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瑰宝明代彩塑珍品——长治观音堂悬塑

《文物世界》 2004年02期 杨巧灵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西北郊大辛镇梁家庄村东,创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距今已有420多年的历史,是长治市现存的一处极为珍贵的文物景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历史价值。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堂坐东向西,现存两进院落。建筑风格典雅,布局和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建筑构件雕刻华丽,建筑装修活泼大方。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正在修复)、天王殿、香亭、观音殿。钟鼓二楼位居山门两侧,左右配殿对峙。院内的一株古桧柏,已有千年历史,挺拔茂盛,郁郁葱葱。

观音殿是寺院中的正殿,为明代建筑,广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其斗拱、石柱、装修独具特色。殿顶黄绿两色琉璃屋脊为龙与西蕃莲,形象逼真,典雅大方,属明代遗构,为长治地区明代琉璃的精品。殿的门楣之上,悬挂着刻有“观音堂”三个鎏金大字的匾额,这是明万历十一年(1583)兵部侍郎郜钦的亲笔题字,保存至今,弥足珍贵(图一)。

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梁架上下、门窗上面,仰视屋顶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小的三间殿堂之内,竞容纳了约500尊塑像,最大的约2米,最小的仅10厘米。殿内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或坐坛上,或依山墙,或置梁柱,或悬椽望。他们有的雄健威武,气势逼人,有的雍容典雅,富丽华贵,有的安静慈祥,泰然自若,有的神情俊逸,仪态万千。塑像安排层次分明,布局合理,佛、圆觉、菩萨、诸天,或道教神明,或儒家圣贤各居其位,错落有致,过渡自然,互相联系,杂而不乱,充分体现了唐宋以后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现象。

进入观音殿内,正东神台上塑有三尊高2米的菩萨像,分别为∶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佛教中称其为三大士,在其前面分别塑有其坐骑朝天吼、青狮和六牙白象。观世音菩萨居中,单腿坐于莲蓬之上,头戴宝冠,丰颐大耳,樱桃小口,身穿通肩大袖衫裙,右手置于曲居于莲蓬的右腿之上,左臂下垂,左腿向前踏在朝天吼背部一莲蓬上,面部表情恬静自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文殊菩萨居左,结踟趺坐于莲台之上,右手前面是象征智慧、辩才锐利、威猛的青狮 普贤菩萨居右,结踟趺坐于莲台之上,前面蹲着代表其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六牙白象。在观音背后为一组人物较小的群组塑像,其下部为海水及海兽,上部为佛教中极为著名的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次第到南方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终于成佛的故事。明间观音菩萨头顶的华盖上部,并排塑有金光闪闪的儒、释、道三教祖师,中间为佛祖释迦牟尼,结踟趺坐,左手横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呈“说法像”;右侧为儒家鼻祖孔子,手持笏板;左侧为道教先祖老子,手持如意。在三位祖师的两侧分别有“法轮常转”、“横贯古今”、“道德至尊”等字样(图二)。

在南北两侧神台上的第一层为佛庙中常见的十八罗汉,他们端庄慈祥,仪态生动:睡罗汉,双目微闭,头侧依在右手之上,睡姿安祥优美;弥勒罗汉,满面红光,大肚凸现,双手托着童子、童女,正从门中走入,显示了他乐于在罗汉群中渡化他人的愿行;降龙罗汉,双目圆睁,直视塑在南窗户顶部的一条飞龙,仿佛可以降伏世间一切妖魔鬼怪;长眉罗汉,长长的两道白眉毛,印证了他上世潜修佛法,今日终于证得阿罗汉果的功德。十八位罗汉,十八种神态,虽然依照佛经塑造出了各位罗汉应有的特征,却又不同于一般寺庙中的罗汉形象,观音堂的罗汉面部表情更加接近生活,更透出一种深厚的生活气息,使人观后在产生敬畏的同时,又增添了几分亲近感(图三、图四、图五)。

十八罗汉的上部即南北两壁的第二层为二十四诸天。“诸天”为佛教中的护法神,这里所谓的“天”,乃神之异名,在元代之前为二十诸天,又叫二十天,他们本是印度神话中罚恶护善的二十位天神的神名,佛教采用其说,用为护持佛法的神。到了明代,有人又增加了四位天神,使诸天的队伍扩大到“二十四诸天”,其后三位为道教神明,显示了佛道两教的某些借鉴与融合。帝释天,头戴玉冠,手持笏板,一幅帝王像,慈祥中显露威严。四大天王是佛国里名气最大的护法神将,在二十四诸天中也居极为重要的地位,东方持国天王,身穿甲胄,手持琵琶,瞪着双眼,张开大口,随时随地准备为佛国的尊严而战,同时也时刻在用琵琶(音乐)教化众生,使其皈依佛门;南方增长天王,身穿甲胄,右手执宝剑,威严至极,手中锋利的宝剑随时向那些胆敢侵犯佛法的妖魔鬼怪砍去,而其左手却擎着宝塔,完全是受托塔李天王影响而塑造的形象,这也体现了当时创作者柔合佛道二教的创作思想。鬼子母,在皈依佛教之前是典型的母夜叉,专以吃别人家的小孩为生,在佛教的教化下,终于成为佛教的护法神,在这里的形象为发髻高梳,身着长裙,樱桃小口,慈眉善目的一位贵妇人(图六);二十四诸天中的最后一位,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关公,道教中的护法神将关帝圣君,佛教中也将其看作为护法神,红脸绿衣,身穿甲胄,手持大刀(已残),庄重威严(图七)。

