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浙江西部山区,虽然处在南方,但到了冬天感觉还是寒意逼人,尤其是夜晚如果没有御寒的器具,那怕是在室内依然会冻得手脚冰凉。
好在聪明的祖先发明了应对寒冷的利器“火笼”。在半个世纪前我的家乡人手一个,一进了冬天家家户户就会准备好火笼,自从有了这种能移动的取暖用具,冬天的日子就温暖的多了。
火笼对于许多年纪稍大的南方人来说并不佰生,火笼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用竹篾编制的,另一种用铁皮制成的。火笼有大有小,无论铁皮还是竹编的火笼都是圆柱形。一个完整的火笼,还应配有铁丝盖子及铁筷子。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利用火笼取暖已有数千年历史,古代还有不少诗歌描写火笼的,唐代李商隐的:“又如洞房冷,翠被张穹笼”。唐人王建的《官词》:“每夜停灯熨御衣,银熏笼底火霏霏”。南北朝阴铿的《秋闺怨诗》:“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火笼在古代的别称有手炉,熏笼等。
改革开放前的集体经济时代时期,贫穷依然是农村的普遍现象,经济拮据缺衣少穿。在我的家乡半个世纪前或再早一些时段,冬天的气温明显比现在冷的多。
不过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烧柴火,进入冬季,家中便将一个个炭火装的满满的火笼准备好。拎着火笼去村里的学校上学是常见的事,许多同学的口袋里还装着几块硬硬的番薯干。尽管小吃店离我家很近,那时候很少有人买的起小吃,一般早餐喝的是稀饭,吃的时候有饱胀感,然而在上了两节课之后往往会觉得饥肠辘辘(其实大家都饿得很快)。这时火笼就派上了用场,一会儿教室里就弥漫着番薯烘烤后的香味,同学们边上课边吃着软软美味的番薯干。
小小的火笼不仅是取暖的神器,还给我们童年带来无数的乐趣。在我的家乡临近春节家家都要杀年猪,在这期间一有空闲时间便与小伙伴们一起去看热闹,有时还会在现场拣点猪油及碎肉。一旦拣到这些东西如获至宝,这时小伙伴们便回家拿个火笼。
先将猪油和碎肉放进铁盒子(一般是装抹皮肤皲裂的雪花膏铁盒)然后将铁盒放进通红的火笼里。一会儿铁盒子里机会发出滋滋的响声,这时大家相继掏出口袋里装着从家中“偷”或拿来的玉米、大米、黄豆、糯米片,糍粑片等食物慢慢放进滚烫的铁盒中,接着便是香气四溢。随着铁盒里噼噼啪啪的爆炸声,这时觉得食物可以吃了,于是大家就在附近的人家的细柴中抽几条较直的柴禾折成简易的筷子,便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夹起滚烫的食物……。有些时候,一个火笼的火不够用,就换另外一个人的火笼。一顿香喷喷的美味零食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虽然现在的冬天绝大多数的人们用上了热水袋,暖手宝之类的取暖用具。不过在我们家乡依然还有一些人拎着火笼取暖,每当看着这些火笼的身影觉得特别亲切,仿佛拎着的不是火笼,而是一段温暖而又难忘的岁月。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