓制做和保养都很复杂,但蓄能效率高于他们的主要对手——罗马军队装备的普通复合弓,因而有更大的威力和射程。可以对敌军造成较大威胁。
此外,萨珊波斯军队也拥有各类攻城装备,比如投石机,弩炮,攻城槌和攻城塔。另外萨珊波斯军队穿越自然障碍的能力也远胜于帕提亚人。普罗科皮乌斯记载:任何大河都无法阻挡波斯军队,因为波斯军队总是带着舟桥设备,因此即便是上万人据守河岸,也难以防备波斯人越过幼发拉底河。不过萨珊波斯军队的工程技术虽然令罗马人印象深刻,比之罗马人还是有很大差距。
以恢复古代波斯帝国为己任的阿尔达希尔,很快与强大的罗马帝国发生冲突,阿尔达希尔致书罗马帝国,要求罗马人归还侵占的旧波斯帝国领土——包括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和叙利亚,小亚细亚地区,遭到断然拒绝,于是。阿尔达希尔上台后不久,就挑起与罗马的战争,公元230年,他首先入侵并洗劫了罗马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卡帕多西亚行省(位于小亚细亚),挑起了两国争端。不仅如此,当时任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222-235在位)试图以外交途径解决上述争议时,波斯国王居然派遣了一支挑衅意味十足的使团。耀武扬威,提出种种无力要求,和谈破裂。时任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御驾亲征。罗马军兵分两路。北路沿亚美尼亚进军迎战波斯主力,南部在两河地区企图偷袭萨珊波斯首都泰西封,然而,由于亚历山大 塞维鲁优柔寡断,拖拖拉拉,错失良机。阿尔达希尔以少数部队拖住北路军,亲率主力迅速返回,击溃南路罗马军。亚历山大·塞维鲁闻讯,自知战略目的无法达成,率北路军狼狈撤退。一路上饿死,掉队无数。然而,波斯损失也不小。第一次交锋,双方打平。
阿尔达希尔一世的儿子沙普尔一世(240-270在位)堪称波斯的一代雄主继续对外扩张,征服了巴克特里亚及贵霜帝国西部,同时又对罗马发动过多次攻势。沙普尔一世攻打了罗马控制的美索不达米亚,收复著名的卡莱(Carrhae)和尼西比斯,但罗马将军提米斯特乌斯(Timesitheus)在243年于里萨埃纳(Resaena)击败了波斯人,收复失地。接着罗马国王戈尔迪安三世沿幼发拉底河进发,他在马西切(Misiche)兵败,戈尔迪安三世被军队哗变所杀,使沙普尔一世得以与新任罗马国王阿拉伯人菲利普订立有利的和约,罗马须向沙普尔一世交付500,000便士的赎金,每年须输贡。双方很快便再度开战,沙普尔一世在巴巴利索(Barbalissos)击败了罗马人,又攻陷和洗劫了重镇安条克(Antioch)。罗马震动,260年,罗马皇帝瓦勒里安亲征波斯,结果在埃德萨中伏,全军覆没,本人被俘,屈辱地死在波斯、沙普尔一世继而进兵安那托利亚,但被罗马盟友 帕尔米拉的奥登纳图斯Odaenathu偷袭击败,沙普尔一世的几个妻妾都被俘虏。奥登纳图斯发动反攻,收复两河流域,甚至兵临泰西封城下。沙普尔一世退走,与罗马讲和。奥登纳图斯自立为所谓帕尔米拉皇帝,建立所谓 帕尔米拉帝国,而后,波斯又与帕尔米拉帝国互相攻打,互有胜负。
其后,在帕尔米拉帝国灭亡后,萨珊波斯和罗马又进行了几次战争,在沙普尔一世的孙子巴赫拉姆二世在位期间(274-293在位),283年,罗马皇帝卡鲁斯(282-283在位)发动远征,大败波斯军队,攻破波斯首都泰西封。这是罗马军队首次攻破波斯首都泰西封,然而,卡鲁斯在进军之中莫名其妙地挂了,群龙无首的罗马军队撤回。成果付诸东流。
