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夔州府

因写作和编辑出版之需,我刻意梳理了一下长江和长江三峡的历史,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历朝历代在长江三峡地域做官的文化名人(青年寇准除外),几乎清一色俱是贬官。欧阳修如是,白居易、刘禹锡……亦如是。

刘禹锡画像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19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21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仕途顺与逆,性格即命运。刘禹锡因诗成名,亦因诗得罪权贵,被贬谪外地20多年。其间,曾一度奉诏还京,他却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刺史,后为江州刺史,苏州刺史。

夔州城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刘禹锡入峡任夔州(今奉节)刺史,在三峡呆了两年多。刘刺史在此政绩若何无从知晓,三峡人却非常熟悉和喜爱他写的诗。他与三峡结缘,写下了许多诗文,特别是将三峡地区的民间歌曲《竹枝》脱胎换骨、推陈出新,使新颖的《竹枝词》风靡一时,惹得诸多诗人争相效仿,后成为了乐府词牌,成为雅俗共赏的新诗歌艺术形式。

刘禹锡制作《竹枝词九首》时,曾写过序言:“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白帝城下礁石:滟滪堆

这9首民歌体诗,有的反映爱情生活,有的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兹选5首七绝般的《竹枝词》诗句,供朋友们欣赏:

1.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2.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

4.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5.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刘禹锡离别夔州后,三峡人民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的《竹枝词》。后辈诗人们更没有忘记他作出的文化贡献,尊他为创建三峡新《竹枝词》的一代师宗。

峡江:纤夫与船

唐宝历六年(826),作者由和州刺史调任洛阳,北返途经扬州,时白居易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二人相遇。白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他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唱一曲,暂凭樽酒长精神。

刘禹锡诗述巴山楚水,播迁23载,旧游零落,人事变迁。然新旧更替,荣衰代谢,比自然之势,宜以欢喜、豁达视之。诗中抒发了久贬北返之沧桑之慨。他以“沉舟”、“病树”喻己,襟怀豁达,着实令人钦佩。

刘禹锡胸怀豪放,白居易称其为“诗豪”,暮年两人闲居洛阳,多有唱和之作,就不在此赘述了。

昔日峡江

神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曾经吸引过历朝历代无数的文化名人涉足其间,他们时代不同、境遇各异,但他们吟诗作赋,或悲或喜,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任职夔州,亲近三峡,刘禹锡率先唱响三峡《竹枝词》,功莫大焉。

#文化名人##刘禹锡# #虁州# #竹枝词# #文化#
举报/反馈

三峡孬张

3.7万获赞 3828粉丝
码温情字,养文化心。中国作协会员。
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