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报新闻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洋洋 乌鲁木齐报道
“新年快乐!”
2021年12月最后一天,新疆乌鲁木齐,最低气温零下17℃。
零点将至,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时刻,山东援兵团的教师团队,又将在边疆迎来新的一年。
这一天,山东援兵团教师总领队扈航入疆已近700天。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对话扈航,讲述入疆近700天背后,他和教师团队一起,经历的奋斗故事、感人故事。
山东援兵团教师总领队扈航在新疆支援
跨万里入疆
“跨万里入疆,已近700天了!”
窗外,寒风萧萧。站在窗前,扈航心中感慨万千。时光匆匆,这已是他在新疆度过的第二个新年了。
扈航援疆前任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副主任。2020年带队进疆后,担任山东援兵团支教教师总领队。用他的话说,他是援兵团老师们的“大管家”。
离扈航所住的地方不远,就是新疆的地窝堡国际机场。
援疆近两年,扈航对地窝堡机场再熟悉不过了。
这是西北最大的国际机场,每天客流量达6万人次,有近600架次飞机起降。作为西北重要的国际枢纽,这里楼宇林立,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又向四面八方散去。
第一次和新疆结下缘分,是在2019年。
2019年11月,扈航陪同20余名齐鲁名师到新疆送教。在一周的送教活动中,兵团师生对优质教育的渴望给扈航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年底,当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遴选通知下发后,扈航毅然决然报了名。
很快,迎来了令他终生难忘的日子。2020年3月,扈航作为山东援兵团支教教师总领队,踏上了援疆之旅,担任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党委委员、兵团第十二师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从那一刻,扈航开启了三年的教育援疆征程。
入疆第一眼,扈航看到的就是地窝堡机场。“地窝”是从前兵团人安身之所。当地居民找一平地向下挖数尺深,面积几平方米,上面覆盖荆棘茅草,就成了简易的居所。
“地窝堡”机场兴建于1939年,在上世纪50年代之后,经过当地政府和几代援疆人的规划、修葺、扩建,成为了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地窝堡国际机场见证了几代援疆人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也见证了一批批新的援兵团教师团队的到来。”扈航感慨说。
两年来,扈航已记不清有多少次到机场迎接或送行援兵团的教育名家、儒学名家、齐鲁名师。每次为大家送行,他的心中总充满万千感慨。
他记得每一次迎接“新人”,也记得每一次送别。“迎来送往”转眼2年,他始终“驻扎”在这里。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7月6日。
那天,是山东省57名援兵团教师圆满完成支教任务胜利返鲁的日子。
“泰山天山根连根,鲁兵人民心连心”的横幅格外醒目,一句句“珍重”“后会有期”的话语萦绕在耳畔……
那一次送别,随着最后一名援兵团教师的身影消失在安检门后,扈航仍然不愿离去,泪水止不住无声地滑落,这泪水饱含着对支教教师的不舍,饱含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那一刻,十二师教育系统支教团队只剩下他一个人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为迎接下一批援兵团教师做好准备。
“新年快乐!祝贺我们援兵团教师又圆满完成一年的工作!”新年渐近,2021年12月31日夜晚,在又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扈航和援兵团的老师们一起,热热闹闹包了一顿团圆水饺,一起庆祝万里援疆又一年。
一年仅回山东6天
“新年快乐!”新年第一天,扈航收到了家人的祝福。
扈航感慨,转眼两年,女儿仿佛又长大了许多。
“这两年欠女儿的太多了。”扈航感慨道,两年来,他何曾不想跟随大家回到久别的山东,回到妻女身边……但作为山东援兵团干部、支教教师总领队,他更知肩上的责任更重。
援疆2年,一共700多天。除去春节正常休假,2020年,扈航仅回山东7天,而刚刚过去的2021年,他仅回山东6天,还是因为出差到山东协调工作。
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援兵团工作上。
记者了解到,扈航也有自己的小家,他的女儿年仅十岁,上小学五年级。妻子在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研发工作,工作繁忙,白加黑、五加二是她的常态。扈航选择了援疆,照顾孩子的重担基本全压在了妻子身上。
扈航很少谈及自己的家庭,有时谈起感觉是五味杂陈,有兴奋,有失落。
“我女儿上五年级,我刚来时每天晚上和我视频聊天,问这问那总有说不完的话。可后来我工作很忙,又有时差,联系就越来越少了,现在……”说到这里,扈航语速慢了下来,低沉下来。
“现在即使我打电话,女儿也不愿意接了,有时三言两语就挂了电话,快不认识我这个爸爸了……”扈航有些失落地说。
沉默片刻,他又笑着说:“其实,我不愿多说自己家的事,因为我们每个援兵团教师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在援疆,所有人都在无私奉献,我们是一人援疆,全家光荣。”
的确如此,鲁兵情深,由来已久。1952年,两万多山东女兵到新疆屯垦戍边,把青春写在了荒凉戈壁之上;1996年至今,山东省对口援疆已经二十五年,一千多名援疆干部,近万人的柔性援疆队伍,挥洒热血,奉献新疆。有多少援疆干部,就有多少援疆家庭。他们为支援新疆做出巨大的牺牲。