293年,沙普尔一世的小儿子纳塞赫推翻侄孙巴赫拉姆三世(巴赫拉姆二世的儿子),成为萨珊波斯君主。纳塞赫继续对罗马用兵,在296年于幼发拉底河上的卡利尼古姆(Callinicum)附近击败戴克里先任命的罗马副皇帝伽列里乌斯,伽列里乌斯在298年春季得到在多瑙河召集的一支援军支援,纳尔斯不能在亚美尼亚及美索不达米亚再进寸步,伽列里乌斯于是在298年经亚美尼亚对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发动攻势,纳尔斯撤至亚美尼亚迎战罗马人,地势崎岖的亚美尼亚对罗马步兵有利,反之对萨珊王朝的骑兵不利,加上在当地人的协助下,伽列里乌斯在接连两次战役里击败了纳塞赫。
罗马军队再次发动进攻,大败波斯军队,攻占了纳塞赫的营地,掳走了他的财物及妻妾。伽列里乌斯乘胜进军,在298年攻陷了尼西比斯,并沿底格里斯河攻陷泰西封。这是罗马军队第二次攻破泰西封。波斯割让亚美尼亚讲和。
根据和约,萨珊王朝须割让底格里斯河以东五个地区予罗马,并同意不得干预亚美尼亚及格鲁吉亚的事务。受此影响,纳塞赫逊位予他的儿子霍尔木兹二世,纳塞赫在一年后悲愤而亡。萨珊王朝的局势动荡不安,霍尔木兹二世下令镇压锡斯坦及贵霜的动乱,他再也无法驾驭贵族,终在309年的一次围猎当中被贝都因人杀害。
自巴赫拉姆二世至霍尔木兹二世时期,王权式微,贵族与宗教势力不断膨胀,左右朝政,甚至干预王位继承,霍尔木兹二世之死引发了激烈的王位争夺战。霍尔木兹二世去世后,长子阿杜纳塞成为国王。此人统治十分暴虐,不久,波斯帝国贵族在琐罗亚斯德教支持下谋杀了阿杜纳塞。又弄瞎,软禁了霍尔木兹二世的次子,霍尔木兹二世的三子霍尔木兹见状,流亡罗马。霍尔木兹二世的后裔只剩下尚未出生的沙普尔二世。此时还在娘胎里,不知道性别,为了稳住朝廷内外不安的情绪,全国最有资历的大祭司决定用秘法鉴定沙普尔二世的性别。经过大祭司连日来不为人知的试验,最终确定沙普尔二世是男孩,这下朝廷内外都心安了,沙普尔二世随即立刻继承王位,大祭司把王冠放在了皇太后肚子上,成为伊朗萨珊王朝第九位沙阿,是世界历史继位时年龄最小的君主——还在娘胎中。不久,沙普尔二世出生,正式成为国王,也是世界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在位71年。
沙普尔二世在位时期是萨珊波斯帝国的黄金时期。在位期间,沙普尔二世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并收复波斯在内乱期间失去的土地。沙普尔二世奉行严厉的宗教政策,以加强君主权威,在他的统治下,完成了琐罗亚斯德教的圣典《阿维斯塔》的收集,异端和叛教受到惩罚,基督徒受到迫害。后者是对君士坦丁大帝对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的反应。沙普尔二世和沙普尔一世一样,对犹太人友好,他们在他的时期生活相对自由并获得了许多特权。在沙普尔二世的童年时期,阿拉伯游牧民族袭击了萨珊王朝,甚至开始准备定居,做长期占领准备,特别是阿尔达希尔-克瓦拉地区和波斯湾沿岸。16 岁时,沙普尔二世亲率军队远征阿拉伯人;他主要在阿索里斯坦与阿拉伯部落作战,此后他越过波斯湾,到达现代巴林,贾提夫或现在的沙特阿拉伯东部一带,《列王纪》记载“沙普尔成年后,将那些阿拉伯人赶走,夺回了他们占据的土地,许多阿拉伯统治者被他杀死,余下的则四散奔逃”沙普尔二世杀死了大量阿拉伯人,并用沙子堵住了他们的水井,破坏了他们的供水。在与阿拉伯东部的阿拉伯人打交道后,他继续远征阿拉伯西部和叙利亚,在那里他袭击了几个城市,甚至远至麦地那。对待阿拉伯战俘,沙普尔十分残忍,他下令用绳子穿过阿拉伯俘虏的肩胛骨,将他们押在一起,送往沙漠囚禁。由于他对待阿拉伯人的残忍方式,他被他们称为 Dhū'l-Aktāf(“刺穿肩膀的人”)。 沙普尔二世不仅安抚了波斯的阿拉伯人海湾,他也将许多阿拉伯部落推向了阿拉伯半岛的更深处。此外,他还强行驱逐了一些阿拉伯部落,迫使他们迁移,沙普尔二世为了防止阿拉伯人对他的国家进行更多的袭击,下令在今伊拉克西南 附近建造一堵墙,这被称为 war-i tāzigān(“阿拉伯人之墙”)。此外,沙普尔二世还收编了定居的阿拉伯部落——拉赫姆人,并将他们编入军队。拉赫姆人很快成为波斯军队中的重要力量。
