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图|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1949年9月,苏联文化艺术团到中国访问。

时值新中国成立在即,代表团在中国人的欢呼声中,参加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随团的成员中,苏联作家、《真理报》记者西蒙诺夫一直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如何取得胜利的原因感到好奇,于是在开国大典结束后,西蒙诺夫带着几名翻译以及工作人员动身南下,从北到南挨个采访他所见到的每一个人。

从野战军的司令员,到部队中的每一名普通士兵,都给西蒙诺夫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

西蒙诺夫回国后,将这一路的采访资料写成《战斗着的中国》一书,详细披露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中的故事。

也从侧面向全世界展现了,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究竟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淮海战役战场见闻

1949年10月,西蒙诺夫启程南下,第一站即是在徐州。

华东军区迅速下达命令,要求驻徐州的三野24军负责接待来访的西蒙诺夫。时任军作战科科长的恽前程负责接待了到来的西蒙诺夫一行人。

恽前程事先准备了大量的材料,来为西蒙诺夫详细地说明淮海战役的具体经过。

图|1953年朝鲜战场,从左至右恽前程、王必成、梁金华等合影

尽管西蒙诺夫事先已经了解了一些淮海战役的具体经过,却仍旧为整个战役的进程而感到惊心动魄,话说到一半,西蒙诺夫迫不及待的打断恽前程的话:

“斯大林同志得知了你们以60万人战胜了80万人的消息,脱口而出连说了两声‘奇迹’,并挥笔兴奋的在笔记本上写下:60万战争80万,奇迹!真是奇迹!请你们详细的讲讲这个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恽前程从战役前的济南战役开始谈起,一直说到华野粟司令致电中央,建议应在徐州附近歼敌的经过,西蒙诺夫不由得盛赞:

“只有天才的军事家,才能创造出淮海战役这样的奇迹。”

恽前程也对西蒙诺夫说:

“是啊,战后毛主席说:淮海一战,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西蒙诺夫注意着恽前程讲述淮海战役的经过,对我军执行的“即俘即补政策”十分感兴趣。

“让敌人的士兵来当解放军?发给他们武器吗?”

图|粟裕

“发的。”恽前程点点头说:

“这些俘虏绝大多数也是穷苦人出身,是国民党军强迫他们抓壮丁入伍的,一经诉苦教育,很快就能提高觉悟,知道为谁打仗,马上就能够调转枪口去打国民党军。”

“这些解放战士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许多人在战斗中立了战功,担任了班长、排长以及战斗英雄。”

“噢,这可太新奇了,卫国战争中,我们可不敢把武器交给被俘的敌军士兵。”

西蒙诺夫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他曾作为在《真理报》战地记者,亲自赴前线看过,对战场的环境可以说绝不陌生。尽管心头充满了疑惑,但他还是耐着性子,静静地听对面说下去。

聊完了整个淮海战役的经过,西蒙诺夫又提出要到战场实地考察。

尽管战斗已经结束,但遗留下来的残垣断壁,还在诉说着战斗的激烈,吃过午饭后,西蒙诺夫乘火车赶往距离徐州50公里以外的碾庄圩。

图|淮海战役要图

碾庄圩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歼灭黄维兵团的战场,也是淮海战役中,战斗最激烈的战场之一,黄百韬尽管是杂牌出身,但所部几个军的战斗力均不弱,碾庄一战,华野付出了两万七千三百多人的伤亡代价(非网上谣传的6万多人的伤亡)。

西蒙诺夫刚一下车站,迎面就看到了墙上有很多弹坑,于是他回头问道:

“这是解放军战斗过的遗迹。”

“是的。”

一行人从碾庄的南门进去,一路走到黄百韬司令部所在地,一路上全都是炮弹炸过的深坑,密密麻麻。西蒙诺夫盯着战场上的痕迹,又回头问了一句:

“战斗真么激烈,黄百韬是不是在战斗中被击毙的。”

随行的华野战士告诉他:

“不是,黄百韬是战斗带最后支持不住,率领25军少数人员突围,逃跑到尤家湖村,被我华野四纵战士击毙的。”

图|淮海战役时,黄百韬指挥所旧址

西蒙诺夫一路走到村南芦苇荡边,看到一块木牌,上面这些黄百韬被击毙的经过。

“这就是顽抗的下场。”西蒙诺夫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恽前程还告诉西蒙诺夫,华野歼灭国民党军44军、100军时,6纵指挥坦克大队第一次作战,十七师师长梁金华亲自乘坐坦克去敌人阵地侦查,西蒙诺夫听闻此事,不由得举起大拇指赞叹:

“师长亲自乘坐坦克到敌人阵地内侦查,这是少有的,这一行动堪称是一个指挥员勇敢和指挥的杰作。”

本来西蒙诺夫还想到陈官庄、双堆集走一走,奈何天色太晚,来不及去,只能急匆匆往火车站赶去,一路上西蒙诺夫都在追问:

“为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能在短时间里取得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

图|支前民工

恽前程仔细思索了片刻,说了一句话:

