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汨罗江流域沉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宝藏。
上篇我们已经介绍了汨罗与平江的世界级、国家级与省级非遗
下面就让小编继续带大家看看双城的市级与县级非遗吧~

汨罗-平江各等级非遗金字塔图


目前,汨罗市有世界级非物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1项,省级6项,市级5项,县级21项。

平江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5项,市级1项,县级29项。(以获批的最高级别为准)


汨罗-平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5

长寿酱干制作技艺

平江酱干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小吃,属于湘菜系。起源于湘鄂赣边塞重镇岳阳市平江县长寿街,又名长寿酱干,是清咸丰年间百岁老人何维丰(1847—1947)首创。采用长寿街传统卤制与烘烤食品工艺相结合手法,烧制出具有方寸大小、铜钱厚薄、乌黑油亮、芳香四溢的豆腐干,取名“多珍酱干”。每十片用棉线一匝,谓之一筒。味道醇美,耐嚼爽口,到民国年间,长寿酱干已是香遍湘鄂赣边区,成了平江的一大特产。

2007年,长寿酱干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6

汨罗饮茶习俗

汨罗最流行的茶是芝麻豆子姜盐茶人们将精选的芝麻、黄豆炒熟,将鲜生姜括去粗皮,用特制的陶质“姜擦钵”将生姜擂成末。煎茶时将手工揉制薰烤的鲜嫩茶叶放入陶质的花罐,再放入适量的精盐、芝麻,取来井水,用瓦吊壶烧开,趁滚烫将开水冲入花罐,再将擂好的姜末冲入罐内,以其使芝麻、姜末、茶叶均匀分布,然后将黄豆放入筛好茶的茶碗中端给客人。这种茶喝起来香、咸、辣,十分可口,近年来又加入炒熟的花生米,使其香味更浓,且有去寒解表,化毒醒脑之功效。因为生姜据《吕氏春秋》载有“和之美者”的功效,能温脾胃、散寒、敛气止痛。芝麻具有补肝肾,润燥结之功效。黄豆亦有清热凉血,消肿解痛之功能。《神农百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更是具有提神醒脑,利尿解毒之功能。

以上是邻里常客日常所饮之茶。稍稀罕一点的客人便用开水冲白糖、生姜(亦捣成末),称曰“糖茶”招待。再尊贵一点的客人“冲蛋茶”,还有“冲甜酒”。
2007年,汨罗饮茶习俗列入第一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7

酒粬制作技艺

汨罗市范家园镇历史悠久的徽山黄酒粬,又名南粬、药粬、饼粬、小粬,主要以大米、粬泥为原料,还加以巴豆等药物酿造而成。正宗的徽山黄酒粬对原料的要求非常严格,大米要求是早汕米,粬泥采用岳阳南湖龟山出产的一种白泥,加入的药物要求质优、量足,酿造酒粬的菌种必须采用祖传培养的菌苗,并且酿造工序以及各项操作的都非常严格的要求。其制作过程是将大米磨成粉末,加入药物(如:巴豆、细辛、山药、桂枝等十几种草药),拌成糊状,放置于密封的粬房里,经过一昼夜左右的时间发酵成菌苗,再烘干即可。如今主要是用糖化霉在室内培养成菌,温度由低到高,严格控制在25度至32度之间,因此用徽山黄酒粬酿造出的酒色清味醇,且含天然稻花香,还不杂口、不伤头,饮后回味无穷。所以,徽山黄酒粬在中国酿造业享有很高的声誉,远近闻名。

2007年,酒粬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8

长乐山歌

山歌,是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上溯到诗经中的“风”和“古乐府”中的一些诗歌,曾广泛流传于山间、田头。春夏时人们在田间、地头一边耕作,一边唱着山歌。

