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滋养。
近些年,河南卫视《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等节目一次又一次地“圈粉”,故宫周边产品国潮彩妆等传统文化类IP在网上、朋友圈爆火,在互联网带来的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传统文化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2021年8月,一部名为《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的舞蹈诗剧在国家大剧院进行了首演,乐声悠扬,晕染绚烂色彩,舞步翩跹,绘就千里江山。
此剧以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故宫研究员(展卷人)穿越时空,来到千年前希孟即将完稿之时,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进入希孟的绘画世界……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走进剧场的观众们在“展卷”后纷纷留下好评,与此同时,微博话题#只此青绿再演绝美舞蹈诗剧# 阅读量高达3059万,人民网发布相关推文后阅读快速破10万,发布内容累计曝光量2.47亿,线上热度持续走高,豆瓣评分高达8.6分,更是被观众称为“最佳年度预定”。
《只此青绿》为何会受到如此热烈的追捧?除了表现形式上的新颖别致,不得不说的还有该剧中的五大亮点,让这部舞台诗剧显得设计更巧妙、故事更饱满、细节更动人。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诗剧与文学史同脉,“舞蹈诗剧”则是以舞蹈为语汇,以诗性表达营造“无声胜有声”境界的一种综合舞台呈现。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今人视角切入、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众将跟随一位展卷人,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引领观众开启沉浸式“赏画”体验!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跨越千年时间的鸿沟,打破画作与舞蹈的壁垒,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让人感到新奇与震撼。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剧情发生时间设定为现实中《千里江山图》即将完稿展出之际、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走入了希孟的内心,伴其历经了呕心沥血绘制《千里江山图》的宝贵时光,与这位只有寥寥数字记载的“天才少年”心心相印,探寻出了《千里江山图》“独步千载”的偶然与必然,读懂了古老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总编导、电视剧《琅琊榜》《伪装者》的作曲家、歌剧《图兰朵》的舞美设计师……参与过“宝藏”节目创作的多位文艺工作者汇聚成《只此青绿》的主创团队,并由张翰、汪子涵(特邀)、孟庆旸、谢素豪领衔主演。
王希孟的扮演者张翰,为了更贴近剧中人物,先后六次到中央美术学院拜师学画,一画就是四个小时。“我在演的时候,在台上画画的时候,如果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也就很难让观众相信。”
“神仙”阵容搭配,历经一年半的精心筹备,长达五个月的艰苦创排,这部舞蹈诗剧从舞蹈到编曲、从舞美到造型、从故事到情感等各个细节都浑然天成、打动人心。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与其说《只此青绿》是一部舞蹈诗剧,不如说这是我们献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的赞歌。
王希孟在18岁的时候完成了《千里江山图》,今天,《只此青绿》的主创团队也是一群年轻人,他们将以同龄人的心境去理解画家,去理解这位少年对美的把握,建立起跨时空的心灵交流,来彰显《千里江山图》的传世之美,从而让观众感受到青山绿水背后中国人世世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宋代的文化、工艺那么讲究,我们需要在很多古书古画里寻找蛛丝马迹,捕捉之后转化为身体语言,再通过我们转化给舞蹈演员,最终呈现在舞台上。”—《只此青绿》总编导。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只此青绿》的舞台上不仅有山水,还有作画人的内心与这幅画背后的那些非遗工艺。在剧中,观众看到“篆刻、织绢、颜料制作、制笔、制墨”等众多非遗传统工艺的艺术化呈现,体现了主创团队的独特匠心和对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流传千年的绚丽色彩,展现着中华民族造就传统工艺的不懈追求。那些不曾被记住姓名的匠人们,带着他们绘制出的美好画卷,永远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永恒发光。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如果将城市视为文化的容器,郑州作为一个极具多元性生态的城市,多样性的文化在各个角落扎根生长,金科始终怀揣着匠心精神,立志做城市文明的传承者和践行者,为业主带来美好生活的更多可能。
回望千年历史,窥看大宋风华,此次,金科中原区域携手《只此青绿》开启岁末感恩答谢季,将《只此青绿》带来郑州,焕新你的2021,通过此剧让观众品鉴大宋的美学雅韵,为中原大地舞绘一抹青绿的感动。
舞剧《只此青绿》剧照
免责声明:本宣传资料所涉内容来源于《只此青绿》郑州站活动组织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河南日报专刊
举报/反馈

河南日报客户端

659万获赞 16.1万粉丝
河南主流新媒体 中原政经第一端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