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所中国大学,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逸夫楼。”

而如果把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逸夫楼”在地图上标示出来,效果是这样的:

没错,邵逸夫老爷子为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捐建了超过6013个项目。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建筑还有个英文名字—— “Sir Run Run Shaw Building”

没错,我们一生霸气的邵老爷子有一个萌萌哒的英文名字——Run Run (“跑跑”)

虽然很让人出戏,但是“跑跑”这个名字却最能概括邵老的一生,

他从光绪33年跑过了晚清、北洋、民国、抗战、香港经济腾飞、改革开放等多段历史大潮而屹立不倒,成为跨越两个世纪的传奇人物。

不过也因为“跑”得太快,他跑丢了爱情,也跑丢了亲情,最后他去世后的时候,价值不止百亿的TVB居然无人继承,只能转卖。

是什么样的缘由,让他的4个子女和“钱”过不去?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出生于清光绪33年,宁波镇镇海镇朱家桥老邵村的一个富商家庭,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六”,所以后人常称其“六叔”“六老板”。

说起来,邵逸夫后来做起影视剧,还是家族影响。

他父亲虽然是颜料商人,但是也很有远见,在窥见影视剧兴起的苗头后,就收购了上海的“笑舞台”大演武侠片,偶尔播放电影。

那时,还在上初中的邵逸夫在放学后,总会站在剧场的一个角落里,磕着瓜子看好久。

等到1924年,邵逸夫的大哥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采用家族式经营,兄弟几个分工合作,分别担任会记、发行等事务,

就算还在上学的邵逸夫也得到个场务的职位,放学或者节假日要帮忙去街上发传单。

“天一”拍片路数与后来的邵氏接近,多为古典演义、民间传说及市井奇情 ,虽然故事老套,但是足够吸引人。

“天一”像一匹黑马杀入了影视市场,搅乱了一池春水,也迎来了上海明星公司的“六合围剿”,妄图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邵氏兄弟避其锋芒,将目光放在了被大企业忽视的农村和南洋市场上。

为了开拓南洋市场,会英文的邵逸夫被三哥拉去新加坡帮忙,自此开始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

在新加坡,邵逸夫一共干了三件大事,

邵邨人、邵醉翁、邵逸夫

第一,他冲破潮州帮、福建帮、客家帮等社团的封锁, 跑戏院拉关系、去穷乡僻壤拉流动帐篷放电影 。

当时的电影放映机需要手摇,于是邵逸夫与三哥常常一边摇一边大声念对白,一天下来,手臂都抬不起来。

后来全球经济危机,很多电影院不得不关门停业,邵逸夫却大胆提议拍摄有声电影,乘虚而入,捷足先登。

1931年,懂英文的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命不该绝的邵逸夫抱着一块小舢板在海上飘了一夜才获救,之后继续前往好莱坞买回了所需的“讲话机器”。

1932年,邵逸夫高价请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

《白金龙》的巨大成功使邵氏公司转危为安,也让邵逸夫陈薇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到了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兄弟的影视公司已经在东南亚各地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

已经事业有成的邵逸夫,决定在这一年迎娶心爱的女孩——黄美珍。

一开始,邵逸夫和黄美珍的爱情根本不容于世俗!

那时邵逸夫刚当新加坡没多久,经常跟着三哥去各个戏院放电影跑业务,一次偶然在华英戏院的门口邂逅了黄美珍,并对她一见钟情。

可他一个事业刚刚起步的穷小子,有什么资格去认识一个精致脱俗的富家女呢?

他只能把这份情谊埋在心里,却不想去好朋友家中做客时,再次遇到了黄美珍。

邵逸夫兄弟在新加坡创业时,新加坡富商余东璇对他们十分赏识,邀请他去家中做客。

那天,他们应邀来到余府,余东璇亲自出门迎接,身旁还站着一位身着白色连衣裙、清新脱俗、气质高贵典雅的美貌女子。

余东璇介绍说:“这是黄美珍小姐,我的女朋友”。

邵逸夫似乎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他劝自己:该死心了。

饭后,余东璇和三哥在书房谈合作意向,让黄美珍陪邵逸夫在院子里转一转,两个年轻人在花园里边走边天南海北的聊起来。

尤其是聊到电影,两人很多观点都不谋而合,简直是相见恨晚。

邵逸夫的爱火重燃,黄美珍也被这个小自己5岁的才华横溢的弟弟吸引了,

她经常借故到邵氏机构看望邵逸夫,如果有时间,两人就到公司属下的戏院看一场电影,感情与日俱增。

之后黄美珍还积极地参与邵氏机构内部的事物,出谋划策,干练又睿智的一面,再次深深的吸引了邵逸夫。

可是邵逸夫一直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余东璇对自己有恩,黄美珍又是余东璇的女友,三哥知道后也劝他放弃这段感情,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