长乐山歌,其歌词传自民间。其声腔源自湘楚文化,具有明显的长乐地方民俗特色。其演唱形式是一个独唱,也有多人联唱。以情歌数量居多,约占总数的九成以上,曾被誉为“情歌的宝藏”。
旧社会,由于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男婚女嫁必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山歌中,体现了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坚持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对幸福美满生活得向往、企盼。歌颂美满婚姻的山歌在长乐山歌中也有很大的份量。它们大都是反映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等幸福生活的。
长乐山歌中也有一些说教式的,也有是劝人向善的。体裁绝大部分七言五句,但也有唱歌形式的,有一首几百字的,也有一手几千字的。

2010年,长乐山歌列入第二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19

打倡

打倡是古代汨罗民间一种节奏较快,粗朴、活拨的巫舞,多用于祭祀。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记载屈原创作《九歌》的经过时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巫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若素,愁思沸郁,出见俗人之礼,歌舞以乐,其词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已之冤结,托之以凤谏。”可见屈原对这种“歌乐鼓舞”已熟之在心,化之为血,非偶尔观之而得。由此推算,打倡这种巫舞最迟在两千二、三百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打倡冠以灵官之名却是宋微宗(1100—1125年)以后的事。由于民间道教活动的增多,打倡这种巫舞,就不象以前那么纯了,逐渐增加了一些道教佛教的成份,特别是到了元末明初,道教徒李真人把这些成份固定下来,并加以一定的扩充。但是,打倡的基本内容和形式仍以巫的成份为主,一直沿袭到现在。
打倡一般在夜晚进行的,主要目的是祈求神明驱邪除灾,保佑社稷安宁,六畜兴旺,反映了人名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打倡共分请神、启师、立坛、招兵、接兵、团倡、扫坛、缠坛、开光、亮相十段进行。
在打倡的过程中,表演者运用明暗、动静、快慢、强弱、缓急、虚实、悲喜等对比、夸张和象征的手法,造成一种神秘、紧张、恐怖、奇特的气氛和场景,用近似玩笑的对方式进行一项颇为神圣的祭祀活动。

2010年,打倡列入第二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0

回龙门的传说

回龙门,始建于唐朝,位于长乐镇老街下市街,临汨水江边而建,为四方形亭式建筑,砖石结构,亭面青瓦,四角飞檐。2003年,被汨罗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3年拨款维修。

楚三闾大夫屈原于农历五月初五在玉笥山前的汨罗江怀沙自沉后,当地人民感其忠君爱国的热情,当日便划着渔船和运货的划子(一种小木船,为了表示对三闾大夫的尊敬,他们称这些渔船和划子为龙舟)在江里寻找屈原的遗体,并敲锣打鼓为屈子招魂。
人们为了怕鱼鳖鼍蛟蚕食屈原尸体,便一边打捞一边用糯米包的粽子和用面粉制成的包子,投入江中,好让这些水生动物不伤屈原尸体,人们排着长长的龙舟队划呀,挥呀,沿江而上一直到长乐街码头。这时长乐的人民同样划着船敲打着锣鼓,在江里打捞。至中午时分,突然东边天空祥云霭霭,仙乐阵阵,只见屈原大夫立于云端,并频频向打捞的人们及两岸成千上万的百姓招手。这里万众欢呼:三闾大夫升天啦!我们回龙舟啦!欢呼声、喊叫声、锣鼓声、鞭炮声一阵高过一阵,下游来的龙舟队至码头前回过船头顺流而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天的盛况,在长乐下街沿江码头上修建起一座飞檐斗拱砖石结构的亭子,名曰“回龙门”。
2014年,回龙门的传说列入第三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21

河市道情

“河市道情”又名凤凰山道情或者河泊潭道情,属于湘北地区汉族民间曲艺的一种,与现遗存的“洞庭渔鼓”“长沙弹词”等一脉相承。“河市道情”现留存所在区域为湖南省岳阳汨罗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该地区曾在春秋战国时期赫赫有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被流放至此后抱石投江;传说中国古代第一个太后秦宣太后芈八子童年在此处长大。根据《湘阴县志》记载,“河市道情”源于唐代,起于宋代,兴于清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其最初由湖北楚地传入湘北地区,以道教祭祀活动为主要载体,之后与本土民间小调等艺术形式逐渐融合,形成与湖北之地的“道情”有所区别的,具有湘北地区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现象,现流传剧本大多讲述明清时代故事。自古以来,“河市道情”主要以盲艺人口口相传延续至今,至当代,因某于生计,才由部分农民传承学艺。“河市道情”主要以类似月琴的乐器伴奏,采用本土方言单人坐唱的方式。河市道情讲究的一是单人坐唱,不需舞台,一把凳子一唱3-5小时;二是不化妆、没有演出服饰;三是动作单一,只有摇头晃脑和剧烈敲击琴板;四是情绪表现突出,喜怒哀乐溢于言表,比较夸张;五是唱词词句讲究分毫不差,不能临场发挥和改变词句。