“每位援兵团教师都不容易,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扈航说,每一位援兵团教师身后,都是家属们无怨无悔的支持与担当,有多少位教师在兵团支教,就有多少个家庭在默默付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人,用实际行动支持援兵团事业是分内之事。
援兵团教师队伍的“大家长”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年来,一批又一批援疆教师,远离家乡,共赴边疆。
扈航作为领队,最了解这其中有数不清、讲不完的故事。更多的时候,老师们亲切地称他为教师队伍的“大家长”。
扈航想起,2020年9月,第二批教育部“万人支教计划”教师一行30人抵达乌鲁木齐。他们分别来自德州、枣庄、青岛、济南,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
这些教师背井离乡,远离八千里的故乡来到乌鲁木齐。水土不服,饮食习惯差异,教学环境、教学理念,地域差别等等……这些都是扈航需要重点考虑的事情。
许多山东援兵团的老师至今仍记得这位亲切的“大家长”为大家操心的点滴。
青岛援兵团教师苏红想起第一次到新疆那天,仍印象深刻。
“凌晨两点半,我的航班延误两小时后降落到地窝堡机场。当我怀着忐忑不安走出候机楼时,扈航副局长早已迎接在出口,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后来才知道,这是他当天第三次亲自到机场接机。”苏红回忆说。
济南援兵团的老师赵磊也因这个“大家长”的细心而感到暖心。
当时赵磊初到新疆,家人都颇为牵挂。但当他把居住房间的小视频发给老家的母亲时,老母亲多日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宿舍里牙膏、牙刷、卫生纸、晾衣架……这些日常生活的小物件都给准备好了!这些都是扈航在援兵团教师到来之前,安排准备的。
“每一位援兵团教师都是带着情怀与理想来到这里,作为山东援兵团教师总领队,我是援兵团教师的大管家,援兵团教师为祖国边疆服务,奉献才智汗水,做出巨大牺牲,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温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扈航说。
扈航(左一)组织援疆教师们相聚
在扈航这个“大家长”的带领下,援兵团教师队伍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青岛首批援兵团教师领队姜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2020年12月16日,姜琳的小女儿因急性脓肿性阑尾穿孔住院手术。几日后,因脓包不消散,又进行二次手术,前后住院20天。当时正值兵团学校期末复习,姜琳内心十分焦急。
当时,姜琳的丈夫和女儿给了她很多支持,让离家万里的她安心工作,尽到援兵团教师的职责。
在高质量完成支教工作同时,也给姜琳的身体带来了不可逆的损伤。回家探亲期间,在医生的一再要求下,她才肯手术,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手术后还未到复查时间,她就带上厚厚一摞病例返回新疆,投入到新学期工作中。姜琳援兵团事迹感动了许多人,她也因此被评为青岛市“最美教师”。
来自德州市宁津县苗场中学的教师王晓波,2020年3月首次进疆支教,担任头屯河农场学校副校长、物理教师。一年半的时间,带领学校援疆教师团队积极探索“组团式”支教新模式——教学生、带老师、帮管理,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努力把山东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根植到学校,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师前列。
援疆期间,王晓波发现学校缺少初中数学老师,妻子刘晓云就是数学教师,而且是德州市市级骨干教师,便动员妻子于同年9月份加入了援疆教师队伍。
2021年7月王晓波和刘晓云结束首批援疆任务后,积极申请继续援疆,于2021年9月又回到了兵团这片热土,继续为十二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们的援兵团教师和家属都很了不起。”扈航说,“他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我能做的就是照顾好大家,为大家服好务。”
2021年7月,57名山东援兵团教师结束支教任务合影留念
创新“组团式”支教模式
千秋大业,教育为本。
“我们来疆为什么?在疆做什么?离疆留什么?”在疆近700天,扈航经常对支教教师说,身在边疆,要时常抿心三问。
记者了解到,作为十二师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扈航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为十二师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光和热。
如何才能为当地和受援学校形成可延续可传承的教育经验做法?这是扈航来十二师工作后重点思考的一件事情。
入疆后,他积极推动山东省教育厅、兵团教育局、兵团第十二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教育援兵团工作。聚焦创新“组团式”支教模式,开创了山东教育援兵团工作的新局面。
“鲁疆相隔万里,我们希望能打造带不走的教师团队。”扈航表示,这一批援疆教师以“组团式”改变了上一批的“顶岗教学”,实现“人才顶岗”向“人才帮带”转变。