“除了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决策,指战员英勇果敢外,还有一关键点,那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的陈司令员说过,与其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军队打出来的,倒不如说是山东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西蒙诺夫点点头:

“这是一场人民战争,没有忘记农民在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功劳,好。”

西蒙诺夫采访刘伯承、林彪

离开淮海战役战场后,西蒙诺夫一路南下,经汉口前往长沙。

在湖南长沙时,西蒙诺夫幸运地碰到了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两人还一同参加了部队的表彰大会,观看了战士们自编自演的节目。

事实上,当时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国民党军仍然在华南、西南盘踞,除四野进军华南外,在中央军委以及毛主席的指示下,刘伯承、邓小平根据当前的敌情,拟定了西南作战的计划

1949年8月19日,刘邓下达《川黔作战基本命令》:

“确定以五兵团及三兵团的十军直出贵州及川南,断敌退路;以三兵团主力直出川东南,聚歼重庆及川东之敌;而后协同贺龙率领下的由陕入川的十八兵团等部攻占全川。”

图|刘伯承与邓小平

为了迷惑蒋介石,第一野战军仍由秦岭进军川黔,迫使蒋介石将主力部队全部调往秦岭一线,为二野进军西南铺平道路,刘伯承率领二野指挥机关一路由徐州到武汉,再到长沙、湘西。

刘伯承到徐州后,即公开与陈毅见面,双方其乐融融,到郑州时也是大张旗鼓,还当众宣布要从郑州向西进军四川。

实际上,解放军到了郑州以后,并没有向西,而是悄无声息地南下了。

刘伯承在郑州公开露面后,即彻底进入到偃旗息鼓的状态,秘密南下,在武汉时也只是出席了一次二野同四野的联欢会。

此时在长沙破例接受西蒙诺夫的采访,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刘伯承详细地为西蒙诺夫讲了毛主席的战略构想,以及进军西南、解放重庆的军事准备,刘伯承事无巨细,两人谈了几个小时。

尽管刘伯承讲得很详细,可西蒙诺夫还是觉得有些不足,刘伯承说战略,说构想了很多,却唯独没有提自己,刘伯承见他一脸的疑惑,于是问了一句:

“还有什么问题吗?”

“有。”

“什么问题?”

西蒙诺夫对刘伯承说:

“请刘将军谈谈个人的经历和生活?”

图|二野进军西南作战图

没想到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却令刘伯承十分为难,司令员勉为其难地来了一段似乎是很详细的自述,话没说几句,两人的谈话就结束了。

“我个人所知道的他的履历,比他讲给我的还要详细。”

西蒙诺夫后来私下里与人开玩笑时,还聊起了这个话题。

“将军同志谈起打仗、战略、策略克敌制胜,谈笑风生近五个小时,谈起个人来却无动于衷,吞吞吐吐,不知道从何谈起,总共不到五分钟。”

事后他评价刘伯承:

“与其说他是一位将军,更不如说他是一个教授,刘伯承将军翻译了许多苏联军事著作,从大部头的军事理论著作,到一般的报刊军事短评,都是他翻译的,而且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翻译的。”

“而刘伯承将军在积极借鉴外军先进的经验同时,还强调推陈出新,一面翻译苏联的军事著作,一面整编出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

图|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第一师第三团参加大西南战役胜利完成任务后合影留念

尽管两人只是简单地见了一面,西蒙诺夫对刘伯承元帅却十分尊重。

西蒙诺夫怀着依依不舍的情绪,跟着继续南下。

此刻林彪正率领四野大军,与白崇禧所率领的桂系鏖战。

1949年11月8日,在湖南衡阳一个小四合院你,西蒙诺夫有幸遇到了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

这时衡宝战役才刚刚落寞,第四野战军在整个战役中,全歼桂系主力第七军、第48军四万余人,获得空前胜利,对于这样一位传奇将帅,西蒙诺夫自然是不愿意错过。

西蒙诺夫回忆,初见林彪时,当时他正发着高烧,一度近40°,脸上面红耳赤,身上裹着军棉大衣。尽管如此,林彪当时还是忧心着前线的战事,他的手中拿着各色的小标旗,在一幅军事挂图前指挥战斗。

与西蒙诺夫交谈时,林彪对中央战略决策中“是远距离迂回包抄,而不是近距离迂回包抄”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尽管如此整个采访过程中,西蒙诺夫还发现了一件趣事,历时4个小时的采访过程,林彪谈论起军事战略、战术来是头头是道,但对自己将近20年的军事生涯,却仅仅用了5分钟就概括完了。

图|衡宝战役

西蒙诺夫中午和林彪一起吃了一顿不是很丰盛的饭,为了招待他这位远来的贵客,专门为他打开了一个“洋罐头”。

考虑到林彪身体不适,西蒙诺夫主动提出,想要采访一下衡宝战役中立功的135师。

“你们为什么这么自信”

衡宝战役是解放战争末期,大迂回大穿插的经典战例。

因为一个偶然,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第45军135师成为了整个战役的关键,因未接到指示,135师越过衡宝公路后,被桂系4个师的兵力保卫。