2017年,“河市道情”列入第四批岳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2

“土八道”制作技艺

汨罗土八道不仅在菜品上有所固定,在上菜顺序上颇为讲究。八道菜上桌顺序分别是糯米丸子、虎皮扣肉、油豆腐烧肉、炖皮粉、白切肉、肉笋汤、蛋卷、油炸鱼,是古汨罗传统待客珍品,也是最淳朴的农家味道。

#23

平江情席习俗

普天之下,将酒席、筵席说成是“情席”的,恐怕只有平江一地的了。

平江人素来有见礼酬情一说,婚嫁寿庆,人家备礼相送,你操办酒筵招待,谓之“候饭”。对方喜庆相贺,谓之“领情”。双方往来,一股重情重义的交往氛围充斥其中。

自宋朝起,理学大师朱熹的得意门生“平江九君子”,名儒吴雄先生等在家乡传播理学,开坛讲学,仁爱友善,教化乡里,推广礼教,平江的尚礼之风,蔚为风尚。周礼之仪“灼然表见于世事者,尤莫切于婚丧”,婚丧嫁娶筵席,呈上菜肴,推杯换盏,聚集着浓浓的乡情、亲情、师生情,大家团团围坐,共赴一场温情脉脉的“情义”盛宴。这种礼仪文化的传承,在中国,可能唯有平江才较为原汁原味地完整传承下来。

平江情席以十大碗为基础,独具一方特色,《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三集《宴》,即将“平江十大碗”作为古老族宴入选其中。

▲平江十大碗

#24

平江辣条的制作

辣条,是面筋食品的俗称。据悉,辣条于1998年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直到今天,辣条依然是平江县的支柱产业。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文批准"平江面筋(辣条)"为中国地理标准证明商标。2021年9月23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授予平江县“中国辣条之乡”称号。

#25

粽子制作技艺

汨罗粽子,湖南省汨罗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3年4月,汨罗将“粽子制作技艺”单列,被汨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汨罗粽子外形呈牛角状,粽体颜色橙黄,晶莹透亮;入口糯软略粘,清香味甜。汨罗市已建成长乐、三江、罗江三大糯稻种植基地,在汨罗白塘、屈子祠、桃林寺等乡镇,建立优质粽叶种植基地。

#26

土皮粉制作技艺

在汨罗,称“做皮粉”为“烫皮粉”,称烫皮粉的原料“红薯”为“茴”。烫皮粉可不是个轻松活,要经过洗浆、漂浆、调浆、烧水、烫皮等一系列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很有讲究。

#27

加义法饼制作技艺

平江加义法饼采用发酵老面,运用平江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而成 。记忆中献冲老供销社的味道。

#28

平江炒货制作技艺

平江炒货中最经典的就是平江炒米了,它最早出现于平江县长寿、官塘地区,炒米的出现已有两百年历史。平江地区多山川河流,地势不是很平坦,建国以前交通不是很便捷,很多人赶路程往往找不到客栈,于是自己制作一种便于携带的干粮:炒米,便出现了。

#29

天生术制作技艺

平江白术又名“冬术”、“于术”,“盛产于平江县三阳、安定、嘉义、长寿、金龙、钟洞等地区,故称为平术”。
白术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平江县已有400多年人工栽培历史,久负盛名”。明代嘉靖《岳州府志》载:“平江产有白术(以紫花者为上)”。

