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现代军旅剧《王牌部队》正在江苏卫视播出。

《王牌部队》

《王牌部队》由国内著名军旅剧制作人嵇道青操刀,其作品包括《我是特种兵》《猎毒人》等;

该剧通过四十年的时代跨度,描述了一支王牌军队的成长历程,对于钟情于军旅剧的观众来说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王牌部队》

值得一提的是,《王牌部队》把军旅剧的故事时间线罕见地拉回了上世纪80年代,这在以往的现代军旅剧中并不常见。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边疆仍硝烟未散,前线尚在流血,无数侦察兵、边防兵和其他兵种的战士仍在与狡诈残忍的越南兵战斗。

中越战争

广义的中越战争,其实是指1979年到1989年近十年间的中越边境军事冲突。

包括1979年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1981年中国收复扣林山、法卡山之战,1984年收复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之战等等。

《王牌部队》

所以,《王牌部队》值得肯定和赞誉的一点就是敢于展现这段历史,敢于把中越战争揭开给观众看。

只是,很遗憾,主创对“中越战争”的诠释浮于表面,拍出了抗日神剧的感觉;演员的浮夸演技也没有把人民军队的精气神展现出来。

当然,《王牌部队》“志不在此”,可能剧情里的感情戏才是创作的中心内容。

此前,冯小刚执导的商业电影《芳华》中有对中越战争的涉及,主创初衷是想致敬那些为祖国人民出生入死的军人,但细节方面做得并不到位。

《芳华》

比如,男主角刘峰头发太长了,当时部队上战场之前每位战士都被要求剃头,而且头发要剪得非常短,衣服上写上姓名和血型,以备不时之需;

《芳华》

而且,电影《芳华》出现的对越反击战的内容也没有真实反映出中国军人的精神面貌,相反影片带出了黑暗、颓丧、消沉的感觉。

只能说,如今的导演等文艺工作者对历史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军旅作品的把控能力一般,对演员的调教也很敷衍。

《高山下的花环》

在80年代初,国内大量涌现了取材于中越战争的文学作品以及影视作品。

其中,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引起了最强烈的反响。

这部作品是谢晋导演在上海电影制片厂时期的作品,当年他为了完美的拍摄效果带着演员及剧组人员在云南呆了6个月之久,并且要求当时的部队安排人员训练演员们。

《高山下的花环》

▲影片中梁三喜“单手换弹匣”

影片中的副指导员靳开来有个经典的单手换56式冲锋枪(AK47突击步枪)弹匣的镜头,连长梁三喜在有依托的情况下也有个单手换弹匣的镜头,这都是当时6个月演员特训的成果,这种技能的展现无疑增加了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融合度。

《高山下的花环》

演员吕晓禾塑造的梁三喜一角更是中国军人的典型形象——淳朴善良、英勇无畏,且来自革命烈士家庭的人物设定让角色形象很有信服力,也极具感染力。

《高山下的花环》上映后,演员吕晓禾获得了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实至名归;

唐国强(右)

当时还被称为“奶油小生”的唐国强演绎了“赵蒙生”这个几乎为他“量身定做”的角色,在其优秀的表演下和谢晋导演的指导下,“赵蒙生”完成了从一个心灵上的“逃兵”到刚强无比的人民战士的转变,人物魅力十足;

《高山下的花环》

▲影片中车载火箭炮对越军阵地进行火力覆盖

《高山下的花环》

▲影片中解放军战士标准的翻滚出战壕动作

而且,值得肯定的是,《高山下的花环》的战争场面虽然不比如今所谓史诗级大片的特效,但因为拍摄于1984年,军事顾问靠谱,主创严谨认真,所以影片在武器装备、解放军服装、战术动作上几乎完美还原了作战的情景,让如今的军旅题材影视望尘莫及!

文/宋胖子

举报/反馈

宋胖子观影

36.9万获赞 2.5万粉丝
文艺评价:实事求是,拒绝尬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