为了全局胜利,135师牵制住桂系4个师的主力,为战役全局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9年11月的一天,西蒙诺夫动身前往湖南黄土铺45军135师驻地。

自衡宝战役过后,135师已经迎来送往了几波采访的记者,早已经是见怪不怪。

为表重视,第四野战军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的陈伯钧、政委邱会作、政治部主任李改,135师师长丁盛一起出动。

图|丁盛

西蒙诺夫一下车,陈伯钧、邱会作就起身上前握手欢迎,并指着丁盛介绍。西蒙诺夫高兴地握着丁盛的手说:

“师长同志,我是来向你请教的。”

“不能说请教了。”丁盛难能可贵的谦逊了一番:“需要哪方面的材料,我详细的为你介绍。”

45军军长陈伯钧主持召开了一次衡宝战役座谈会,详细地给西蒙诺夫介绍了四野与桂系决战的全部经过。

西蒙诺夫在听林彪、陈伯钧讲衡宝战役时,反复听到过一个战略,即毛主席指示的要远距离迂回穿插,不要近距离迂回穿插,感到十分好奇,于是特别向陈伯钧请教:

“请军长同志具体的讲一讲。”

由于陈伯钧所说的都是军事术语,西蒙诺夫带来的汉语翻译不明白什么是远距离穿插,她望了望西蒙诺夫,一脸的疑惑。

西蒙诺夫站了起来,双臂环绕一圈,做了一个大拥抱的姿态,在场的众人一看,全都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纷纷笑而不语。

令西蒙诺夫感到最好奇的是,135师孤军深入,陷入敌4个师的包围之中,是如何缠住敌人,避免自己被全歼的?

图|白崇禧

尽管陈伯钧解释得十分详细,但西蒙诺夫还是不太满意,国民党军的失败原因是众所周知的,他最想知道的,是前线的战士如何拼杀的,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已经被4个师的敌人包围了,一个人就要对付二三十名敌人。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135师的战士会给你一个答案的。”

西蒙诺夫深入连队,现场采访一个参加过战斗的战士。

大概也是因为没有见过外国人,小战士有些局促,连长在一旁笑骂:“紧张啥,有啥有说啥?”

听了对面西蒙诺夫的问题,小战士深吸了一口气:

“我们知道是敌人四个师的主力包围了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任务就是拖住敌人,切断敌人的退路,任务是艰巨的,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不能让敌人越过我们的阵地。”

西蒙诺夫一听,好奇地问道:

“你为什么这么自信?”

小战士回答:

“我们是第四野战军,从东北打到广西,我们没有打过败仗,我们师插入敌后,是林总亲自指挥的,是对我们极大的信任,我们绝不辜负总部首长对我们的期望,绝不能给总部首长丢脸。”

面对这个小战士的回答,西蒙诺夫没办法用语言形容他此刻的心情,他唯有竖起大拇指称赞。

西蒙诺夫采访了另外一名小战士。这名战士所在的排与敌人反复鏖战,伤亡很大。

“在反复的拼杀中,带领我们排的副连长牺牲了,排长牺牲了,我们班长负伤被俘后,被敌人吊在了树上……当我们攻上敌人阵地时,班长已经牺牲在了树上,我们俘虏了十几名敌人。”

“然后呢?你们开枪打死了俘虏?”

西蒙诺夫好奇地问道。

“没有,被我们的代理排长制止了。”

“代理排长?”西蒙诺夫很好奇这个称呼,见战士指着另外一个人,于是就问他:“你的代理排长是谁任命的?”

“没有人任命,副连长、排长牺牲后,部队不能没有人指挥,于是我主动站出来代理排长。”

西蒙诺夫大感诧异,又接着问道:

“你自己站出来代理排长,其他人会听你指挥吗?”

排长回答道:

“服从,完全服从。”

图|第45军135师在黄土铺召开表彰庆功大会

西蒙诺夫有些不大理解了,他歪着头,继续问道:“你的战士要打死俘虏为班长报仇,你为什么不让?”

小战士回答:

“战场纪律不准许枪毙俘虏,我们夺取阵地的目的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战斗的胜利,打死俘虏,敌人以后就不敢投降了。”

西蒙诺夫一听,顿时有些激动,他站起来握住这位“代理排长”的手说:

“你现在是排长了吗?”

“不是,我只是一名战士。”

“你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西蒙诺夫由衷地赞叹。

图|45军135师405团被表彰的功臣模范李继儒、苏永化、吴深胜、杨贵锋等合影

随后他还采访了几名135师的战士,衡宝战役中,135师以一己之力抗衡敌4个军,每个连队几乎都伤亡惨重,几乎每个连队都是在指挥员牺牲后,仍毫不犹豫的向敌人发起冲锋,就连炊事员也都拎着扁担上了前线。

“这是一支勇敢的部队,战无不胜的部队。”

下山时,西蒙诺夫摘了山上的一片红叶,他对随行的翻译说:

“这是用血染红的,我要把它融入我的作品里。”

举报/反馈

漫步史书

49.7万获赞 4.4万粉丝
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