#30

黄鳝面食制作技艺

平江县南江镇黄鳝面的大体做法是,把干净的小黄鳝,趁活拍打,使骨粉碎,再剁成肉末,制成汤羹,佐以芹菜、姜、葱、椒、小茴香等多种香料。然后把煮熟的面条掺和一起,既可作菜肴又可作主食。吃起来鲜美异常,风味独特。

#31

古法茶油制作技艺

平江山茶油古法压榨的常规制作工艺是,从烘焙茶籽开始,碾碎成粉,热气蒸粉,再用稻草裹成饼状,用机器压榨,每一步用时间萃取,完整保留下来原汁原味的香气、口感和营养。

▲古法茶油制作过程

#32

抬茶

在平江县闹洞房时有一种“抬茶”、“赞茶”的习俗。

掌灯时分,人们陆陆续续来到新房,坐在围成一圈的松木椅子上。负责招待的人给客人送上一盅芝麻豆子茶。客人来的差不多了,便开始抬茶。新郎新娘相互一手搭肩搂腰,一手托起茶盘。茶盘中放着十来只碗口直径为三寸大小的茶盅,茶盅内盛满糖饼果子或花生,薯片一类食品,依次来到客人跟前。客人起立说赞词,说得好的方可端“茶”;说不上或说不好的,大家是不让他端“茶”的。

#33

泉水推灯

泉水推灯是一种民间花灯艺术,在平江县龙门镇泉水片区已经传承了上千年。每年的正月初六至初九,这一民俗盛事都会在各家各户的厅堂里上演。

在泉水片区,这样的推灯队伍一共有四支,分别是纂头社、西冲社、中社和校杨社。部傩师是每只推灯队伍的召集人兼教练。

推灯原名龙灯,据传始于宋朝年间,后传至平江龙门镇白马殿一带,并与民间祈福、民俗风尚、新春问候融合为一体,演化成当地特有的民俗。

推灯共有五盏,领头的是关刀灯和凉伞灯,紧随其后的两盏推灯,灯壁上贴满了民俗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画像,如五帝、关云长、杨六郎等等。

璀璨的推灯过后,18人的队伍渐渐融汇成一条灯火长龙,把山村的夜晚点缀得格外温馨,大家接推灯、耍推灯、看推灯、评推灯,在新春里共叙情谊、互致祝福,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34

平江道场

东汉末年,形成了道教。道教宣扬“因果报应”,备受朝廷尊崇,很快普及全国汉族地区,平江县做道场也就是从那时起逐渐开始并普及的。道场起先只是用于做诚事,为活的人做祈祷,一般是诊病,叫作“做解”,意思是解前世之冤结。后来发展到做“孝事”,为死者超度。

做“道场”规模大小不一(少则一天一夜,多则七天七夜)。做法也有所不同,但归纳起来大致为开坛(或叫开方)、发牒(即申表)、开馆沐浴(清尸入殓)、起道场、诵经理忏、散道场。

#35

抛天锣

抛天锣是湖南平江县一种常见的民间乐器。它是铜制的,直径约12厘米,扁平圆体,有边。

演奏方法:左手轻拿锣边,右手用小木棒,向下搞打锣面,接着就是将锣向上抛出,接住又搞,如此反复动作。它的节奏是由搞打次数和向上抛的高度来撑握的。

每年春节开始至正月十五,当地有到每家每户舞龙(当地俗称“耍龙”)的习俗,而抛天锣是舞龙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

#36

伏羲八卦竹龙舞

天岳幕阜山区域一直流传伏羲女娲传说,存在着文化表演有伏羲八卦竹龙舞、美食有补女娲精血而诞生的黄鳝面、有女娲补天垫脚的景点铁榔头(顶天立地)、有童谣传唱的“太平尖尖埋着神仙”的伏羲陵等等,当地人有供奉女娲为老母、祭祖崇伏羲的习俗。伏羲八卦竹龙舞起源于民间“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节庆表演,通过原始装束的劳动妇女持竹龙表演伏羲八卦演练阵型,完成祭祖伏羲祈祷风调雨顺。