在二十四诸天的上部,即第三层为十二圆觉菩萨,也称为十二大士。“圆觉”有“圆满的觉性”的含义,所谓“修行得道,功德圆满”,其实也就是指要断绝一切烦恼妄念,对世间一切事理大彻大悟,方能生往清净佛国,即身成佛。据《圆觉经》称:十二位菩萨次第向世尊请求修行法门,佛作了一一的解答,由于十二位菩萨请教的是大乘圆觉清净境界修行的法门——一种成佛之道,因而称之为十二圆觉菩萨。观音堂的十二圆觉菩萨南北各六尊,他们分别乘坐着白象、青狮、麒麟等各种不同的瑞兽。由于历史原因,现十二圆觉中有六尊头部已失(南一尊,北五尊),实为一大遗憾。十二位圆觉菩萨分别以不同的姿势坐在瑞兽背部盛开的莲花座上,有的结跏趺坐,有的抱腿曲肢,姿态优雅,面部表情多慈祥可爱(图八、图九)。

在南壁的第四层以上以及南次间梁架以上,皆为道教神仙人物,他们有玉皇大帝(图一○)、西王母(图一一)、玄天大帝、天门三将(图一二)、雷神诸部、道家仙乐以及八仙庆寿等神仙人物和相关的建筑。在南次间东壁顶部的楼阁内端坐着玉皇大帝,他头戴宝冠,双手捧着笏板,威风凛凛,端庄肃穆,帝王显赫的位置和威严跃然眼前。其两侧分别站着侍官,手执凉伞,姿态谦卑。楼阁门框分别雕塑飞龙,在楼阁上下左右都塑有不同形象的人物,究竟是何方神仙,还有待探讨。西干母则位于南壁的正脊檩下面,她也是头戴宝冠,手持笏板,右侧站一位侍女,手执凉伞。座下是祥云环绕,白羊、猴子等瑞兽悠然自得。在和平共处的神山下部有三位身穿甲胄、手持兵器的武将,为道教中的天门三将。按道教说法,道家修行,要想成为神仙,首先要拜见西王母,而天门三将则负责把关。在南壁第四层的最西端是一组手持不同乐器的道家人物群塑,他们手中的乐器有鼓、笙、号、箫等,形象生动,极富动感,是研究道教音乐和明代民间音乐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南次间的补间斗拱后尾上塑有衬托在祥云中的八仙庆寿(图一三),中间为寿星,八仙分别在其两侧。南壁的最上层有三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皆为重檐悬山顶,中间一座挂有“玄天大帝”的牌子,其余两座也应该是道家神仙的居所。

北壁的第四层为儒教人物,相传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里所塑七十二贤人,他们个个手持朝板,头戴官帽,仿佛都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大概因为儒家很少供奉神像,在北次间的第四层以上以及文殊菩萨宝盖顶端,全部塑有佛教的塑像。东壁顶部为佛陀结跏趺坐在一辆牛车上,佛陀施说法像,左手放置于右足上,右手向上,食指和拇指成环状,在佛陀的两侧有弟子、菩萨,上下有诸天、飞天等不同装饰的人物,这应该是佛祖讲经的现场(图一四)。在北壁正脊檩下悬塑有千手观音,在观音的右前方是一位妇女跪拜的形象,在观音的左前方为一背生双翅,脚下踩着双轮的童子,另外在其右侧还有一位骑着老虎的妇女。北次间补间斗拱的后尾是雷音寺,在门外站有一罗汉一菩萨。在门和窗户的上部,从北到南,塑的是与明代北京西郊黄村吕妞所创的西大乘教相关的历史故事,明代的土木堡之变、南宫复辟,最南端是唐僧取经回国后唐王迎接他的历史场面——唐王迎经(图一五)。

除塑有大量的人物以外,整个殿内雕塑建筑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有不同形式的殿堂、楼阁、牌楼。虽然在整个大殿内建筑雕塑是各教塑像互相联系过渡的桥梁,起着陪衬的作用,但其在雕塑手法上的严谨性丝毫不次于人物雕塑,飞檐斗拱、门窗格扇、屋面脊兽应有尽有,甚至一砖一瓦都刻划得细致入微,这对研究明代各式建筑风格都是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人物和楼阁之间还有大量的动物、祥云、植物、栏杆等衬托性的雕塑物,手法细腻,安排合理,确实不可多得。

总之,观音殿三间殿堂,塑有儒、释、道三教人物500余尊(现存),又合理安排了20多处建筑和大量的动植物等陪衬物,在布置上,既符合教义的一般要求,又能满足当地百姓对宗教信仰的需求,无论是百姓迷信还是宗教信仰的神圣仙家,都能在殿内找到,而且安排在比较显著的位置。如此精而全,这在现存的古代寺庙中是十分少见的。它是明代上党人民留给我们的历史财富,它既反映了明代上党地区彩悬塑艺术的高超技艺,同时又是明代上党地区百姓宗教信仰、心灵寄托的真实纪录,更是千百年来儒、释、道三教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典范,生动体现了我国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独特现状,是研究中国宗教和民间信仰发展历史最好的实物资料。可以说一座小小的殿堂蕴涵了一个大而全的宗教文化体系。

(作者工作单位:山西省长治市博物馆)

举报/反馈

考古快递

7246获赞 1885粉丝
忠实传递价值,再现历史辉煌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