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先行管长远 创新方式提质效


■ 本报记者 徐思萌

今年是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能否高质量完成攻坚任务,如何全力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成为各地各部门的重点工作。

规范管理,制度先行。要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实效,将责任体系压紧压实,首先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这一年,各地、各部门围绕“健全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这一课题下功夫、抓落实,形成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层层担责、合力攻坚的良好态势。

山东省莒南县应急管理局重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督导员+服务员+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

完善制度下好“先手棋”



《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各地涌现出针对当地安全生产工作难点痛点出台的方案和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明晰责任分工,厘清职责边界,避免出现责任落实真空,山东省出台制度,明确了53个单位252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分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等八部门联合编制印发《河北省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工作实施方案》,厘清各部门责任、理顺安全机制,落实三大类17项重点任务和措施,全面防范化解尾矿库安全风险。湖南省郴州市安委会出台机制,将安全生产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细化量化,定目标、抓关键、求实效。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安委办坚持督促与服务相结合,对强化企业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事故风险管控责任等联系人工作职责作了明确规定,把全区涉及危化品、非煤矿山等17个行业领域的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纳入三年行动包保责任范围。

针对某个环节已经暴露的突出问题,各地出台相应制度措施推动问题解决。针对安全总监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山东省制定并出台了《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总监制度(试行)》;针对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的问题,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重点围绕安全培训机构、考试机构和考试点、生产经营单位等3类主体开展,旨在规范辽宁省安全生产培训秩序,提升培训考试质量。

一些地区在做好三年行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进行探索创新,做好“自选动作”。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制定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1+11+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加强对所属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分级结果的运用,制定落实“一园一策”整治提升方案;江苏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实施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安全生产产业链集群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围绕产业链整体安全撑起“一把伞”,目前该开发区首批选择12家龙头企业进行试点,要求龙头企业将安全生产列为与配套企业合作的考核标准,形成安全生产共建链条。

一年来,各地围绕法规制度建设做工作,为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谋方法,聚焦痛点所在、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以制度供给的破旧立新,有力推动应急管理工作革故鼎新,充分发挥法规制度的治本作用。


建强队伍织密“安全网”



一年来,各地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全力支持安全管理机构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在此基础上,各地通过聘请专家“把脉问诊”等方式持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新区应急管理局聘请安全专家对企业重大危险源进行“把脉问诊”,着重解决突出问题

在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方面,各地下足了功夫。河北省持续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队伍建设,从国有企业集团总部到民营企业子公司均设置了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生产企业配备了安全总监和注册安全工程师,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其中,唐山市冶金企业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数量比2019年增加了10.1%,注册安全工程师数量比2019年增加了25.2%。江苏省泗洪县在全县工业企业中建立和推行“安全生产先锋员”制度,要求企业按照职工总人数的10%左右配置“安全生产先锋员”。

安全培训在各地有了新平台。山东省深入开展企业“开工第一课”活动,复工复产先讲安全、必讲安全;督促企业组织职工学规章制度、学安全知识、学操作规程;各级各部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帮助企业全面排查影响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着力帮助企业解决“意识不到、发现不了”的安全生产问题,帮助企业培养安全管理人才。陕西省铜川市在企业中开展“一会一卡一宣誓”活动,通过召开班前会、温馨提示岗位风险、举办安全宣誓,真正将安全意识融入一线职工的思想里,将隐患风险化解在萌芽之初、未发之前。

就连一直被推崇的聘请安全专家也有了新味道。湖南省郴州市落实高危行业领域“专家驻企服务”制度,要求监管部门对政府购买的安全生产专家服务实行“每月一排查、两月一通报、三月一点评”,为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安全发展保驾护航。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邀请华为、中煤科工、自治区移动通信三大运营商和国内知名煤矿设备厂商及相关煤矿企业的共计29名专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验收办法(试行)》《内蒙古自治区煤矿智能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明确煤矿智能化建设内容、标准及评判办法,为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提供了路线图、施工表。


软硬兼施打好“攻坚战”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督促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及时更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全力提升安全生产硬件水平,同时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提高保障安全生产的软件水平。

江苏省泰州市应急管理局强化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对重点工贸企业组织开展交叉互查

山东省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要求相关企业持续加大智能矿山、智慧工地、智慧园区、车辆联网联控、危货运输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等建设力度。研究制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实施计划,加快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使用,加快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建设。

广东省建成尾矿库“天眼地眼”安全风险预警预测系统,实现尾矿库可视化监管;全部淘汰采用干式制动的无轨胶轮车或者改装车辆运输人员、炸药、油料等落后工艺设备,推广韶关凡口铅锌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建立省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系统智能值守分类分级向属地监管部门、企业主要负责人推送预警短信,实行闭环管理。

湖南省探索机制建设,以信息化推动应急管理现代化,集值班值守、监测预警、信息接报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应急平台初具雏形,汇聚接入18个业务系统数据,实现点对点、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与决策会商。

