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拜帖”,是为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是古代官员之间交际时不可缺少的工具。拜帖起源于汉代,当时是用削平的木条上呈写姓名、里居等,因而又称为“名刺”。造纸术发明以后,拜帖材料渐渐为纸质所取代。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九·名号甫》:“《汉书·高帝纪》曰‘为谒’,《袁盎传》曰‘上谒’。颜师古注曰:‘为谒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也。上谒,若今通名也。’据此,则‘为谒’似今脚色手本,而‘上谒’似今之拜帖矣。”
古书中所云“奉谒”“投谒”“投刺”“通刺”,皆指怀谒持刺通名求见。访客通名之后,一般而言,皆能如愿以偿。然也有例外。东汉孔融,曾经受长官杨赐派遣,到大将军何进府上“奉谒”,恭贺升迁,门役不当回事,磨磨蹭蹭不及时通报,气得孔融“夺谒还府”。
受梓默姑娘邀请,长安雅士薛佩生携夫人、小女和终南隐士周山人在丹青·桃花源品茗,抚琴,围棋,游园。
“谒”和“刺”是汉朝通行的拜帖名称。谒是长方形的牍,正面写受拜者的尊称,背面署拜谒者的名款,两面都可以分行书写各项内容。刺是长条形的简,所写姓名与问候语,“长书中央一行而下”。通常要写明爵位、籍贯,又称“爵里刺”。
刺的形制小,分量轻,不如谒那样庄重气派,但是成本低,便于携带。东汉以来,私人交往日渐频繁,用刺通名更常见。
关于“拜帖”一说,最早见于明张萱《疑耀》卷四:“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今之拜帖用纸,盖起于熙宁也。”
明代“拜帖”另有一说,即当过翰林者才有权用红纸,写大字。大概翰林系御用文人,身份清高,与众不同。明代进士初及第者只是在元旦或贺寿时用红色拜帖,而地位尊贵者在平时即可用红色名帖。
受终南山隐者张学士之邀,长安雅士薛佩生、刘进士,赵员外在库峪凤凰书院品茗,抚琴,围棋,赏画。#终南山#隐士#古琴
古代拜帖的写法:
爵位+职位+籍贯+姓名+字+敬语+拜
如:汉寿亭侯前将军河东解县关羽云长敬拜
举报/反馈

秀秀茶艺培训

11.7万获赞 8829粉丝
十六年茶道、古琴、围棋、瘦金体书法培训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