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〇〇四年十二月
严成志烈士墓碑文
人物关系
周群是谁?严成志是谁?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2021年11月20日,我们来到江苏宜兴,采访了周群的大女儿周慧女士。
周群,原名周绍云,高小文化,男,1922年11月出生于江苏宜兴太华乡村,当地学校地下党员范丕显和罗建国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1942年起,他帮助新四军代购军需药品,1943年秋参加新四军,分配在16旅46团3营,教导员严成志为其改名周群,其意必须扎根群众、关心群众、永远不脱离群众;同时有利于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烽火岁月里,经历了奇袭韶巷第一仗、内横渡山岭战斗、摧毁牛皮墩敌巢、周城战役。后辗转苏浙皖三省,参加了安徽牛头山战斗、浙西天目山三次反顽自卫战役、解放溧阳县城之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撤过江踏上新征途,泰兴战役首战告捷,分界战斗全歼顽敌,一战涟水挫败顽敌,二战涟水克“王牌军”,围攻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攻战南麻夺临朐,营盘集之战前后,“三查三整”扬军威,渡江南下解放上海。
解放后,转业回到宜兴,历任区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等职,2011年去世。
严成志,江西新奉人。因家庭贫穷13岁就随父耕田,1937年19岁时,湘鄂赣红军进入他的家乡,他毅然参加了红军。他工作积极,学习努力,不到三个月就升任班长。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更加努力,遂由班长提升为排长、连长、政治教导员,1943年升任营教导员。1944年部队改编,任新四军16旅46团一营副营长。八年的军人生涯,培养了他优秀的革命军人品质,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深得部队领导信任和战士的爱戴。1944年12月2日,在牛头山反顽战斗中壮烈牺牲。
战友情深
1943年秋,周群在16旅46团3营任文书。严成志比周群大15岁。工作中,他们是亲密的好战友,好兄弟。当时部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缺吃少穿,冬天,广德山区格外寒冷,战士没有棉衣和棉被,只有两层单衣和薄薄的线毯。晚上,没棉被就靠盖稻草取暖。严成志把自己的棉衣披在周群身上说,你身体单薄,就把这件棉衣穿上吧!周群见营长身上只穿了件单衣,怎么也不肯收下棉衣,在严营长反复劝说下,周群才穿上了棉衣。为解决困难,部队在新杭海眼办起来了棉被厂。当时有32台脚踏缝纫机和60多名工人,主要缝制棉被、军装和子弹袋,这才解决燃眉之急。
那是永远令人铭刻在心的动人场面,严成志下命令“一定要全部带上伤员撤离”!为了伤员的撤退,严成志命令部队丢下了背包和生活物品,为抢救伤员轻装上阵抬、背着所有的伤员突出合围圈。战友们丢弃了背包和生活用品抬着伤病员,冒着无情的枪炮,用他们的生命来换取伤员的生命,轮流背着、抬着伤病员,靠着两条腿突出了敌人的合围圈。将所有的伤病员都转移到了后方医院。
永远铭记
新中国成立后,周群多次到江西寻访严成志亲属未果。他又多次带着大女儿周慧和大女婿丁国芳到严成志牺牲地祭奠英烈,缅怀战友,期盼能将就地安葬的先烈归葬一处。1996年4月,在广德县政协、新杭镇人民政府、路东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划地建墓,使严成志及同时牺牲的六名无名烈士相聚,安息九泉。2005年3月,周群同志捐资,由新杭镇民政办公室负责对烈士墓进行整修,并修建了通往烈士墓的台阶。
2011年11月,周群去世后,祭奠英烈的接力棒传到周慧的手上,他们每年都到广德吊唁,为烈士扫墓,还组织宜兴公益组织到广德开展吊唁活动,在两地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系中共广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编、广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