等到1932年,邵逸夫经历了轮船沉没的生死考验,《白金龙》带来的名利诱惑,依旧忘不了黄美珍。

所以,他鼓足勇气亲自到余府,向余东璇坦白了自己与黄美珍的爱意。

余东璇大概早就察觉到他们的异样了吧,沉默了片刻,哈哈大笑的说:

“你们的事我早有察觉,君子成人之美,老弟既然和美珍真心相爱,就不用顾及这么多,难道让美珍一辈子陪着我这个老头子吗?”

1937年,在自己事业的顶峰,30岁的邵逸夫给了黄美珍一个盛大的婚礼,当天余东璇还派人给他们送去了50万元的大礼表示祝贺,邵逸夫和黄美珍热泪盈眶。

婚后, 他们很快便有了长子邵维铭,之后又有了次女邵素雯、三女邵素云及幼子邵维钟。

1942年,抗战爆发,邵逸夫不顾生命危险,走上街头播放抗日电影及发传单,不久更被日本宪兵队抓走,被关进监狱打得皮开肉绽。

“邵氏”影院也被摧毁殆尽,没有邵逸夫在身边的日子里,黄美珍一边独力苦苦支撑邵氏家业,一边想办法托关系救出邵逸夫,可谓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可是慢慢的,孩子和家庭琐事绊住了她的脚步,黄美珍的精力开始跟不上邵逸夫的野心,也是在这个时候,方逸华出现了。

1952 年,45岁的邵逸夫来到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听歌,正准备离去时,被一首甜美的《花月佳期》留住了脚步。

邵逸夫觉得这个声音十分耳熟,他挥手招来侍者问道:“这位小姐的声音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侍者说:“这是方逸华小姐,是最近红遍南洋的歌手,她的母亲就是20年前上海‘舞国红星’方文霞。”

邵逸夫这才恍然大悟,立即让侍者送上一大束鲜花。

不一会儿,方逸华微笑着来到邵逸夫面前,彬彬有礼地说:“邵先生您好,我在上海时就看您拍的电影,也听长辈们讲过您的许多故事。”

演出结束后,邵逸夫带着方逸华一起吃了宵夜,席间一番长谈,邵逸夫惊喜地发现方逸华不仅人长得美,歌唱得好,而且还懂得许多业务经营管理上的事,

这正是他的公司最缺的人才,邵逸夫力邀她加盟邵氏公司。

说实话,那时候追求方逸华的人很多,其中也不乏富商豪绅,只有邵逸夫是最特别的,许给她的不是珠宝安逸,而是邀请她一起奋斗。

方逸华心动了,她想知道换一种活法会是什么样的未来。

不顾亲友们的劝阻,方逸华在歌唱事业最如日中天的时候,退出了歌坛,加入了邵氏公司,从文员从采购部做起,一步一步学习管理知识,走到了和邵逸夫并肩的地方。

她是他的左膀右臂,她帮他建立电影帝国,她劝他进入电视行业。

他勤力,她比他更勤力,他严厉,她比他更严厉,他不愿出面的事,由她出面,他为人顺和,从不出恶言,所以需要黑脸的事情,都由方小姐出面。

他俩一起并肩博杀五十多年,却一直分开居住,两个人各有各的居室,只在周日相聚一下,

这么多年,她不像是邵逸夫的妾室、妻子,更像是助手,伙计,以及拍档。

方逸华从没有想过威胁黄美珍的地位,但是黄美珍第一次感受到了威胁:

她太像年轻时候的自己了,精明强干又青春靓丽,这正是如今的自己做不到的。

等到外界第一声喊方逸华“六婶”的声音传出,黄美珍知道到了自己该走的时候了。

晚年黄美珍带着两个女儿一直生活在美国,一直到1987年离世,享年85岁。

邵逸夫还是爱黄美珍的,发妻离世他悲痛欲绝,邵氏影业停业一年哀悼,

他说,黄美珍是对自己人生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之一,她是一等一的好妻子,样样都好,“回到家里我没有麻烦。”

邵逸夫是没烦恼,黄美珍却直到去世,都在牵挂他们的父子关系。

邵逸夫觉得父母溺爱会毁了孩子,所以在两个儿子出生后没多久,就将他们送去了新加坡哥哥身边,易子而教。

也许邵逸夫是用心良苦,但是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帮父母陪伴的成长,到底是一种缺憾。