两年来,扈航带领山东援兵团教育团队实施“青蓝工程”,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推行“1+X”模式,一人带多人,推动援兵团教师和当地青年教师“师徒结对”300余人次,采取共同备课教研、课堂研学听课、课后复盘总结等形式,助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扈航介绍,为了丰富“组团式”帮扶内涵,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首次从山东省教科院选派3名优秀教师专职从事教研工作,开创性地组织了十二师教育的多个“第一次”:第一次教师小论文大赛,第一次小课题申报,第一次“三名”工作室创建、第一次“万人同上一堂思政课”等,有力提升了十二师教育整体科研能力。另外,还首创大学生支教项目,从山东遴选三批51名硕士研究生到十二师实习支教,有效缓解了师资不足的矛盾。
转眼,700个日日夜夜,扈航和团队的努力还不止于此。
扈航还带领团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中国孔子研究院研究员杨朝明等130余位儒学名家、齐鲁名师、齐鲁名校长到十二师送教讲学,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了鲁兵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不但遴选优秀教师在十二师支教,还输送十二师的教师到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进行学习培训。”扈航介绍,按照“组团式到山东跟岗学习”的要求,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首次选派8名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到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进行“组团式”跟岗培训,效果很不错。另外,选派十二师60名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进行培训,助力十二师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两年间,山东与新疆之间架起了跨越万里的“空中课堂”。推动青岛市12所中小学校与十二师12所中小学校缔结为“友好学校”,累计开展网络教学和教研培训300余次,2万余名师生受益于山东名师的授课和讲座。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2所远程教育示范学校和4个智能书法教室。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和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青岛实验初中结对共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实施课题带动战略,深入开展《鲁兵“互联网+教育”援疆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努力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扈航介绍说,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还努力拓展“组团式”帮扶领域,确定德州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对口帮扶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选派8名高水平教师担任职校副校长、中层干部,有力推动了十二师职业教育发展。
“组团式帮扶,是在山东教育援疆传统基础上的一次创新突破,能够将山东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点对点地带到受援学校,实现精准教育援疆。”扈航说,组团援疆教师除了开展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等工作外,还集中力量发挥传帮带作用,与受援学校青年教师结成帮教对子,共同写教案、教方法、传经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在扈航的参与和见证下,十二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成绩喜人。依托山东教育援兵团力量,十二师整体入选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全国首批县域足球典型示范县,全师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由2020年全兵团第3名跃升到2021年第2名,在全兵团独树一帜。
面对这一项项成绩,扈航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贡献,这是十二师教育系统团结奋斗、笃干前行的结果,凝结着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和一批批援兵团教师的心血与智慧。”
风雨七十载,从第一代援疆人在戈壁荒漠战天斗地到现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的兵团人扎根边疆。
“如今,援疆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新一批援疆人手里。我们将继续发扬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勇当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天山‘军垦兵’,握紧手中的接力棒,勇毅前行、砥砺奋进,描绘山东教育援疆壮美画卷,打造山东教育援疆品牌。”扈航坚定地说。
举报/反馈

人民资讯

1683万获赞 137.3万粉丝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人民科技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