#37

草龙舞

在平江民间,稻草不能用于为死人烧包、烧灵轿、化灵屋的习俗沿袭至今。用草编织成龙,一是对龙神的虔诚崇敬,龙是司雨之神,“五谷丰登”须“风调雨顺”,全靠龙神威力。以谷物之草成龙,是对龙神的感恩回报;二是谷物之草遍地皆是,取之方便,在生产落后、手工制品尚不发达的古代,谷物之草是编龙的上佳材料。

关于草龙舞的起源,平江有很多传说。浯口镇草龙舞传人82岁的向全保老人说,听师傅讲,很久很久以前,西乡有座青龙桥,桥边有座青龙庙,庙旁有个姓龙的老汉兼管庙堂香火,乐善好施。一晚,做了个梦,青龙对他说,三日后有蝗虫侵害,可照它的模样扎草龙插香火,入夜引蝗虫至河边,用火烧之。龙老汉将梦告知乡邻,三日后果然应验。乡亲们挥舞插满香火的草龙,蝗虫追逐火光至河边,人们四面八方燃起大火,蝗虫无处可逃,与草龙同化灰烬。青龙显灵,百姓感恩戴德,视草龙为神。自此,舞草龙祈福消灾悄然兴起,每年不分时段,四季可舞。还有一种传说是,大唐之初,政通人和。江南百姓常舞草龙祈雨,得神龙护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江百姓领头上万民折,为草龙请功。唐王龙颜大悦,封草龙为“神龙”,并赠红宝珠一颗。后人称红宝珠为“龙珠”,用它引龙起舞。皇上“封神”,草龙迅速在平江大地兴。

#38

火龙舞

火龙,又称“灯龙”,“龙灯”。平江“火龙舞”流行的门类很多,保留下来的有四种。

一种叫“流星火龙”,由流星、火龙、花灯组成。所谓流星就是用铁丝制成碗状篓子,装满烧红的木炭,一人两个,在空中舞动,飞舞的炭火在夜空中划出一道亮丽的弧线,前后相连,连绵不断,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奇特惊险、蔚为壮观。流星后面是花灯,花灯大致可分为两类:观赏灯和故事灯。花灯后面是火龙,“火龙”用篾丝织成花眼圆篓,外糊皮纸,套上把手,制成龙耙。龙头、龙尾用彩纸彩布糊裱,内点蜡烛,龙身通明透亮。主要流传于长寿、加义的村镇。

二是“狮龙舞”,由狮子、火龙组成。火龙的制作、舞技与 “流星火龙”基本相同,没有龙被,一般由9节或13节组成,每节龙的肚子里点上一个蜡烛,全身通亮,龙舌、龙眼是活的,舞起来前后左右摆动,显出龙的精神和活力。由一颗大龙珠引导,走村串户,每到一地,龙行在前,进堂屋后高声念诵赞词,恭送平安吉祥。然后绕堂一周,狮子随即登场,表演狮舞。此类“火龙”流传于梅仙、余坪一带。
三是“香火龙”。香火龙由木架做成龙耙,然后选糯谷稻草,洗尽晒干,除去草衣,整齐缠绕捆扎在木架龙耙上,再将香火插在稻草中,天黑之后,点点香火,汇集成片,龙耙火红光亮,数十耙相连,火龙摇摆摆摆,活龙活现,故名“香火龙”。每逢“香火龙”到来,人们总是奔走相告,提前在家等候。等到香火龙光临时,便铳炮齐鸣,虔诚地拔一把香火龙身上的香火,插在自己家的门口或厅堂神龛上,祈求好运降临,然后又把一束点燃的香火插到香火龙身上“恭奉”,使龙身香火源源不断,越燃越旺。穿村串户之后,舞龙队便选择一个较开阔的地方,表演火龙舞。百姓不断地将鞭炮抛向火龙,感谢火龙降福,驱邪除瘟,来年事事顺意。舞龙结束,将龙送到河边,点燃香烛,焚烧纸钱,将香火龙化为灰烬,让河水冲走,谓之“放龙升天”。香火龙流传于梅仙哲寮、姜源村一带。