沙普尔二世很快又挑起与罗马的战争。337 年,就在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 (324-337) 去世之前,沙普尔二世发动对罗马帝国的进攻,在镇压南部的叛乱后,沙普尔二世入侵罗马美索不达米亚并占领了罗马的附属国亚美尼亚。与罗马军队先后进行了九次重大战役。互有胜负,338,341,350年,沙普尔二世三次攻打重镇尼西比斯,均不克退还。公元 341 年,沙普尔立贵族阿尔萨西斯(Arsaces)为亚美尼亚国王,暂时把亚美尼亚置于波斯控制之下。公341年,沙普尔二世与亚美尼亚缔结盟约,试图使亚美尼亚成为他反对罗马的帮手。346年率大军征伐美索不达米亚。在348年于辛卡拉大败罗马皇帝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君士坦丁之子)的军队之后,沙普尔二世仍未能征服美索不达米亚,遂与罗马议和。但他得以兼并了不少土地。351年,沙普尔二世再度与亚美尼亚签订反罗马的盟约,然而亚美尼亚不久背约转投罗马怀抱。沙普尔二世酝酿与罗马再次开战。359年沙普尔二世进入叙利亚,他攻克了辛卡拉,并击退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反攻。
罗马方面,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去世后不久(361),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的堂弟尤里安即位,成为新皇帝,也是罗马帝国最后一个不信基督教的皇帝,故而得号“叛教者”尤里安,尤里安早年曾率军在高卢地区与日耳曼人长期作战,并指挥过著名的斯特拉斯堡大捷,在军队中威望较高,本人也是被军队拥立上台,363年,上台不久的尤利安率9万大军远征波斯帝国,波斯军且战且退,坚壁清野,罗马军抵达泰西封城下,围城不克。军中断粮。尤利安破釜沉舟,力排众议,决定转向伊朗高原腹地寻找粮食。寻机与波斯主力决战。沙普尔二世派遣间谍,伪装向导,将罗马军队引入荒野,罗马军队缺水缺粮,士气大跌,被迫撤军,波斯军追击,罗马军在萨迈拉附近的马兰加与波斯主力遭遇。此战即著名的马兰加会战,尽管罗马军疲惫不堪,士气大跌,人数也处于劣势,但在尤里安指挥下,罗马军排出密集队形,弓箭手标枪兵退至两翼和后方放箭。呈月牙形布置,抵挡波斯军骑兵冲击。击退波斯军。波斯军步兵紧随其后发动第二波攻击。也被罗马军击退,被迫撤退。双方互有伤亡,各自罢兵。罗马军且战且退,波斯军尾随其后。三天后,波斯骑兵夜袭罗马军大营,罗马军猝不及防,大败,队伍一片混乱。尤利安慌忙之中,没来得及穿盔甲,即冲入阵前稳定阵线,鼓舞士气。结果被不知道哪里标来的一标枪标死、此举反而激起了罗马军队的愤怒,由于尤利安在军中威望很高,罗马军不仅没有用崩溃,反而士气大振,高呼为皇帝报仇,发起反攻,波斯军抵挡不住,败走,自相践踏,阵亡贵族及将领五十多人。近卫军拥立约维安继位,罗马军突围撤回国内。战后,约维安与波斯讲和。同意放弃罗马在298年从波斯手中得到的领土,包括尼西比斯及辛格拉。双方再次停战。
马兰加战役的失败并未对沙普尔二世的统治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在与罗马帝国作战的同时,沙普尔二世同时向中亚,印度地区扩张。当时,在中亚,萨珊王朝的旁系自立为王,建立所谓“库沙诺(kushano)——萨珊”王国,表面尊奉中央,实际上俨然成为独立王国,呈尾大不掉之势,在公元 350 年左右的东部,沙普尔二世在对抗库沙诺-萨珊王朝时占据上风,并控制了现在称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地区的大片领土,这可能是由于白匈奴的进攻几乎摧毁了库沙诺-萨珊王朝的结果。