邵维铭和邵维钟兄弟两个,只能通过父亲的电话问候,感受那为数不多的父爱。

都说父爱如山,他们感受到的只有如山般的压力。

因为是名人之子,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兄弟两个都曾在新加坡被绑架过。

邵维铭于1964年春节期间被绑12天,六叔缴50万港元赎金后平安获释;小儿子邵维钟也曾于1971年在家门口被掳走,后来从绑匪车厢成功逃脱……

而儿子被绑期间,邵逸夫竟然丝毫未耽误工作和看片。

据蔡澜回忆,邵逸夫长子邵维铭1964年春节在新加坡被绑架,邵逸夫看试片看到一半时接到绑匪电话,要他支付300万赎金。

而邵逸夫却吩咐人不要停止播映,事情等他看完电影再处理。

过了几天,邵逸夫前往新加坡,经一番讨价还价,才以100万港币的赎金救回了被绑架12天的儿子。

周围的人包括方逸华都很惊讶,自己的儿子难道没有样片重要吗?赎金都敢讨价还价不怕绑匪撕票吗?

邵逸夫却格外的淡定:“既然对方求财,孩子就不会有危险,着急有用吗?”

着急是没有什么用,但是邵逸夫格外的冷静,难免会让人读出其他的意思——“不重要”。

邵维铭和邵维钟兄弟两个长大后都曾进入邵氏工作,准备接手家族公司,但是最终却都被逼退,究其原因,还是方逸华。

据说方逸华做事情很绝,但凡是她看不顺眼的,一律“一刀砍”。

而且还有些主观独裁,从不客观评价人和事,曾一口气裁掉技术部大批职员,在香港引起巨大轰动。

都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家不容二主,邵逸夫性格和善不和方逸华计较,不代表邵维铭和邵维钟兄弟能忍气吞声。

因为观念不同,双方不止一次产生摩擦,邵逸夫想要冷眼旁观,看幼鸟在磨砺中站起来。

却不想兄弟两以为他是偏帮方逸华,一气之下辞职回了新加坡,打理新加坡的地产生意,安心做起了“房东”。

因为这一次的芥蒂,父子双方几乎有20多年的时间没有来往,就连孙女邵淑琳98年潜水溺毙的消息,邵逸夫也是从报纸上得到的消息。

2004年,据邵仁枚的儿子邵维锋说:“香港的生意早有方逸华打理啦!不用维铭去香港。”

当时邵维铭在新加坡接受访问时直言:“我不会回香港,为什么要回去?”

直至2007年邵逸夫参加颁奖礼,他的两个儿子才终于露面,双方关系开始好转。

邵维铭接受采访时笑着说:“我和阿方姐,好得很啊!啊,应该叫‘方小姐’做‘邵太’。”

方逸华几乎用一生的时间,终于让邵维铭兄弟两个接受了她。

1997年,也就是黄美珍去世10年后,90岁的邵逸夫和62岁的方逸华注册结婚,这时他们已经在一起45年了。

她这一生在求什么?

若说是财,这45年里,方逸华没有要自己的孩子,几乎将一生都奉献给了TVB。

七十年代起,邵逸夫又在方逸华的助力下成立基金会开始做慈善,助力内地的教育事业, 前前后后投入超100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几乎捐空了家底。

邵逸夫晚年想要归隐,让两个儿子接手TVB产业,但是两个儿子不想这个挂着方逸华名字的江山,拒绝继承。

方逸华也表示要一起归隐不愿接手,逼得邵逸夫从80岁起,不得不打起精神来给TVB找买家。

最终,邵逸夫出手套现86亿,宣布邵逸夫时代正式结束。

总的来说,邵逸夫的遗产分为了三个部分,一部分注入邵氏基金会,继续支持教育和医疗事业,

还有一部分在02年成立了邵逸夫奖,每年拿出100万美元奖励在天文、医学和数学上有卓越成就的学者,被誉为“东方的诺贝尔奖”。

最后一部分,是邵逸夫早在很多年前就立下的遗嘱,避免了4子女和继母方逸华争产的闹剧。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清水湾寓所去世,享年107岁。

3年之后,方逸华因病去世,享年83岁。

多少的恩怨,都随风消散了。

邵维铭兄弟在新加坡也是行业佼佼者,没有了邵逸夫,没有了方逸华的光环,他们才能大放异彩,不浪费父亲的狼性栽培。

举报/反馈

米雪聊娱乐

38.2万获赞 12万粉丝
会更新哦!给你们带来更好的作品!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