四是“捻子龙”,用油捻子作光源点亮火龙,称“捻子龙”。主要分布于浯口喻公桥、大备段一带。捻子龙除了礼仪规矩和舞技,核心技术是炙捻子,用皮纸捻成条子缠织于双开的竹千之上,将茶油烧开,将捻子放入泡炙,炙老了点燃后生烟,炙嫩了点不燃,不老不嫩全凭眼睛看鼻子闻。捻子炙好出油锅后,为了助燃须撒上一层松香粉,撒多撒少很有讲究,将点燃的捻子吹灭,然后用力一甩,捻子立即复燃,说明松香粉撒得适度。旁家源捻子龙主要由花灯、火龙、锣鼓三部份组成。花灯行于龙之前,由一人持一盏小灯笼引路。花灯后是锣鼓队,两条威风凛凛的火龙在引龙人的引领下紧随其后。捻子龙龙被特别,染黄色,分成二道,宽五寸,叉形相连。行龙途中,必须保证捻子不灭,火龙通明亮光。于是每条火龙配两人挑捻子,一人管捻子。火龙后锣鼓压阵。走在最后的是故事,由人扮演故事角色,边走边表演。

#39

黄龙舞

黄龙即布龙,布被染成黄色,故称黄龙。平江黄龙舞可分为两大派系,以连云山、幕阜山为中心周边地区,包括虹桥、龙门、长寿、加义、南江、安定、梅仙等地为一派系,这一大片地区的黄龙舞风格善舞单龙,也有少数舞双龙。舞技以竞技套路为主,辅之以故事套路,竞技套路更接近南龙。另一派系分布于汨罗江中下游沿岸浯口、时丰、伍市、西江、余坪等地区,善舞多龙,二龙、四龙、五龙、九龙不等。舞技虽也有竞技套路,但最善长的是图案造型,辅之以故事套路,这种风格更具地方特色,是十分珍贵的龙舞品种。

#40

南狮舞

南狮舞主要流于平江县长寿镇。平江素有崇文尚武的传统,传承的舞狮,实为“武”狮。活跃于90年代以前,授艺师傅叫“教头”或“打师”。狮有黄、红、黑三种,传承老百姓对忠、义、仁、勇的敬仰;武练十八般兵器,太平年强身健体,危难时保家为国。

#41

长扣拳

平江是一个武术大县。平江武术,源远流长,品种丰富。在平江历史上,将崇文、尚武精神完美地结合而且发扬光大的是号称“现代武侠小说鼻祖”的——平江不肖生。“民国元年(1911),平江县向恺然与长沙武师王润生等共同创办国技会,提倡‘发扬尚武精神,拯救民族危难’……(民国)十八年,岳阳等地成立精武体育馆(后称国术训练馆),城乡练武,盛况空前。”(《岳阳市志·体育卷》)

长扣拳即是其中一种,以走五湖四海、寻师访友为宗旨,脚手相异、步法成形,眼法、手法、步法跟随身法,防不胜防。

#42

刘氏健身武术“游龙十八式”

起源于清顺治年间,由迁湘刘氏第五世刘大鹏所创。刘大鹏自幼习武,不断探索并综合各家武术之所长,慢慢研创出一套适合强身健体又能御病疗伤的“游龙十八式”健身武术,并立下刘氏武功只单传刘氏下代的禁令。直到秘传第十一代刘东辉后,才开放教学。

#43

十八般兵器的来历

也称“十八般武器”、“十八般兵器”,常见于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不过,所谓“十八般”,并非仅仅局限于十八种兵器,而是古代多种武艺的概说。实际上,冷兵器时代产生了许多武器,其数目远远超过了“十八般”。至于究竟是哪十八般,历来说法不一。在戴偶辉整理的“十八般兵器”的由来中,则是棍、耙、画戟[jǐ]、飞钗、钩藤枪、铜锤、月斧(金雀斧)、花枪、流金铛、大刀、宝剑、短刀、鞭、双锏[jiǎn]、 铁尺、八卦团牌、搏机、瑞牌、流星、镗[táng]子、肘子、绿英耙。