在沙普尔二世统治的最后阶段,在兴都库什山脉以南建立了一座萨珊铸币厂,其作用可能是支付当地军队的费用。萨珊波斯人可能一直保持对该地区的控制,直到该地区在公元 360 年左右落入寄多罗王朝(由贵霜残部在印度西北建立的王朝,5世纪中叶被白匈奴人灭亡)手中 而喀布利斯坦(喀布尔)在大约公元 385 年落入白匈奴手中。在印度信德地区(位于今巴基斯坦),亦出土萨珊波斯样式的金币,但萨珊波斯在此地有多大的控制力尚不明确。在沙普尔二世统治后期,中亚的游牧民族嚈哒人(白匈奴)开始崛起,此后成为萨珊波斯帝国的边患,在公元 356 年,沙普尔二世在他的东部边界上亲率大军,击退了白匈奴人的入侵,最终在公元 358 年与他们缔结了联盟条约。但是,到了60年代,萨珊王朝最终失去了对巴克特里亚地区的控制权,其被北方的入侵者——主要是白匈奴各部所控制,他们随后入侵印度。
沙普尔二世大帝于379年去世,沙普尔二世在379年逝世后,王位便落在兄弟阿尔达希尔二世(379年-383年在位)及他的儿子沙普尔三世(383-388年在位)身上。两人都没有遗传到沙普尔二世的管治天赋。阿尔达希尔二世未能令人满意地接替沙普尔二世的角色,沙普尔三世也未能取得令人曯目的成就。虽然沙普尔三世的儿子巴赫拉姆四世(388年-399年在位)较他的父亲积极,但也未能为萨珊王朝作出重要的贡献。受和约的约束,亚美尼亚被罗马帝国及萨珊王朝瓜分,罗马帝国控制亚美尼亚西部的一部分,而萨珊王朝则重新掌管大亚美尼亚地区。巴赫拉姆四世的儿子伊嗣埃一世(399年-421年在位)经常被用来与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进行比较,两者的体格及外交手腕同样强而有力,而且都是机会主义者。伊嗣埃一世与君士坦丁一世同样奉行宗教宽容政策,宗教少数社群可以获得较大的自由,伊嗣埃一世停止了以往对基督徒的迫害,甚至对迫害基督徒的贵族和祭司进行处分。萨珊王朝在他的统治时期内显得相对和平,他与罗马人维持着和平的关系,也并将年幼的罗马皇子狄奥多西二世(日后成为东罗马皇帝)作为人质监管。伊嗣埃一世迎娶了一名犹太公主,并与她诞下了一名叫纳尔西的儿子。
伊嗣埃一世的继任人是巴赫拉姆五世(420-438在位),外号“野驴”巴赫拉姆五世是最广为人知的萨珊王朝皇帝,也是许多神话当中的英雄,这些神话甚至在萨珊王朝结束后仍被阿拉伯人流传下去。《列王纪》中记载了巴赫拉姆五世的许多英雄事迹,包括徒手制服猛兽。巴赫拉姆五世成长于阿拉伯人的家庭,平易近人,热衷艺术,享乐,喜好打猎,同时他在战争中也很成功:427年他战胜了嚈哒人(白匈奴),阻止了嚈哒人向西亚的推进。在位期间,巴赫拉姆五世因宗教政策冲突与罗马帝国爆发小规模冲突,巴赫拉姆五世登基后亲征,波斯军队向美索不达米亚进发,与此同时罗马军队围攻尼西比斯。在一开始的两场战役中罗马军队获胜,但此后由于其它战场的需要罗马不得不撤出部分部队。巴赫拉姆五世的阿拉伯同盟对安条克的进攻也失败。422年这场战争告终。双方议和,共同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居住在罗马帝国的(少数)琐罗亚斯德教信徒与居住在波斯的基督徒可以保持他们的信仰。东罗马还向波斯付钱,作为代价波斯承担加固高加索山脉的山口抵挡匈人的义务。此外双方可能还达成协议在双方共同的边界上不加设新的堡垒。438年,巴赫拉姆五世在狩猎中不幸误入沼泽身亡。