福建省泉州市建立健全标准化常态化滚动提升工作机制,引导企业自觉开展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并建章立制,形成自主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控事故、保安全。

各地通过一系列投入和有益尝试,旨在实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年行动推进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中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监管部门和企业把三年行动视同于一般性安全检查,没有真正查摆剖析系统性、深层次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制定制度措施。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依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问题。

下一步,各地各部门应及时总结三年行动进展成效,运用重点问题重点解决、抓好典型形成示范等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抓实三年行动,对存在问题和差距的重点补课、深化攻坚,推动各地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形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

地方探索



安徽滁州市用好“以奖代补”手段

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

近日,《琅琊区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财政奖励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方法》)经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六届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暂行办法》规定,新创建一级、二级、三级达标企业分别奖励8万元、5万元、2万元,延期复评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新创建达标小微企业奖励0.5万元,延期复评奖励0.3万元。奖励资金用于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条件。

截至目前,滁州市已有6个县(市、区)相继出台“以奖代补”政策,积极鼓励并引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

据了解,滁州市在安徽省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注册在营工贸企业2334家,当前已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500余家,其中,非煤矿山企业47家,完成创建47家;危化品企业62家,完成创建60家,剩余2家正在创建。

用好“以奖代补”手段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全椒县成为“先行者”。“我们将标准化创建列入今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全椒县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县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副大队长童波说。

3月9日,全椒县安委办印发了《2021年度全县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决定对当年完成创建的企业进行一次性奖励;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作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与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等级挂起钩来;在各类评先评优活动中,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作为必备条件,对未达标的企业予以否决;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级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抄送有关单位和主管部门,作为企业信用评级和有关产业扶持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此项工作的带动下,企业创建热情和积极性较之前有了提高,今年我县已有22家工贸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童波说。

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覆盖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全局,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衡量尺度,也是加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今年印发的《滁州市“1+10+10”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阶段实施方案》和《滁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都将“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经济杠杆、差异化监管等激励措施,强化企业安全基础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

“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将‘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写入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为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提供了重要契机。”滁州市应急管理局监管二科负责人陈汪洋说。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创建过程中,滁州市聚焦重点行业领域,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属地、监管部门职责,在推进全市规上企业全覆盖的同时,逐步扩展各类小微企业。各地邀请专家协助企业开展标准化创建工作,指导企业编撰安全生产责任制等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聘请专家开展企业标准化创建培训,提高企业对标准化创建工作的认识水平。

滁州市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综合协调科科长程啸说:“为推动各地尽快制定创建有关奖励办法,我们定期督促属地政府,还将‘各地指导推动企业创建标准化、完善标准化创建激励措施、健全风险管控长效机制’纳入年底安全生产考核。”接下来,滁州市将持续强化监督检查,抓好奖惩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加速标准化企业创建工作。

(本报记者 程璐 通讯员 朱贺贺)


企业点击



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对标自查自改 不松劲不懈怠

最近一段时间,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十字镇的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一直忙着为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延期评审做准备。该公司安全环保处处长王成告诉记者,近几年公司上下不松劲、不懈怠,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标自查。

该公司各单位对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及13项要素,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绩效评定实施方案,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现场安全状况与标准化条款的符合情况及安全管理实施计划落实情况的评估方法、组织、周期、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同时,着力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

今年,全椒县共有22家工贸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离不开全椒县大力推行的“以奖代补”政策。为规范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3月9日,全椒县安委办印发了《2021年度全县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方案》,明确对当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完成的企业进行一次性奖励。

全椒县应急管理局总工程师、县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副大队长童波说:“我们在工贸行业各个领域选择代表企业,充分发挥代表企业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以奖代补’手段,鼓励并引导全县工贸行业企业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

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代表企业之一,于2014年首次开展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为保证创建工作有力有效推进,全椒县应急管理局统一招标服务质量高、服务态度好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同时委派专人跟踪服务,还通过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专题培训等方式,向企业宣传标准化创建工作有关内容和“以奖代补”政策。

王成坦言,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为企业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变化:员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该公司持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共排查隐患927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该公司利用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矿山安全预警预测系统,对各部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建立长效机制。

为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该公司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督促各部门落实区域内安全风险点辨识,针对高危工艺、物品、设备、场所和岗位等重点环节,开展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落实管控措施,建立“一部门一清单”“一工段一清单”的风险管控体系,并增加了警示标识及操作流程,完善安全风险四色图,标明了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后果、具体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和报告方式,确保风险可控。

(本报记者 程璐 通讯员 朱贺贺)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任编辑:刘峰
中国应急管理报 新媒体中心 编辑:孟德轩
举报/反馈

中国应急管理报

55.6万获赞 37.5万粉丝
中国应急管理报官方百家号
中国应急管理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