#44

阜山窑烧制技艺

阜山窑坐落于湖南岳阳平江县虹桥镇阜山国家森林公园脚下,以阜山优质松柴之利,是依照古代“官窑”特色而建的传统柴窑。创办者李亮东,严格遵循古法烧制陶瓷的原则,从原料的采购、加工、配制到成型、施釉、烧成、出窑,每一件作品都经历了数十道严谨精细的工序。烧制出来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45

长寿扇制作技艺

长寿工艺始于清光绪1890年前,当时主要生产纸扇,宣纸扇,最先是由彭明华师付(已故)全套手工家庭制作,1980年,传承到原长寿扇厂吴企鹏、巫德清手上,主要制作中国工艺手画画扇。2001年后,通过现任传承人吴伟模的大力开发和工艺改造,结合欧洲风格,生产制作西班牙凤格的工艺雕刻木扇。

#46

古法斫琴技艺

古琴,是“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历来被文人士大夫们视为修养与身份的象征。古法斫琴,是融汇文化、艺术、音律、美学修养和木工、漆工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艺。古法斫琴沿用自古流传的古琴纯手工制作技艺,每张琴经过选料、造型、掏挖调音、裹夏布、上灰胎、髹漆、打磨、上弦等几十道传统工序制作而成,历时要一年多。

#47

传统金银花丝技艺

金银丝作线,在千丝万缕的勾勒交错中,在上下穿梭、左右堆砌之间,用一双素手,把每一份匠心都绕进作品中,这就是金银花丝技艺。这门技艺曾属于宫廷秘技。

#48

周氏杆秤制作技艺

周明善的秤铺位于新市古镇上市街东侧,店子没有显目的招牌,只是设在客堂小铺面。周明善当年63岁,是周氏秤铺的第三代传人,他在店里磨磨刻刻已四十多年,一杆杆标准的新秤就从他的手中流向湖南各地。

周明善是十三四岁开始对父亲这门手艺感兴趣的。他说,制秤业除开几十道制作程序,其中的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比如秤杆的秤星,一颗星代表一两重,有三颗分别名为“福、禄、寿”,目的是为了告诫买卖人不能欺骗顾客赚黑心钱。欺人一两你自己失“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无“禄”(没官做) ;欺人三两要折“寿”。普通的杆秤,多少年来已经成了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

#49

纸扎技艺

归义纸扎起源于民间宗教祭祀活动,是集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为一体的民间民俗艺术。纸扎,在民间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如扎作、糊纸等。广义的纸扎包括彩门、舞具、风筝、灯彩等。狭义的纸扎指的是丧俗纸扎,主要指用于祭祀及丧俗活动中所扎制的纸人纸马、摇钱树、金山银山等焚烧的纸品。

#50

汨罗香囊制作技艺

佩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辟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51

庄楼棕片编织技艺

平江县石牛寨镇庄楼村的“棕编”历史,可上溯到明清时期,这里的工匠就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他们制作出来的蓑衣、斗笠、棕垫、扫把、鞋垫等,用于人们生产、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很多的老手艺人都放弃了自己的老行当,只有极少数人还在默默地坚守着。

棕编师傅说:“这个棕制品在我们这里是千百年的手艺,就拿棕垫说,冬暖夏凉,生态环保,我们家的睡了30年,都从未变形。”

通过以上的介绍

我们可以看到在市级与县级非遗项目上

汨罗市和平江县都保留了

诸多本地传统美食的制作技艺

你是不是也嘴馋了呢?

还有相当丰富的本地传统民俗

你是否也想体验呢?

那就快来游汨罗江、品传统美食、体验民俗民风吧!

本文为汨罗江文旅公众号原创发布,素材来源《岳阳非遗网》、岳阳麦芒、李红辉《老街的故事》、网络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注汨罗江畔倚山居百家号、查看上篇”汨罗-平江非遗地图(上)|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遗汇总“~

举报/反馈

汨罗江文旅

342获赞 202粉丝
关注汨罗与平江的文旅发展,欢迎关注本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