巴赫拉姆五世的儿子伊嗣埃二世(438年-457年在位)是一个温和的统治者,但他对宗教少数族群采取了较伊嗣埃一世严厉的宗教政策,特别是对基督教大肆迫害。即位初期,伊嗣埃二世在441年召集了一支包括其印度盟友的各族军队向东罗马帝国进攻,在经历小规模战斗后便恢复和平。443年,他在尼沙普尔召集军队攻打寄多罗人(Kidarites),最终在450年击溃了他们,迫使他们逃离阿姆河。在东部作战期间,伊嗣埃二世猜忌军队当中的基督徒,于是将他们驱逐出军队及政府机关,又迫害基督徒,犹太人也受到牵连。为了重新建立祆教在亚美尼亚的地位,伊嗣埃二世再次发动对亚美尼亚人的战争,他在451年的阿伐拉战役里敉平了亚美尼亚基督徒的骚动,但仍未能改变亚美尼亚人主要是基督徒的状况。伊嗣埃二世在晚年再度与寄多罗人作战,他在457年逝世。伊嗣埃二世的儿子霍尔木兹三世(457年-459年在位)继其位,他的在位时间甚短,他与得到贵族及巴克特里亚嚈哒人支持的哥哥卑路斯斗争,霍尔木兹三世在459年被卑路斯杀害
此时,乘波斯帝国的内乱,白匈奴人再次崛起,威胁着波斯帝国,从5世纪20年代开始,嚈哒人开战入侵萨珊波斯。先是与波斯国王巴赫拉姆五世作战被暂时击退,二十多年后又卷土重来,击败了继任国王伊嗣埃二世,夺取了阿姆河南部地区。随后发动进攻,波斯军队不能制,节节败退,自公元474年始,卑路斯一世与曾为同盟的嚈哒人在巴克特里亚反复交战。卑路斯共被嚈哒人俘虏过两次,此时伊朗高原刚经历长期的饥荒,高昂的赎金与灾情使国库陷入空虚。萨珊王朝陷入全面危机。公元482年,亚美尼亚将军瓦尔丹·马米科尼扬以及瓦赫坦格一世分别在亚美尼亚与伊比利亚地区(此伊比利亚并非西班牙,而是位于高加索地区)起兵,掀起反对萨珊波斯帝国的叛乱。
在王国内部,由于连年天灾与贵族,宗教集团的土地兼并,玛兹达克运动在波斯兴起,,玛兹达克运动以其发起人马兹达克命名,提倡绝对的社会平等及正义,主张公有制,号召推翻传统的拜火教及祭司和波斯贵族,玛兹达克对祆教经典《阿维斯陀》作出解读,其改革思想被称为玛兹达克主义,许多玛兹达克教徒在各地掀起骚乱,使得波斯国内局势一片混乱,恰在此时,在484年的赫拉特战役中,嚈哒人通过伏击杀死波斯国王卑路斯一世(457-484在位),进而夺取了东伊朗高原的呼罗珊等大片土地,迫使萨珊波斯连年纳贡。卑路斯一世的死导致王位继承陷入混乱。不论在当代或现代史学中,都批评卑路斯一世主动挑起对嚈哒人的战事“愚蠢”。他的败死使萨珊波斯进入了一段政治、社会和宗教全方位的动荡期。萨珊朝被迫向嚈哒人进贡,同时贵族和神职人员的影响力大增。权臣苏赫拉、大贵族沙普尔·米赫兰把持了朝政,他们先拥立卑路斯之弟巴拉什即位,不久后又嫌弃巴拉什软弱,改立卑路斯的儿子15岁的卡瓦德一世为傀儡。
权臣苏赫拉(卑路斯阵亡后,苏赫拉率军远征白匈奴获得大胜,并抢回卑路斯遗体,从而获得了巨大的威望,被称为“救国英雄”)
玛兹达克运动的发展使得身为傀儡的卡瓦德一世觉得有机可乘。493年,卡瓦德为了亲政而强迫苏赫拉退休,让他回到家乡设拉子当省长,以为远离首都的苏赫拉不可能再有干涉王权的机会。但结果出乎卡瓦德意料,曾经的“救国英雄”苏赫拉居然保持着强大威望,依然遥控著朝政,并多次吹嘘自己拥立卡瓦德的功绩和恩情。于是手段过人的卡瓦德,以拉一打一的方式,成功拉拢与苏赫拉敌对的大贵族沙普尔·米赫兰,让沙普尔率领自己的兵马攻入设拉子,并把苏赫拉送到首都泰西封囚禁著。卡瓦德一世鉴于中央军过半数仍爱戴或同情苏赫拉,于是在同年(493年)害死了苏赫拉。这样的雷霆手段和忘恩负义行动,引起一部分显贵和杰出官僚的不满,削弱了卡瓦德的支持力道和国王应有的道德合法性。卡瓦德决心利用玛兹达克运动,削弱大贵族的实力,亲政后,他支持马兹达克创立教派,认为富有者应该将他们的财富及妻子分给贫困者,他采用马兹达克教派教条,用意明显是要摆脱权贵及贵族的影响力。改革行动却导致他被废黜,并幽禁在苏萨的“忘却之城”,他的弟弟扎马斯普在496年继位。卡瓦德一世在498年得以逃脱,并受到嚈哒人的庇护。498年,流亡在外的卡瓦德一世在嚈哒人君王的协助下率领大军重返首都泰西封,扎马斯普被大贵族抛弃而逊位,卡瓦德一世因此重掌王位。此后关于扎马斯普的生平不详,但许多人相信他受到卡瓦德一世的优待而保住余生(虽然可能被卡瓦德熏瞎双眼)。至此,波斯的政局开始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