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视频剪辑 徐颖
通讯员 丁燕
春节期间,武汉博物馆二楼交流展厅将迎来一场高质量的展览——“春风裁月——武汉博物馆藏扇面书画艺术展”。极目新闻记者看到,目前展厅已经布展完毕。展览将于2月1日正式开展,展出至2月20日。
武汉博物馆信息部主任向记者介绍,本次展览精选了武汉博物馆馆藏的明清至民国时期扇面和成扇120余件,其中既有明、清两代著名书画大家创作的扇面书画艺术小品,也有民国时期的成扇精品。
记者注意到,其中,大名鼎鼎的书画家董其昌的草书扇面,也在展出之列。只见这面扇为金笺质地,钤朱文印“董其昌”。书写的内容是草书唐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昌。”字形飘逸灵动,转、折、顿、按自有法度。笔势纵横捭阖,取米芾笔意为多,一气呵成。书写布局上行距、字巨阔达,行气足而疏朗。用笔上,枯湿浓淡笔墨兼施,体现出其擅长运墨的特点。另外,还有民国时期的“画虎大师”张善子的《虎溪图》成扇、有“晚清画苑第一家”之誉的虚谷的《松鼠图》扇面等。
董其昌的草书扇面
张善子《虎溪图》成扇
虚谷《松鼠图》扇面
据展览主办方介绍,扇子在古代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艺术价值。扇子常被古人用来引风纳凉,是当时夏季消暑必备之物。在众多扇品种中,最常见的是团扇和折扇。当团扇、折扇的实用功能被不断使用之时,其艺术价值也孕育而生,尤其在传统书画艺术的影响之下,于绢帛纸张的扇面上书写文字诗词,绘制山水花卉,蕴含文化气息的扇面便随着人们的巧思而生。唐代以来,随着文人画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扇面书画形制和艺术面貌深受文人画的影响,并与传统文人书画艺术结伴前行。“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一柄绘制山水、书法隽逸的扇子不仅可以纳凉,还可以陶冶性情,成为人们清玩之物。书画扇面带给人们文化艺术的悦目享受,也充满了文人的风雅与情愫。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